浅析标题交响乐的审美特征
2014-04-29谢思妤
谢思妤
摘 要:标题交响乐是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是作曲家按照标题来进行创作并用文字、标题来展示作品文学性、绘画性内容的交响乐作品。在标题交响乐中常会采用一些特定的音乐手法来表现特定的音乐场景。本文将一柏辽兹的标题交响乐为主,从固定乐思的运用,以及管弦乐配器的独特性两个方面出发来分析标题交响曲的独特审美特征。
关键词:标题交响乐;固定乐思;配器;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 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1
一、固定乐思的运用及其旋律的画面描绘性
标题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固定乐思的使用。这也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所共有的特征。如果将一部交响曲比作一部文学著作,那么乐曲的标题则是文章的题目,而这固定乐思则是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乐曲的始终,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固定乐思又被称作主导动机或主题变形,最初是在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使用的,曲中第一乐章第一主题重复的三音和弦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命运的敲门声。而柏辽兹继承了贝多芬的创作手法,将这种主导动机的形式发挥到极致。在柏辽兹的音乐创作中最初使用固定乐思的作品是他创作于1830年的《幻想交响曲》。柏辽兹使用了一段固定乐思的旋律代表音乐家的爱人,它以不同的形态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每个乐章中,形象生动的揭示了在不同情境下青年艺术家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他用一段中提琴的旋律来描绘哈罗尔德的性格,而中提琴神秘性的音色和忧郁的气质放在“哈罗尔德”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了。整部作品用一系列的场景和景色,把中心角色活生生的串联了起来。就这样,作为中心的哈罗尔德主题在四个乐章中一再出现,成为线索。如谱例2-1.
谱例2-1
这就是全曲的固定乐思主题(谱例1-2),这段由规整对称乐句构成的主题旋律,节奏平缓和声古典传统。但平缓的旋律在中提琴柔和音色和竖琴伴奏衬托下,却恰如其分的传递了乐章的内涵。柏辽兹所采用的这种固定乐思的形式在李斯特交响诗的创作中则被称作主题变形。在他最著名的交响诗作品《前奏曲》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主题变形的手法。这首作品原本是一部男生合唱曲的引子,李斯特经过修改后决定将这个引子作为一部独立的管弦乐作品,于是他选择了拉马丁的诗歌《前奏曲》为标题。与诗歌一样这部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沉思。主部主题取自原合唱的第三部分,通过“主题变形”的手法以各种面貌贯穿于全曲中。
二、标题交响乐中管弦乐配器的独特性
在交响乐作品中,管弦乐色彩的配置常常是决定一部作品优劣的关键。浪漫主义标题交响乐的配器与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交响乐配器相比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 乐队中乐器配置的独特性
到十八世纪中叶,主调和声的新风格取代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随着音乐风格本身的转换,在乐器组合方面,已经渐趋合理的所谓“古典时期乐队”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所用的乐队各种乐器也开始根据各自不同的性能在乐队中起着互不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像以前的乐队那样让所有的乐器都演奏同样的旋律。但是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的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直到莫扎特才最终确立了乐队双管编制的形式。到浪漫主义时期在柏辽兹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木管组中使用两支以上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此外有时还加入短笛、英国管和倍低音管;铜管组常用四支法国号、三支小号、三支长号及大号;打击乐有四个定音鼓、小鼓、大鼓、竖琴等。这种乐队配置的变化从审美方面来看,首先是增加了乐队的音量,其次新的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的出现丰富了乐队的音响效果。
(二) 乐器独奏或合奏时构成的音响色彩的独特性
柏辽兹在1842年出版了《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的著作,其中引用了贝多芬、瓦格纳、韦伯等作曲家和他自己的作品片段,具体阐述他对管弦乐色彩如何配置的精辟见解。在柏辽兹的音乐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高超配器技巧的展示。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第一乐章中,柏辽兹运用大管、圆号和低音弦乐器的合奏来模拟出敲钟的声音。用长笛、双簧管和竖琴高音区的拨奏来模拟出铃声。与之相似的还有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他用四个定音鼓来描绘远方的雷声,在末乐章中,用小提琴弓杆敲弦表现地狱骷髅碰撞的声音。这些都充分显现了柏辽兹高超的配器技巧,使得原本看似单一的旋律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所有后来的标题音乐作曲家包括理查·施特劳斯和德彪西,都深深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通过分析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标题交响乐作品。我们看到了标题交响乐这一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形式所具有的两个典型的特征,即固定乐思的旋律描绘性及配器的独特性。固定乐思所具有的明确的象征意义,更易使听众理解作曲家的内心情感,也更易表现出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那些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乐队中配器手法的改变所带来的独特音响色彩的呈現更增强了音乐作品的戏剧性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李应华第六编第四章,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李怛.《从拜伦到柏辽兹——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欣赏》》[J].北京: 爱乐 2010年第4期
[3](匈)李斯特著. 张洪岛、张洪模、张宁译.《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