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4-04-29兰晓宇
兰晓宇
【摘要】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为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的45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录入SPSS统计分析,对极端异常个案进行访谈。结果:社交焦虑状况的检出率为44.7%;大学二年级的同学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一年级(t=-2.91,P<0.01);非独生子女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3.11,P<0.0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的子女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父母的子女(F=14.76,P<0.01);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子女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民主型(F=3.71,P<0.05);來源于农村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和城市(F=5.59,P<0.01)。结论:在民族院校社交焦虑状况尤为突出,社交焦虑状况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中家庭环境因素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生 社交焦虑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03-02
社交焦虑作为目前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人际关系和谐和人的心理健康的重大心理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积极关注。[1]尤其在民族高等院校,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人际交往的问题时常困扰着民族院校的同学们。进入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目标,和谐社会应当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于社交焦虑的群体来讲,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时代的温暖。关于社交焦虑量表常用的有社交焦虑量表(LSAS)、社交焦虑和苦恼量表(S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交恐惧量表(SPS)等,但较少应用修订后的社交焦虑量表(SAS)进行调查研究。此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验证SAS量表的信效度,与此同时,通过与相关的社交焦虑量表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试图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为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取样法,利用公共选修课课上时间在西北民族大学抽取6个班级47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专业涵盖文理工三个专业类别。在剔除无效问卷之后,获得有效问卷45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7%。其中男生183人,占总人数的40.7%;女生267人,占总人数的59.3%。
1.2调查方法
(1)应用Scheier and Carver 于1985年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SAS),量表由6个题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0、1、2、3)。总分范围在0~18之间,得分越高,表明社交焦虑程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评定的情感及行为构成涉及到羞怯、窘迫、寡言及演说焦虑。(2)应用自编基本信息资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教养方式、来源地。
1.3统计处理
采用IBM SPSS21.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t 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处理。
2.结果
2.1社交焦虑状况的症状检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若以理论中值9分定义为轻度的社交焦虑,12分定义为中度的社交焦虑,15分定义为重度的社交焦虑。所测样本的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4.7%,20.7%,7.1%。
2.2社交焦虑水平在性别间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性别差异在社交焦虑上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女生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略高于男生。
2.3社交焦虑水平与全国常模的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与全国常模的对比,男生与常模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男生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低于常模。女生与常模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2.4社交焦虑水平在年级间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社交焦虑在年级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大学二年级的同学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大学一年级。
2.5社交焦虑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间的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社交焦虑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非独生子女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2.6社交焦虑水平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上的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社交焦虑在不同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经过事后检验,我们可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的子女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其他三种。
2.7社交焦虑水平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社交焦虑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采用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子女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民主型。
2.8社交焦虑水平在来源地间的比较
从表8可以看出,社交焦虑在不同的来源地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同学在社交焦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和城镇。
2.9社交焦虑水平与自我缺陷感量表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9可以看出,社交焦虑与自我缺陷感量表各个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3.讨论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在男女两性间差异不显著,这与国内外已有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相符[2-4],说明社交焦虑状况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时代的发展,两性之间的平等在众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体现,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自由轻松的社交氛围和场合往往给予男女两性同等的机会。
社交焦虑水平在不同年级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从调查样本来看,大二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要显著高于大一。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类社团,广泛交友,希望自己能迅速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社交网络基本固定,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开始渐渐领悟和感受到种种困境和不悦,顾虑的增加、自信程度的降低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我的社交焦虑水平。
父母被誉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毋庸置疑。一些客观因素诸如子女的数量、教养方式、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深刻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社交焦虑状况。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交焦虑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间出现显著性差异,这与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不符[4]。原因可能在于此次调查样本选择在祖国的西北地区,样本中非独生子女占据绝大多数(70.9%)。然而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讲,他们的社交需求往往不是很强,他们的交往对象更多的固定在直系的兄弟姐妹之间。由于相对欠缺社交经验,所以在很多社交问题上显得不够自信。对于独生子女来讲,家庭环境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社交动机,在逐渐交友的过程中,社交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在日后的社交情境中显得更加自信。
社交焦虑水平在不同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上出现显著性差异,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父母的子女在社交焦虑上呈现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局限,在时代残酷的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自然步履维艰,日夜奔波忙碌于工作,加之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足,与子女沟通交流相对较少,往往造成子女的自我封闭,在发展关键期内逐渐固着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面临的社会处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交焦虑状况也就越来越凸显,渐渐演变为对于自我价值的否定。
父母的偏爱保护或放任不理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并且会提高拒绝敏感性及依恋焦虑水平, 从而导致社交焦虑。[4]社交焦虑水平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上出现显著性差异,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子女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子女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要显著优于专制型和放任型。
社交焦虑水平在来源地上亦出现显著性差异,此研究结论与国内有关社交焦虑在城乡上差异的研究结论一致[5]。来自城镇和城市的大学生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视野更加开阔,心中有优越感。与此相反,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拮据,生存环境相对封闭,没有更多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童年时期的伙伴也相对较少。成年后尤其是上大学后,从农村奔赴城市,巨大的鸿沟之间会凸显诸多不适,与同龄的来自城镇城市的同学相比,他们自卑、腼腆、内向、压抑个性。
社交焦虑与自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包括自尊、自我评价、自我和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等各个方面。[6]与自我缺陷感量表各项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两个量表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在社交方面的焦虑与个人对自我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交焦虑水平与量表中的自尊、学习能力、外貌、体能等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社交焦虑的同学往往表现为自信心的匮乏,他们对于自己各个方面的评价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态度。
社交焦虑作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的重大障碍之一,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民族高等院校,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之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存在着一些障碍,加剧了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着重加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做到开放包容,理解共融。丰富和发展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促进民族高校学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对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的引导和鼓励,遵循科学的咨询和治疗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实践咨询中一致认为运用认知疗法对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有很好的疗效[7],改善他们的不良认知,进而逐步摆脱个人与社会交往的恐惧,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群体中的温暖,积极的肯定自己,进而克服羞怯、窘迫、寡言等社交焦虑状况。与此同时,加强社交技能的训练,讓他们学会正确与人沟通的技巧,渐渐融入和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提升自我的幸福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栗文敏,刘丽.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4):37-39.
[2]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等.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225-226.
[3]俞俊洪.社交恐怖症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20(3):132-135.
[4]李媛媛,杨晓慧,张林.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拒绝敏感性、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44-446.
[5]刘芳.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16(5):474-476.
[6]张天航.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1)156-157.
[7]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2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