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
2014-04-29邱艳萍
邱艳萍
【摘要】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在我国每年有1000万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发病率占40%。轮状病毒主要感染6个月至2岁小儿,其病理改变主要为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脱落,小肠吸收面积减少,液体在肠腔内积聚,肠液渗透压增高,肠道内分泌增加超出结肠吸收功能,导致分泌性腹泻。近几年大量文献报告轮状病毒不但引起胃肠道的病变,而且可引起胃肠外脏器损害。随着病原学诊断的提高,对于轮状病毒腹泻需做出早期干预,合理规范的治疗,以避免大量抗生素的滥用。本文就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2-01
1 饮食治疗
婴儿6个月以前,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的被动免疫,对轮状病毒有强耐受性。母乳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和有利腹泻恢复的保护因子,近年来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在轮状病毒肠炎的饮食治疗中,以母乳喂养为首选,可适当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牛乳喂养小儿急性期可改为去乳糖奶粉、豆奶粉、豆浆、米汤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重度腹泻患儿可暂时禁食4-6小时。
2 抗病毒治疗
2.1 利巴韦林 为广谱抗病毒药,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过强,易产生耐药性,而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2.2 干扰素 系广谱抗病毒药,主要为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在临床应用中已显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2.3 西咪替丁 在体内及体外西咪替丁具有抗病毒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
2.4 喜炎平注射液 可直接灭活病毒,也可通过增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3 胃肠黏膜保护剂
常用的是肯特令(双八面体蒙脱石),是目前专家推荐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药物。是一种天然的铝和镁的硅酸盐,对病毒、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保护粘膜,起到止泻的作用。
4 微生态疗法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含两种活菌(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这两种菌是健康人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将本品口服,可补充肠道菌群,抑制肠内致病菌,减少肠源性病毒的产生和吸收,有效保护肠粘膜。
5 脑啡肽酶抑制剂
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可选择性、可逆性抑制脑啡肽酶,保护内源性脑啡肽免受降解,延长其生理活性,减少水和电解质过度分泌。
6 液体疗法
及时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尤为重要。有关液体疗法全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2)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对于无脱水患儿,应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ORS)、米汤或糖盐水。②对于轻、中度脱水,可应用ORS纠正脱水。③对于中、重度脱水,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7 补充锌制剂
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制剂20mg(6个月以下每天10mg),服用10-14天,有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轻腹泻严重程度,并可在随后的2个月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其作用机制:
7.1 锌离子可减少NO的生成,从而减少其对细胞的损伤,保护肠黏膜。
7.2 通过降低胃肠激素分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环磷酸鸟苷浓度,促进钠离子与氯离子的吸收可能与肠渗透压、肠黏膜酶功能、加强局部肠道免疫、抑制细菌繁殖和早期清除肠道细菌有关,从而在腹泻中发挥作用。
8 穴位注射
可采用654-2足三里注射以止泻。
9 超短波疗法
短波疗法是利用电磁波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超短波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能够控制感染,加速炎症吸收,减少肠粘膜血管渗出,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10 预 防
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属于病毒的易感人群,且轮状病毒肠炎多集中發病于秋冬季节。因此,改善儿科病区消毒措施和方法,做好病儿及家属疾病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加强病原流动物品监测管理、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洗消毒等都是阻断轮状病毒肠炎院内交叉感染,避免其暴发流行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不仅可出现肠道感染,还可出现呼吸道、心、肝、肾、脑、血液等多脏器的损害。故对合并呼吸道、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除积极治疗肠道感染外,宜早期针对合并症给予对症用药,以有效保护重要器官。因此,提高对轮状病毒多系统损害的警惕性,提高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水平,避免耽误病情,失去最佳治疗及抢救时间,对于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研究的深入,针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仍将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临床儿科杂志,1994,12(3):148-149.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290.
[3] 范峰.陈敏.沈丽萍,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