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4-04-29王丹于明洁
王丹 于明洁
【关键词】 冠心病;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14-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因其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6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手术患者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2.4岁,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
其中冠狀动脉造影14例,PCI术50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准备:应向病人讲清手术过程,让病人对此项手术有正确认识,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指导病人配合医生手术,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完成相关的检查,术前4小时禁食,术前排空大小便,做好药物过敏试验,于病人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留置静脉套管针。②术者与病人家属谈话并签手术同意书,说明手术目的、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③股动脉穿刺者,根据医嘱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桡动脉穿刺者,做Allens实验,检查患者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1.2.2 术中护理 熟悉手术过程及各种器械、导管的性能。熟练配合医生操作,准备好各种用药,如硝酸甘油、肝素、抗心律失常药等,备好临时起搏器、心脏除颤仪、心内穿刺包等抢救器械。严格无菌操作,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术中要询问患者的自我感受,避免因精神紧张引起动脉痉挛,影响操作[2]。密切观察动脉内压力、心率、心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
1.2.3 术后护理 ①指导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检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②穿刺点及肢体护理:经桡动脉穿刺术后立即拔出鞘管,使用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术后每隔2h放气1次,逐渐缓慢减压,直到放尽气体,术后6h可拆除桡动脉压迫器,嘱病人穿刺侧上肢不要用力活动。经股动脉穿刺一般于术后4h拔出鞘管,拔出动脉鞘管的患肢制动24h,并给予沙袋压迫6-8h,指导患者活动术侧足趾,预防血栓形成,按摩腰背部肌肉及予薄枕垫腰背部,以减轻长期卧床引起的不适。加压包扎期间,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术侧肢体桡动脉或股动脉切口处是否有渗血、出血、血肿,血管搏动情况及肢端血供和皮温情况,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采取正确措施处理。3天内不在术侧肢体输液、测血压及提重物,1周内勿揉抓穿刺点,并保持干燥、清洁[3]。
1.2.4 抗凝剂应用护理 为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PCI术后常规给予抗凝治疗,用药期间注意凝血酶原时间的监测。注意观察有无穿刺部位活动性血肿形成、皮肤及输液部位瘀斑、牙龈出血等低凝症状的出现,若发现并发症先兆应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1.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诊,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压。术后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积极预防各种诱发因素,告诉患者如出现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2 观察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中,术后有3例出现穿刺口出血,发现后及时处理,余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介入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之一。但作为一种有创性的介入性诊断方法,术中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要求专业护理人员须具备完整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理论知识,全面了解介入治疗术的操作规程,掌握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李岩.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8):96.
[2] 谢海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9.
[3] 黄秀萍,杨淑霞.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410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85.
[4] 周莉丽.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术后护理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