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2014-04-29张立荣赵立明刘海燕李红侠张秀芬
张立荣 赵立明 刘海燕 李红侠 张秀芬
【摘 要】目的:探讨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肺炎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治愈出院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由专职儿科护理人员对家属定期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对照组给予一般家庭护理。观察二组患儿在半年内的再发肺炎及其他感染疾病次数。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新生儿肺炎再发及罹患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肺炎患儿在婴儿期的再次患病机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干预 ;再发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49-02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可伴鼻翼三凹征,口吐泡沫,吃奶发呛或拒乳,偶有咳嗽,体温可正常,不升或升高,肺内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由于新生儿肺炎的患儿死亡率占25%~35%[1],且新生儿抵抗力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康复出院后再次感染机率大,本文通过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愈出院后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家属实施认知,心理,行为干预,定期家庭访视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及护理指导,降低肺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再发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00例,全部符合新生兒肺炎的诊断标准并且诊断明确[2]。包括宫内感染及产时、产后感染及吸入性肺炎,除外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先天性心脏病、食道闭锁、重度唇腭裂等先天性畸形。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治愈标准[3]: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哮鸣音、痰鸣音等消失,肺部功能接近正常。其中女35例,男65例,早产儿45例,足月儿55例,宫内感染3例,产时感染7例,生后感染90例,包括0-6天新生儿43例,7-28天新生儿47例,平均年龄5.2天。合并呼吸衰竭10例,合并败血症6例,合并黄疸66例。出生体重1.2-2.0kg32例,2.0-3.9 9kg 65例,4.0 kg以上3例。以单,双日出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二组患儿在性别、出生日龄、出生情况、病情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出院后7天,14天,30天,2月,3月、6月定期随访,共6次进行家庭访视。实验组由专职儿科护理人员对家属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对照组给予一般家庭护理,观察患儿有无再发感染性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脐带、口腔等感染;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1.2.1 具体方法 认知干预:讲解新生儿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一起评估患儿的护理需求,直至家长基本掌握婴儿日常活动的观察要点,及时发现异常;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4]。通过心理护理缓解产妇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产后角色的改变,身体的变化,给予新生儿耐心,细致的护理;行为干预:改变家庭中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严格手的清洗消毒,.婴儿用具的清洗消毒,母乳喂养的母亲哺乳前清洗奶头,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严格探视制度,特别是患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人员禁止探视,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1.2.2 观察指标及制定标准 观察所有肺炎痊愈出院患儿再发感染性疾病的时间及例数,包括上、下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脐部、口腔等感染;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1.2.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新生儿肺炎再发及罹患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长满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3.1意义 新生儿肺炎治愈时间较长,给患儿身体带来痛苦,给家属造成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对患儿得到连续有效的护理,对预防肺炎的再次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知干预能提高对肺炎疾病的认识,掌握疾病的发病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机体免疫力。心理干预促进母子情感的交流,告知家属与产妇肺炎是可以预防的,不要因为恐惧而不敢护理婴儿,要多与孩子进行皮肤接触,比如经常抚触能给予婴儿安全感,愉悦感,可以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行为干预降低婴儿感染的机率。所谓病从口入,手是重要的感染途径,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感染致病菌的机会,降低发病的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家庭婴儿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肺炎患儿在婴儿期的再次发病,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3.2 影响因素 本组病例中,不同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家长对基本掌握婴儿日常活动的观察要点掌握速度不同。我们应耐心向家长详细讲述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一起评估患儿的护理需求,给予耐心的指导,使他们自觉地为患儿的健康而努力。在家长参与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多注意倾听家长的反馈,对家长的积极参与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信心倍增,乐于参与护理,护患互动护理模式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精神[5]使患儿得到连续有效地护理。同时发现家庭居住条件差及人口众多的家庭环境对家庭干预护理质量较差。
3.3 深远目标 通过家庭访视及专项护理,使得患儿得到连续有效的护理,减少感染性疾病再发机率,同时对医务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即扩大访视及护理对象,指导社区卫生机构,为婴幼儿防病治病提供有效措施。
科研项目: 七症状评价新生儿肺炎病情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琴,张健,施学文,等.新生儿肺炎优势病原体及耐药情况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02-1803.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新生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1996年:146.
[3] 姚兴联.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769-770.
[4]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7-118
[5] 黄丽娟.家长参与技术性互动对肺炎患儿影响的研究.护理与康复,2007,6(5):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