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关:川滇“五尺道”上的关隘古镇
2014-04-29周文华徐桦
周文华 徐桦
豆沙关,位于云南省北部昭通市盐津县之西南20公里。
昭通位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为中原文化入滇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昭通是云南与中原接触最早的地方,是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
盐津县东北与四川交界,距昆明市560公里,距昭通市145公里,是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门之一,入滇的第一关便是豆沙关。
天然形成的险关隘道
盐津县境内山峦起伏,山高坡陡,河流纵横,关河沿岸形成南北向条状“V”字形侵蚀性山地,层峦叠嶂。
在石门关处,壁立千仞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高耸的天然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这里,绝壁雄险,异峰矗立,峡谷深邃,江水湍急,是云南的北大门,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贞观四年(630年),在此“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处设石门关,成为军事要塞。约在元初改石门关为罗佐关,设官办罗佐驿站。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为豆沙关,并一直沿用至今。
豆沙关留有不少历史遗迹和故事传说,特别要提到的是唐《袁滋题记》(以下简称《题记》),它铭记下唐时南诏的一段重要史实。
《题记》60厘米高,27厘米宽,全文8行,共122字,正文楷书,落款篆书“袁滋题”三字。
《题记》原文如下:
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崴,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硕,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
——袁滋题
《题记》记述了1000多年前云南的一段重要历史,为能说明其源由,还得从早一些时候说起。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苍洱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并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统一了另外“五诏”,建立了南诏国,皮罗阁受唐朝御封为南诏王,都城也由巍山迁至大理。南诏政权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随着南诏的日益强盛,和唐朝的矛盾也在不断增长,皮罗阁孙异牟寻统治期间,因在控制西爨(今楚雄以东至曲靖地区)的问题上和唐朝存在重大争议,导致“天宝之战”。战事从唐天宝九载到十三载(750~754年),双方损失惨重,一次征战中,唐将李宓全军覆没,丧师7万余人,李宓也沉河而亡。南诏背唐,而另寻盟友,与吐蕃联合。天宝十一载(752年),吐蕃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
之后,因吐蕃征敛过重,南诏仍思与唐恢复旧好,以免吐蕃之侵凌。贞元十年(794年)六月,清平官郑回、袁滋一行由京都长安出发,经四川宜宾从豆沙关入滇,于九月二十日刊刻《题记》,十一月二十四日也由豆沙关出而返长安。在滇期间,这个庞大的唐朝使团从安宁、楚雄、云南驿、南华,直到大理,每到一地,均受到热情迎送。到大理时,南诏王异牟寻亲率官员出羊苴咩城五里相迎,仪仗队中,还有12头盛装的大象,可谓隆重异常。十月二十七日在羊苴咩城举行了庄重的授册仪式。
《题记》是继南诏第一代王阁罗凤立《平云南碑》后,反映云南边疆和中原关系的又一件重要历史文物,它具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证载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重大意义。其历史价值可与南诏德化碑相提并论。此外,就书法艺术价值而言,袁滋书法精粹,早有“工篆籀书,雅有古法”的记载。
“一步界”“三川半”的豆沙关
豆沙关是先有关而后有豆沙镇,镇因关而得名,也因关而兴盛。
从唐摩岩至三官楼这一段古巷道称豆沙街。古街上,腾龙坊、虎踞坊形如船头船尾;三皇阁、魁星阁形如船的桅杆,而三皇阁还兼有岗堡的作用。
古镇历史上曾有八馆八庙(川主庙、黑神庙、江西庙、湖广庙、关爷庙、水古庙、张银庙、神皇庙),老马店(陈家马店、管家马店、华家马店、土家马店等),客栈(安银栈、灵和栈),热闹异常。
位于豆沙关北崖峭壁上青莲洞口的观音阁,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重檐,气势不凡,现于遗址处重建。
由于和四川紧紧相连,从人们的声腔语调、穿衣打扮,到十里飘香的麻辣味,都溢荡着浓浓的“三川半”特征。这里的名特小吃桐子粑、猪儿粑、草粑、燃面、苦荞茶、石缸贡茶、庙坝酒,出行的滑竿、轿子……既带四川风味,又具当地特色。
这里,还可见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交融结合。如诸多会馆,不同的建筑特色,不同的神灵雕像,不同的祭祀庆典活动。又如被称为华夏仅存的劳动民歌“打鼓草”,源于荆楚一带,形式上通过击鼓、说唱,词曲除有范本外还可自编自唱,即兴赋歌,有劳动曲调、情歌小调等内容。还有古朴的燹人舞蹈、别致的牛灯艺术、粗犷的关东号子、傩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