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作品中颓废美探究
2014-04-29罗少华
摘 要:太宰治是日本近代著名的作家,也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之一,被后世称为“二十世纪的旗手”。在短短的十五年创作生涯中,太宰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对二战后陷入空虚与绝望境地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描写得比较深刻,因此在日本被冠以“颓废美”代言人的称号。本文对太宰治的作品进行了细读研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颓废美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
关键词:太宰治;作品;颓废美
作者简介:罗少华,天津外国语大学,男,2011级日语语言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01
0.前言
太宰治的作品创造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前期的作品多表现为颓废叛逆,中期的作品则体现出了再生的精神,后期的作品在充分表达出了毁灭意识与永不妥协的思想。虽然这三大阶段的作品表达出来的主体不尽相同,但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爱、信任以及真实、自由可以说是贯穿太宰治所有作品的主线[1]。在这条主线之下,颓废美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值得后人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研究。
1.太宰治概述
太宰治本名为津岛修治,生于明治42年(1909年),卒于昭和23年(1948)年,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作家,日本战后“无赖派”的文学代表之一[2]。
从某种角度来说,太宰治是一个死得最多的日本作家。因为他先后共自杀过五次,前四次自杀未遂,第五次才自杀成功。可以说,太宰治将自杀当成了一种美学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重复的进行实践,直至最后圆满结束为止。从太宰治多次的自杀行为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太宰治的性格是不够阳光不够开朗的,甚至可能还有许多孤僻与绝望。作者的性格如此,其作品也自然阳光开朗不到哪里去,自然流露出来了一种浓浓的颓废美。
2.颓废美概述
颓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的精神状态。放入到唯美主义中则是一种不矫揉造作、恐惧、枯萎的美,也被称之为“唯美的颓废”[3]。而在文学作品中,颓废美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颓废主义,这种颓废主义在19世纪文化艺术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不仅反映出来了一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一种美学的风格。
在日本,颓废美的审美观,深深地浸透到了日本的文学之中,并且在多方面对日本人的精神生活起着支配的作用。太宰治的文学作品则深深的体现出了日本文学中的颓废美,被日本人冠以“颓废美”代言人的称号。
3.太宰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颓废美
3.1偏爱女性主题
太宰治对女性主题的关注与偏爱绝对不是偶然的。太宰治生长在一个人口众多,女性众多的家庭中,从小对女性便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就是大量的描写女性。此外,太宰治在婴幼儿时期便与母亲分离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后与乳母、叔母等离别,使得太宰治对女性产生了一种对女性的母性渴望、恐惧以及嫌恶的矛盾心理情感[4]。所以,太宰治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基于这种特殊的情感与矛盾的心理,写作出了大量的女性题材的作品,甚至在多篇小说中通过女性独白体(借助女性的口吻叙述第一人称谈话式文体)的写作手法对作品进行创作,比如《维荣之妻》和《斜阳》。
3.2关注边缘人物
边缘人指的是精神上的先行者,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信念,也因为其思想与信念的独特,使得平常人对其行为活动等难以理解[5]。太宰治通过日本传统的“私小说”形式,创作了大量关注边缘人物的小说,也可以说这些边缘人物其实就是太宰治自己,小说中的文字其实就是太宰治自我的告白。比如说《小丑之花》《人间失格》等中一个个落魄的人物,对现实无力抵抗,慢慢地走向自杀、自我毁灭等。尤其是小说中描述的自杀地点、时间与原因和太宰治自杀的经历惊人地相似。
3.3对“生”的思考
“无赖派”文学是与“正统文学”相对应的,又被称之为“新戏作派”,是日本继“战后派”后,产生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无赖派”的作家们企图对当时的虚无、颓废的混乱社会还有置身其中的人如实的记叙下来。“无赖派”文学在战后较为开放的气氛中,雄踞在文坛的前沿,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太宰治便是日本文坛中著名的无赖派文学作家。在战后,太宰治首先提出了“无赖派”的说法,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宰治是成就最高的无赖派文学作家。
在太宰治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对权威的传统文学进行了否定与批判,对现实中的不满也给予了回应,表现出了大量的无赖与颓废之美。比如说《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194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是太宰治的自传体小说,映射出了他一生不幸的遭遇。也许初看《人间失格》会认为故事的结构太混乱了,但是如果投放到主人公的意识背景中去,那么一切便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从生到死,无论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葉藏还是小说的作者太宰治,都将颓废展现得淋漓尽致。
4.结语
综上所述,太宰治在他并不漫长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充分的体现出了太宰治对人生与艺术美得追求,尤其是颓废美。可以说颓废美很好地与太宰治,与太宰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王勤.论太宰治的“自我破坏”精神——以作品中“被侵犯的女性形象为中心”[J]时代文学2009(3):56.
[2]沈日中.太宰治创作调和期和颓废期的作品比较研究——以《富狱百景》和《樱桃》的对比研究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312-313.
[3]李现风.论太宰治前期作品中弱者的觉醒和自我意识[J]文学界2012(6):157-158.
[4]于金凤 李恒.躲在角落里的生命真实——透过成长背景及作品对太宰治的性格研究[J]科技信息2009(6):
[5]王君.太宰治与苏童颓废美对比研究[M]2012届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