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
2014-04-29高丽
[摘要]文章客观描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表征,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对策: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多种教育模式,注重互动式平等交流;增强网络素质和能力,消除师生的话语差异。
[关键词]网络 主体泛化 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高丽(1972-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一般课题“网络社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体泛化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HBSZKT-2011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57-03
当前,现实物理网络和社会虚拟网络的发展使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丧失了部分信息优势,固有的教育方式方法失灵,话语权削弱,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现实学生群体基于物理网络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虚拟网络的迁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正逐渐泛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工作者,许多基于网络的宣传平台也加入教育主体中,甚至许多高校学生因为熟稔网络环境,也开始宣传累积的网上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学生也成为教育主体的一部分。这打破了高校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不断减弱,高校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造成为一种迫切需求。因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应当不断深化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调整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有效应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表征
话语权是通过语言来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进而达到其权利的体现。话语权具有无形的权威性,以某种程度的驱动力使人依赖,让人服从。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则代表了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调控力、引导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作为思想品德的施教者及组织者,他们自身的思想品德往往是非常规范的。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他们作为领导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宣传主体,其话语权首先来自于个人成长中的角色分配,蕴含于自身知识构成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认知优势。其次来自于权力机构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国家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以及由此帶来的潜在地位优势。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受体,在临时形成的教学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既不具备相对知识优势,也因认知上的差距缺少话语权。
目前,虽然通过制度以及角色重要性来分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相对固化,但是也并非永恒不变。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渗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高校学生知识累积和建构认知体系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主体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都在经历着重大变化。《2012年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表明,将“网络”作为获取社会信息主要渠道的学生占73.1%,较2011年上升了3.1%。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的主要活动”中,“搜索信息、查阅资料”“了解新闻”和“聊天交友”占据了前三位。“微博”等自媒体对学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据统计,59.9%的高校学生会不同程度地使用自媒体发布信息,比2011年上升了13.1%。在校学生基于网络的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活动比重也越来越大,在信息获取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最明显,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逐渐泛化,许多不同种类的主体开始通过网络来展现。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开始逐渐对高校学生的交际体系以及知识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使得高校学生不再满足以往的传统模式上的“你讲我听”的“对话”模式,有的甚至开始争夺话语权,成为泛化主体的一部分,这是他们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一)网络海量信息削弱了教育者的认知优势和话语权威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信息获取受“金字塔”式组织机构的影响和制约,与学生相比,教育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显然要多得多。同时,就信息的可信度而言,也是教育者所获得信息的可信度高。因此,在制度上,教育者的主体性话语权由此得到了认可,在学生中容易树立威信,受到学生的支持。然而,目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资源的分配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前,由于无法保障信息的及时更新,才使得教育者能提前得到信息,而当前他们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对现实热点的关注和剖析,表现形式也陈旧教条,开始逐渐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高校学生开始不断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这些网络信息是教育者所不曾掌握的,甚至教育者也需要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成为网络教育的客体。教育者的信息优势迅速减弱,甚至消失。
同时,尽管教育者和高校学生同为网上学习的客体,但后者无论在成长环境和认知需求等方面,俨然是虚拟社区的主体力量和网络文化的生力军。教育者所获得的信息或许学生早就已经了解,而高校学生在谈话间所说的一些网络术语或是网络话题则是教育者们从未听过的。从某些方面说,高校学生反过来成了教育者的教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正视自身所处的环境,转变观念并采取相应对策,势必会丧失自身信息优势,削弱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权威性,使原先独有的话语权受到更大的冲击。
(二)网络主体泛化消解了教育者的话语调控力和教育引导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通常包括收音机、电视等平台,而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施教者们则依托对信息资源和渠道的控制来审定和调整信息发布,形成自身的话语优势。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无法保证对一些不好的信息进行屏蔽或去除,其在信息管理上的地位也明显削弱。此外,由于各类网络上的学生主体的意识都较为开放,可以相对自由地接收和传播任何观点与思想,其他良莠不齐的泛化主体所传播的思想则会畅通无阻地作用于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具备“把关”能力或者“把关”能力丧失,那么,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将无从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和调控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然而,面对越来越大的信息空间以及主体泛化产生的多元思想和文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往往是将复杂社会简单过滤或美化后的东西,而高校学生在网络中更容易接触到那些更为“原始”、更贴近生活的内容,加上学生本身心智并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特强,因此,那些网上的内容是他们更易于认可和相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接受不良信息的概率。对实施思想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若无政治敏感,缺少对网络传播思想的认识,缺乏必要的网络操控能力,那么,在应对网络资源自由的信息环境和泛化主体多元化的舆论环境时,就无法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无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辨别和利用网络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丧失“把关人”地位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削弱自身的调控力和引导力。
(三)网络主体的交互性加深了传统教育主客体间的矛盾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教育路径,对于不同学生都采取一样的方法,未考虑他们的发展程度,只意识到了自己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是知识的传递关系。但施教者所谓的传授知识,其实就是单方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在形式上来说,高校学生成了信息的“储存器”,实际上可能只是“消音器”。
教育活动可以使人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如果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好,很可能使其在意识上发生不良变化,进而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网络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不一样的是,网络教育所展现的“师生”关系是彼此平等的,不管你目前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在网上学习,那就有个共同的称呼,即“网民”,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做到这点。此外,高校学生能在网络上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主观意识。他们不再认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方式,甚至出现消极对抗的情绪,转而更加认可网络上的平等交流、学习知识的方式,这无疑使施教者原先的话语权优势变成了当前教学中的劣势。
在网络上,随着高校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活跃,其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个性的彰显成为一种时尚与习惯。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是以将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传授给学生为其主要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也使学生在心理上滋生了反抗情绪。面对网络环境下客体对主体的诉求和主体泛化的趋势,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未及时转变角色和强制性灌输的教育方法,使充满了功利性和目的性的行政式话语在网络语言的烘托下显得僵硬且蛮横,逐渐走向了网络泛化主体的“反面”。
三、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对策
网络作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并不是为了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而是为了使话语权呈现多样化,改变以往传统教育话语权居高临下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教育主体多样化以及话语权上出现新的变化,应当积极改变自我教育方式,开创踊跃争夺话语权的新局面,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高校学生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全面提升,而社会价值观一直是其主导内容。从根本上来说,网络使得高校学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后的快乐,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忽视了高校学生的这些诉求,脱离教育主体泛化的现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的崇高思想,只能在众多主体中失去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在客观上导致高校学生个性发展的不确定性。此外,对于社会价值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更加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启发式、体验式等教育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并充分利用自媒体等网络传播手段进行有效宣传,使高校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网络上都能获取“正能量”。当然,也应认可所有学生本身的价值地位,进而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针对网上发布的虚假新闻和不良信息,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与网络新兴媒体结合起来,针对高校学生身心还未成熟且意志力较弱的实际,构建适合于学生成长、学习和评判对错的信息体系,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采取多种教育模式,注重互动式平等交流
网络对教育拥有无法替代的环境话语价值,网络空间所创造的沟通环境要求一种更加民主、自由、生动的教育模式。教育主体泛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生对传统知识權威的从众心理,并对高校学生思想的自我发展起着强化剂作用。
网络中的泛化教育主体不会将信息通过强制性灌输的方式来让高校学生掌握,而是通过引导、讨论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样,高校学生也不希望教育工作者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方法将知识传授给他们。然而,网络上所谓的“教育主体”派系众多,其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方针,积极灌输依旧是帮助学生掌握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一条重要途径,关键在于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甄别泛化的教育主体,利用网络的作用将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变成他们渴望学习的内容。将网络主体与传统主体有选择性地结合,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不仅展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还要形成互动局面。要形成互动局面就必须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淡化”教育者角色,主动吸收网络主体平等性和交互性的优点,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聊天工具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慢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以及思想观念。
(三)增强网络素质和能力,消除师生的话语差异
面对众多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基本处于同样的客观位置,高校学生往往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对信息的理解较快,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及学生,要想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夺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言权,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宣传手段,同时还需要具备足够的网络运用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方法,较快地实现网络与现实接轨,才能进一步夺得思想教育的主动权。一方面,要多关注网络,及时采集并汇总信息,以便掌握高校学生所关注的事件信息,并根据学生舆情做出精准判断,同时,利用自身较强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来引导高校学生获得比较具体而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对于网络上比较片面的观点和不良的言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使其明白是非曲直,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广泛且具思维性、知识性的宣传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达成相对客观和正面的共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美)马汀·奇达夫,(美)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王凤彬,朱超威,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林聚任,景天魁.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闯.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6]商树松,严海燕.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挑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7]苏丽.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