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策略
2014-04-29汪琛
汪琛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像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普遍缺乏主体参与意识,教师放着PPT,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或45分钟课堂里,既要看阅读文本,又要抬头看屏幕,整个阅读的过程思维层次往往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程式化的训练和填鸭式的讲解导致阅读教学低效、应试味浓。
一、阻碍学生有效阅读的几个问题
“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仍然表现出焦虑、不安等阅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初中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较少,再加上学生生理及心理、母语等的差异,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阅读的信心,甚至严重的有惧怕或逃避的心理。他们也很想培养对英语的兴趣,也很注意单词的积累,听、说、读、写的操练,可一遇到篇幅大、生词多、句子长、结构复杂的文章,焦虑情绪油然而生。这种心理障碍不仅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还使他们在阅读策略的训练上误入歧途,阅读速度得不到训练,文章的脉络,整体结构也很难把握,渐渐走入恶性循环。
教师在处理阅读文本时粗放、单一、流于形式,使整个阅读的过程毫无生趣。笔者本人有时候也会走入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单一,重语法操练,词汇解析,轻情感的培养;教学方法机械,不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与“思”,经常“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课堂“以本为本”,只重视自己的“讲”,却轻视与学生的“互动”,只呆板地考虑这一周要把本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却忽视学生能否“消化”与“吸收”。
这些问题都抑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笔者认为应依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水平,激发英语阅读课堂的活力,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有效阅读的几个策略:
(一)营造和谐气氛,消除阅读障碍
1.恢复信心。PWP阅读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while-reading),读后活动(post-reading),教师要清楚每个环节的功能及设计技巧,还要有自身的特色与风格,依据每一篇文本内容的不同进行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依据实际出发。
2.创设情境。学生在非真实的情境中很难体会作者的意图与思维,所以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手段为孩子们创设情境,激活他们已有的经验,使他们有感性的理解。
3.补充背景。补充介绍相关的社会、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本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意识及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以激活并丰富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降低阅读的难度,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4.巧学词汇。词汇呈现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如解释、定义、实物、图片、体态语、举例、翻译、同义词等。阅读前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可能造成的障碍的生词和句型进行一定认知。
(二)享受阅读过程,激发阅读兴趣
1.优化习惯。依据初中生自身的特点,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时的习惯。有学生逐词逐句翻译,阅读时常用汉语口译或心译,回视重读等情况,教师应优化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2.层层递进。笔者听了许多校内公开的阅读课,发现许多授课教师在处理阅读课时经常是“一遍多段”过关,也许是因为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较好,也许是因为文本内容实在太简单,一上课不花一定时间的阅读学生就能明白作者的意图,领悟文章的主旨。其实哪怕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阅读,也是要层层深入,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猜测,不断验证。
3.激发思维。一般来说,一篇阅读材料学生要读三遍左右才能彻底理解,但现如今很多执教者把语法结构一讲,中英文对照一下匆匆结束,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抄练习题。他们不知道这每一遍的阅读活动都应有推动理解向纵深发展及进一步获取新语言信息的作用,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三)合理拓展迁移,完善阅读评价
由于阅读理解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不可观察性,通过活动准确评估阅读理解和技能发展的状况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故事的演绎,名人的访谈;结尾的续写;论点的辨析都可以大胆尝试。
1.循序渐进。读后活动设计的第一个原则要循序渐进,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有话可写,有事可做,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略做扩展,不能眼高手低,打击学生积极性。
2.联系生活。许多拓展活动的设计只单纯追求形式与新意,或只考虑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最终将回到生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拓展活动旨在培养和提升学习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等,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3.合理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我们要让品格修养、学习态度、社交情感、独立意识、多元智力等行为都进入外语评价的行列。
三、感想反思
阅读教学历来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大家研究的热点。阅读策略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师必须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策略训练,让学生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