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中的“了”字

2014-04-29黄悦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助词

摘 要:《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能够充分反映近代口语,而且其卷八中的“了”字使用频率非常高,共出现了136次,故笔者将在本文中对这些“了”字进行分类,分析其用法及意义并且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稍作比较。

关键词: 初刻拍案惊奇;“了”字;助词

作者简介:黄悦(1992.10-),汉族,籍贯:广州,学历:本科,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

[中图分类号]: 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2

在《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以下称“《初(卷八)》”)中,“了”字有两种词性:动词和助词。而根据曹广顺先生的划分,助词中又可分为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因此笔者会将小说中涉及的“了”字分成三个类别——动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再具体分析。

一、动词

动词“了”读作“liǎo”,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著《广雅》时出现了“了,讫也”这一条目,因此“了”在当时已经具备“完结、完毕”的意思,只是还没有虚化,还是作为动词使用。到了宋代,“了”字作为助词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表动词义的反而少了。在《初(卷八)》中,用作动词的“了”有三例:

(1)大王道:“我等誓不伤人姓名,你去罢了,如何反来歪缠?”

(2)那人一一记了。陈大郎也求他姓名……

(3)待你父亲归家,我就来换你们便了。

这里的(2)属于两可情况,即可被视作动态助词,“了”是对“记”状态的说明,也可以当做动词,“记”、“了”两个动词连用做谓语,“记了”才是这个句子完整的谓语。而笔者更倾向于把(2)中的当做动词,原因是“了”字放在句末,而下一句话马上对应的是对方的动作,因此这句话的语义应为“那人一一都记下了、记住了”而不是仅仅只是表达“记”动作的完成,把“了”当做动词解释句意的话无疑是更符合语境一些的。

(1)、(3)的情况类似,“了”字都是放在句末,表示整个事件的完毕。比如(1)中,“你离开就没事(整个事件完毕),为什么还要回来纠缠呢?”这里的“罢”要当做虚词理解,表示“就”的意思,连接两个动词,“了”要当做动词理解,不然“罢了”就会变成语气短语词,句意会变成“你离开了,为什么还要回来纠缠?”可是从文中,读者明显知道他们并没有离开,这只是大王对王生的劝离之词。(3)的动词义是最明显的,那是因为“便”在这里是一个明显的副词,等同于“就”,所以此处句意就是“我就来换回你们就没事(整个事件完毕)”。

二、时态助词

从唐五代开始,近代汉语中逐渐形成了兩个助词“了”,读作le,一个是出现于“动+了(+宾)”格式中的动态助词,对一个动作作出陈述,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一个是用于“动(+宾)+了”和“动+了+宾+了”格式中的事态助词。事态助词“了”的功能是“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初(卷八)》中“了”字用作时态助词有下列格式:

(一)动词+了+宾语

根据曹广顺的研究,动态助词“了”字在北宋以后开始普遍使用,并逐步取代了完成动词“了”和动态助词“却”。 出现在“动词+了+宾语”格式中的“了”是成熟的动态助词,这种格式也是“了”作动态助词的典型格式。《处(卷八)》出现了60例这种句法结构,几乎占“了”字频率的一半,这也证明了曹广顺的说法。下面试列数例:

(1)先将几百两银子置了些苏州货物。拣了日子,……别了杨氏起身,到船烧了神福利市。

(2)杨氏又凑了几百两银子与他。到松江买了百来筒布,独自买了一只满风梢的船,身边又带了几百两氽米豆的银子,合了一个伙计,择日起行。

(3)到了镇江。

(4)出了孟河。

文中“动+了+宾语”中最常用的就是以上两种情况。(1)、(2)都是描述一连串的动作,几乎每句话都是表达“做了什么”,用在大篇幅的动作描写中;(3)、(4)则是描述地点的转移,宾语都是地名,在文中出现10处这种用法。

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三例:

(5)他每是惊弹的鸟,傍着一只巡哨号船边栓好了船,自道万分无事……

(6)强盗抛完了苎麻,已自胡哨一声……

(7)不如且载回家,打过了捆,改了样式……

这三组的中“了”仍然是作为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不过在动词与“了”字之间插入了一个动词补语。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十分常见,比如“做好了饭”、“打扁了豆子”,可见在明朝末期已经出现这种用法,只不过用得不算频繁。

(二)动词+了+数量补语

文中此用法共13处。与现代汉语中的述补结构区别不大。试看:

(1)陈大郎推辞了几番道:……

(2)也有信他的,也有疑他说谎的,俱各笑了一场。

(3)喞喞哝哝了一会,天色渐渐……

(4)陈大郎见了,吃了一惊。

这些例子中,“了”同样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可是后面的数量补语却不相同。(1)是最常见的,表示动作的次数。(2)的“场”也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不过与“唱了一场”、“听了一场”的“场”还是有区别的,应该是从这里被误以为笑、悲喜也是像演戏一样,可以以“场”来计量,才慢慢误用为“笑了一场”、“悲欢了一场”。(4)也是类似的情况,不过误用得还要更严重,因为“惊”是不作为量词使用的,“吃了一惊”也并不是述补结构,实际上应该是述宾结构,应该算入“动词+了+宾语”的结构中。而(3)的“一会”很明显就是补充说明“喞喞哝哝”的时间的。以上的例子表明,在明代末期,用“动词+了+数量补语”结构来表示动作的次数或动作延续的时间已经比较常见。

(三)动词+了+趋向补语

这在文中有四例:

(1)两个急急走了去,我自摇船回了。

(2)三次都撞着大王夺了去,叫我何面目见婶娘?

(3)他也是劫了去不好发脱,故此与我。

(4)尽情搬了去。

此种用法也是与现代汉语的述补结构无异,表示动作的趋向。

(四)动词1+了+动词2

在文中出现2处:

(1)三口拜谢了要行。

(2)他三人欢欢喜喜,别了登舟。

(1)是说三个人拜谢了大王之后想要离开,(2)是说三人跟大王告别之后就登船了,动作1与动作2都是有先后次序的。因此,“拜谢”与“要行”、“别”与“登舟”之间是承接关系,但是从动词意义上,并不能体现出这种关系,不可以像“讨论”“通过”一样本身就具备先后次序,所以要加上“了”字表示前一个动作的完成,引出后一个动作。

三、事态助词

事态助词“侧重于表达事件的状态,给所陈述的事件加上一种情貌的标志” ,“了”是一个重要的事态助词,“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初(卷八)》中“了”做事态助词有以下几处用法:

(一)动词+了

“了”字在动词后,且多放在句末,既可以表示动作结束又可以表示事态结束,所以有些“了”字既是动态助词又是事态助词,有些则要通过上下文进行分析:

(1)转眼间又是十八歲了。

(2)天色渐渐明了。

(3)今见是买卖船,又悔气恰好撞着了,怎肯饶过?

(4)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说南京好做生意。

(5)又不是你不老成花费了,何须如此烦恼?

(6)挤坏了!挤坏了!

例(1)(2)(3)(5)中的“了”都是事态助词,放在分句末或全句末,只表示事态出现新情况,事件可以是已经发生的,如(1)(2)(3),也可以是还没发生的,如(5)。(6)则比较容易误判,不过只要看回文本,就能发现“挤坏了”是指水上交通阻塞,是对一种新事态的感叹,而不是指“挤”这个动作完成。(4)里的“了”就是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的合体,既能指“计议”的完成,也可以表示“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这个事件的发生。

(二)动词+宾语+补语+了

文中有两处:

(1)看自己船时,不在原泊处所,已移在大江阔处来了。

(2)请他到酒店中一坐,便看出他的行动来了。

在(1)中,“移”实际上是被移动的意思,是不及物的动词,因此要加上介词“在”连接宾语,“来”是“被移动”的补语。(2)中,“看”是动词,“出”是“看”的补语,因“来”经常跟“出”联用做补语,比如“看出”也可以说成“看出来”,所以在宾语“他的行动”后面又加上了“来”字。两句中,“了”字都是作为事态助词,表示事态完成。

参考文献:

[1]曹广顺. 近代汉语助词[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5.

[2]袁宾. 近代汉语概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3]魏达纯编著. 近代汉语简论[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欢

助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日语格助词在句尾处的功能特点——以日本新闻标题和广告语中的句尾格助词为例
汉语助词的历史发展概况及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