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相关因素及处理分析
2014-04-29李艳双
李艳双
【摘要】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子宫下段横切口出现撕裂伤的产妇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出现撕裂伤后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胎方位方面,枕后位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30例(60.00%),明显高于枕前位、以及枕横位撕裂伤发生率;胎先露方面,<+3cm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29例(58.00%),明显高于≥+3cm撕裂伤发生率;麻醉效果方面,麻醉效果差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42例(84.00%),明显高于麻醉效果好撕裂伤发生率;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枕后位、胎先露方面<+3cm、麻醉效果差的患者行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发生率高,需要在手术期间做好对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撕裂。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因素;处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9-02
为进一步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子宫下段横切口出现撕裂伤的产妇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确切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子宫下段横切口出现撕裂伤的产妇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产妇年龄在23-35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27.5±2.3)岁。初产妇共计31例,经产妇共计19例。头位产妇共计41例,臀位产妇共计6例,横位产妇共计3例。
1.2 方法 50例产妇行剖宫产过程当中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患者腹部切口为横切口,以Phannenstiel皱折上1.0-2.0cm位置。扶正子宫后判断子宫下段横切口,高度根据胎先露的程度加以确定。正中位置横向切开1.0-2.0cm,横向撕开。
1.3 观察指标 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胎方位、胎先露、以及麻醉效果这三个方面)。其中,对麻醉效果的评估标准化为:患者手术过程当中出现明显疼痛,肌肉松弛度差,对手术切口的暴露产生影响为麻醉效果差,其他情况归入麻醉效果好范畴[1]。进而,对出现撕裂伤后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胎方位方面,枕后位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30例(60.00%),明显高于枕前位、以及枕横位撕裂伤发生率;胎先露方面,<+3cm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29例(58.00%),明显高于≥+3cm撕裂伤发生率;麻醉效果方面,麻醉效果差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42例(84.00%),明显高于麻醉效果好撕裂伤发生率;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剖宫产主要适用于对高危妊娠产妇以及异常分娩产妇的临床处理,及时对这部分产妇行剖宫产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2-3]。在剖宫产过程当中,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症状之一,会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认为:枕后位、胎先露方面<+3cm、麻醉效果差是导致行剖宫产产妇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关键与原因。这主要是由于:①从枕位的角度上来说,之所以枕后位引发的撕裂伤会明显高于其他各类枕位,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此种枕位会以胎儿较大的径线娩出胎头,即易導致切口撕裂;②从胎先露的角度上来说,临床实证资料显示:胎先露越小,则分娩过程中引发切口撕裂的可能性越大。这主要是由于,胎先露较小会导致胎儿深嵌,分娩难度相对较大,从而在分娩期间出现撕裂;③从麻醉效果的角度上来说,若麻醉效果较差,则患者腹直肌会自动处于应激紧张状态,这对于腹部切口的手术视野暴露质量显然有着极为不良的影响,分娩过程当中可出现娩头困难,并最终引发切口撕裂的问题。
为了避免行剖宫产过程中子宫下段横切口的撕裂伤问题,要求在手术过程当中,重点关注如下问题:①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应当合理。子宫下段横切口恰居于胎儿枕骨结节或胎耳之上方。若切口过高、过低均不利于胎头娩出。既往有剖宫产史者,再次手术仍选择横切口时,应尽量将第二次切口置于第一次切口上方;②若分娩过程中出现麻醉效果差的问题,需要将腹壁切口改为中线纵向切口,对腹直肌进行更好的分离,避免出现撕裂伤;③分娩过程中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体位。取头低臀高调仰卧位,切开子宫下段时,第一助手帮助按压胎肩,用力向子宫宫底方向推送,避免胎肩出现娩出切口的问题。
我院本次研究结果证实:胎方位方面,枕后位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30例(60.00%),明显高于枕前位、以及枕横位撕裂伤发生率;胎先露方面,<+3cm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29例(58.00%),明显高于≥+3cm撕裂伤发生率;麻醉效果方面,麻醉效果差出现撕裂伤患者共计42例(84.00%),明显高于麻醉效果好撕裂伤发生率;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枕后位、胎先露方面<+3cm、麻醉效果差的患者行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发生率高,需要在手术期间做好对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撕裂。
参考文献
[1] 束晓明,王海蓉,曹继蕴,等.改良周氏剖宫产子宫切口在疤痕子宫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6):739-740.
[2] 王阳春.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出血致产妇死亡二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532-533.
[3] 崔志宏.孕妇不同产程行剖宫产术与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2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