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体会

2014-04-29谭建兰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冲管体重儿置管

谭建兰

【摘 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定期检查置管处有无感染、红肿等,及时对症处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后时出现了3例局部渗血,1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留置时间。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维护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35-02

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1]。该技术在本院新生儿科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危重新生兒的肠外营养。PICC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尤其适合于早产儿及需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患儿的补液治疗,可保留较长时间,避免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后果。但PICC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需要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为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PICC置管,置管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2 护理方法

1.2.1 做好穿刺记录:PICC置管完成后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内容包括操作者姓名、置入导管型号、穿刺静脉名称、置管长度、置管日期等。

1.2.2 局部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贴,以后每7天更换1次敷贴及肝素帽,敷贴有卷曲、松动、潮湿及渗血应立即更换,肝素帽内有凝血也要及时更换。新生儿沐浴时将导管外露部分用保鲜膜包好,防止被淋湿。

1.2.3 严格无菌操作:更换敷贴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在无菌条件下换药,彻底消毒后用碘伏棉签按压穿刺部位数分钟,无渗血伤口每周换药1-2次,对于伴红肿的伤口应于针眼处涂抗菌消炎药膏,每天更换敷贴[2],更换敷贴24小时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导管是否发生移位、置入深度有无改变等。换药后在护理记录上及时记录换药情况。

1.2.4 输液护理:新生儿PICC导管管腔狭窄,易形成血栓及造成管道堵塞,故不宜经导管输血、抽血,若需输全血、血浆、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应另建通道。尽量应用注射泵24小时匀速输注,速度控制在3-20ml/h,防止压力过小而致回血。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打折、暖箱门夹闭输液管、液体输空未及时更换、输液泵断电或停机等物理因素造成血液回流。

1.2.5 正确冲管封管:封管肝素液浓度为10u/ml,使用间歇期每8h冲管1次,使用中每4-6h冲管1次,必须采用脉冲式冲管,使冲洗液在管腔内产生涡流,清洁和漂净管壁上的附着物。输入2种不同液体之间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防止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堵管;输入高粘滞性药物先冲洗干净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每次输注完全胃肠外营养液(TPN)及其他高渗液体完毕后,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正压封管,若正压接头无回弹应立即更换。不得采用<10ml注射器(1、2、5ml)进行冲封管。

1.2.6 并发症预防:

1.2.6.1 局部渗血:置管前了解患儿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数值,穿刺后即用无菌纱布在穿刺处局部按压止血,见无继续出血为止(一般需5min以上),固定时在穿刺点上方放置无菌小纱条加压,第一个24h持续加压止血,避免患儿过度活动,必要时制动或使用镇静剂,若渗血较多应重新更换敷料并给予止血剂。

1.2.6.2 导管堵塞:①首先排除如体位、肢体位置、导管扭曲打折等物理性因素致导管堵塞。②护理人员正确掌握冲管封管的方法及药物的使用配伍禁忌,避免因用药物配伍不当造成导管口血液凝固堵塞。③发生堵管后, 应立即用肝素盐水通管, 如不能复通, 不能强行推注液体, 防止造成导管破裂或引起血栓的危险。此时,将PICC 导管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头连接5ml空注射器, 另一头接含0.5U/ml的尿激酶注射器, 现将空注射器回抽, 形成负压, 关闭空注射器端,同时打开尿激酶端, 使尿激酶顺压力差进入导管, 停留5-10min左右,再关闭尿激酶端打开空注射器端,如此反复,直至抽到回血1-2ml弃去,用肝素盐水脉冲式冲管后重新输液[3]。若一次不成功,可重复几次确保通畅,之后拍摄X线胸片,确认导管的位置[4]。

1.2.6.3 机械性静脉炎:置管前、中、后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改进穿刺技巧,穿刺动作轻柔,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禁止暴力强行送管;减少导管与手套、皮肤的直接接触。出现静脉炎时:①暂停在穿刺侧肢体输液,并抬高肢体,减少活动。②局部给予湿热敷。③可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外敷,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等,具体次数根据静脉炎的程度进行。④可进行理疗,如微波、超短波等。⑤采取措施3天后如无任何改善,应考虑拔管。

1.2.6.4 导管脱出:用透明敷贴覆盖导管体外部分并妥善固定,每周更换敷贴,防止卷曲、松动。更换敷贴前观察导管的外露长度并准确记录,敷料要自远心端到近心端去除,动作缓慢,防止过度牵拉,导管有部分脱出时,可采取局部固定,但不可将胶布直接粘在导管上,禁止将脱出导管再送入血管中。

1.2.6.5 导管断裂:体外部分断裂:立即制动患肢,拔出导管,动作不可过快,防止再次断裂。体内部分断裂:立即固定穿刺血管的远端部分,可用手按压,或使用脉压带扎在腋窝处,防止体内部分随血行,造成栓塞,然后马上通知血管外科行手术取出。

2 讨论

PIC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它为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提供有力保证,更有效地提高了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的生存质量。PICC技术是护理技术水平的一大突破,也是护理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渡过难关、成功救治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步开展,不断总结教训,加强穿刺技巧及日常护理,减少并发症,PICC在新生儿ICU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林真珠,张小园,楚阳,等.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5,4,(6):18-19.

[2] 章春芝,薛志芳,任晓东.PICC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个性化封管[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29.

[3] 朱爱武, 王勉, 严小莉, 等.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 应用的护理及对照观察[ 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395-397.

[4] 朱璐,王红,金桂荣,等.改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实用医学杂志,2006,23(8):972-973.

猜你喜欢

冲管体重儿置管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咖啡因与低体重儿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高龄及重症心肺疾病患者静脉输入高浓度液体时冲管方法的改良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