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4-04-29李立锋
李立锋
【摘 要】由于社会需求量大、经济效率高、市场产业链长和文化影响力大,作为新兴产业的动漫产业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在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市场急需更多的动漫人才,从而催生了很多高等学校中的动漫专业。但是如何使高校中的动漫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社会中动漫产业的需求呢?就此本文对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问题上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产业是人才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开拓潜力庞大的新兴产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电影、电视、舞台剧等产品的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等的产业。此外,动漫产业还衍生出了一些与动漫形式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成品。
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了它所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挖掘动漫人才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2009年在杭州召开的中国第五届国际动漫节的活动之一,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专门打造了题为“动漫总动员”的节目。在节目中许多动漫界人士认为,动漫产业最缺的是人才。[1]下面具体列举动漫产业最缺的三种人才:
(1)缺乏以形式为讲好故事的创作动漫的人才。动漫是个创意的产业,本来中国从不用为没有动漫素材而担心,因为我们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可以作为动漫素材,但为什么我们的动漫始终不能在国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呢?为什么美国人反而能利用中国的文化素材拍出《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从而占领全球的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或许就是我们的动漫产品缺乏扣人心弦的故事描述形式。正如《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说的那样,拍好动画片的关键是故事、讲故事、讲好故事。因此,我们的动漫产业急需一种能以讲好故事的形式创作动漫的人才。
(2)缺乏动漫产业的运作人才。以动画片的制作为例,我国缺乏动画导演和动画制片人。在我国拍电影的家喻户晓的导演很多,如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等。但在动画界,目前还没有比较著名的导演,更没有运作能力很强的制片人
(3)缺乏动漫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人才。首先,动漫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而当人们想把它变为商品时,必须考虑它的市场有多大。其次,当人们在决定创作一部动画片前就必须明确以什么方式盈利。因为就盈利的方式来说,动画片与电视剧或者电影就有很大的区别。如:除去一些动画电影外,动画片盈利的70%是来自于其衍生的产品。因此,在动画片成品前就需要对该动画片进行营销和衍生产品的研发,而在动漫产品成品后也必须有恰当的营销方案。所以动漫缺乏开发和营销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盈利,随之动漫产业也就发展不起来。因此,我们的动漫产业急需一种动漫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人才。
另外,现今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多,本来能够逐渐地适应时事所需,但事实上,动漫产业人才的匮乏依然非常严重。因为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院长孙立军教授和北京辉煌动画公司的袁志刚都曾说过的,许多动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最终都没有加入动漫同行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行业的付出与薪酬不成正比且压力大。从而使动漫产业人才更加稀缺。
毋庸置疑,动漫产业亟需大量的人才。那么,除了改善动漫行业的薪酬和改变动漫高材生的就业观念外,我国的动漫教育是否能提供相应的人才呢?
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出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社会对其发展前景过度渲染,二是夸大了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使得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据央视统计,当前中国的动画产业假如以实际需求产量25万分钟来计算,我国则需要接近9万的动漫人才。这个假设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其问题在于这个假设是与发达国家同行业做对比的结果,而不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这必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我国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使很多院校在没有分析清楚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下,盲目争相开设动漫专业。这样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会因为没有定位好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设置好合理的课程而处于设备简陋、师资不足、教材缺乏、定位混乱的无序状态。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真正吻合动漫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談不上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大量的动漫人才必须依赖高校的培养。因此,在这样被委以重任的情况下,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优秀的符合动漫产业需求的动漫人才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我在调研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与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关建议:
第一,确立动漫是一门大众艺术的观念
动漫产业是一门大众化的文化产业,它是艺术、科技和商业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动漫在20世纪初出现,最早将其定义为“活动的漫画”,是电影与漫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后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作动漫的方式越来越多,传播的渠道也日益开阔。此外,动漫的主题选择和市场定位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动漫产品不只是为儿童而设计,也为各年龄层喜欢动漫的群众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现代文化艺术形式,是读图时代大众文化的主流媒介之一。但是,我国的动漫作品多是为儿童而设计,忽视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即成年人市场。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动漫是一门大众艺术的观念,不断满足各年龄层的需要,创造出更多的动漫产品。
第二,注重培养将动漫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创型动漫人才
现今,我们多数的动漫爱好者痴迷于日、韩的动漫,对本国的动漫缺乏兴趣。就连我国的动漫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也或多或少地模仿着外国畅销的动漫作品的创作方式,这样的创作倾向缺少本民族的特色,没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动漫创作方式,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在动漫的海洋中。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对动漫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多,国内市场广阔,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地看紧国内的动漫市场,以防庞大的国内市场被其他国家抢占。那么如何才能在本国的动漫市场站稳脚跟呢?高校应该在让动漫专业的学生在欣赏日、韩的动漫作品的基础上,更强调对学生独立动漫创作能力的训练,使他们逐渐成为原创的动漫人才。何为“创造”应根据人的活动结果来判断,一个富有创造能力的人具有创造原创性作品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潜力是不可估计的,需要被激发,现在的高校动漫教学正是缺少对这种动漫创造潜能的激发。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说过:“原创是动画资本,创造是民族之魂,只有大力支持创作中国风格的原创作品,才会促进中国动漫的崛起”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原创型的动漫人才呢?关键是要注重将动漫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不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可供动漫创作,连外国的动漫公司都想挖掘我国的文化创作动漫,作为本国人,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创作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动漫产品。人们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更有兴趣,如果以这些本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动漫创作的材料,将更能吸引中国甚至是世界动漫迷的眼球。
第三,高校的动漫教育应做到“艺”与“术”并重
“艺”为艺术创作,是动漫创作者在基于掌握传统或现代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与理解,运用电影思维及表现手段进行的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中,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特点以及视觉艺术语言是创作者必须重视的原创素材。“术”为方法,即表现手段。当今,由于我国动漫产业尚居于低端加工型的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对动漫的“艺”与“术”两者关系的认识存在偏颇,过分强调“术”,表现为倾斜于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多是授“术”多于授“艺”下的产物,这正是中国的动漫作品质量欠缺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重“术”不重“艺”,作品就没有内涵与深度。有些教学机构甚至将CG、多媒体、软件作为动漫教学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动漫艺术的根本。当然,只重“艺”不重“术”也不行,因为只重“艺”的话,动漫创作者没有创作方法,无法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摆正“艺”与“术”的关系,二者应该是辨证统一的。我们应打破“唯技术论”的思想桎梏,从目前单纯的动漫应用型教育向动漫艺术与应用型教育转变。
第四,重视学习并掌握跨学科知识
现代动漫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它与传统的艺术教育相比,具有跨学科性,因此,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向。动漫艺术源自于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的结合。182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罗杰提出了“视觉暂留”理论,这是现代影视艺术和动画艺术的理论基础;1906年,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基础上成功拍摄了第一部真正的动画片;1932年第一部三原色工艺彩色动画片《花儿与树》诞生,从而奠定了沃尔特·迪斯尼的娱乐王国的基础;1964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肯·诺顿开始采用电脑高科技制作动画影片。[2]随着电脑绘图学的发展,动漫艺术进入了电脑时代,从此以后,动漫制作告别了繁重的手工劳动时代;1995年,由迪斯尼公司和皮萨动画公司联合推出的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开创了动画艺术的新篇章——无纸动画片时代的到来;现在,动漫在经历了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革命后,其表现形式正开始朝着一种新的传播形式——移动媒体转换。动漫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动漫人才知识的跨学科性,因此,有人说动漫人才既是画家、音乐家、剧作家,又是导演、摄影师。动漫在利用电影艺术的技法和语言的同时,又汲取了精致的纯绘画技术、漫画卡通的创作精神以及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这样的特殊性,使得动漫创作者必须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成为该领域的一个复合型人才。
第五,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
近年来,虽然每年高校的动漫专业招生三到五万,但是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原创型动漫人才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高校在动漫教学中忽视了对市场需求和现状的研究,忽视了教学与市场的相结合。这样,当对市场相知甚少的学生走出高校后将一时无法适应动漫行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理论知识的传播、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外,更要高度重视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代的发展,认清动漫的发展潮流。高校可以邀请业内一些大公司专家担任委员,让专家结合自己所熟悉的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提出建议;每周为学生安排一次动漫讲授,可以题材来自索尼梦工厂、皮克斯、迪斯尼、工业光魔等;让学生在观摩世界上最新的动漫作品后,思考教师给出的相关课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实践得越多,眼界就越开阔,原创的动漫数量也就越多。因此,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原创性动漫人才。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其动漫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校的动漫专业必须确定好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好合理的动漫课程,配备好一支结构合理而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培养学生方面,要制定好长远的规划,遵循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动漫人才的培养,除了在校教育这方面要抓紧外,高校也要重视前期的严格招生和毕业后的社会实践,从而做到全面而健康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林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4).
[2]陈淑姣.动画艺术教育的特殊性[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4(11).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4]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5]史立新.动画艺术教育之管见[J].藝术教育,2006(06).
[6]陆地.我国动漫人才教育发展的特点、问题和对策[J].中国动画,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