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别闹

2014-04-29装大雷

大学生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学家参与者代表

装大雷

1872年,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感情表达》中从进化的角度提出人有六种基本情绪状态: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奇。

人类的社交生活又是如此之复杂,在六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诞生了诸如羞耻感、焦虑感和嫉妒等情感。

1884年,现代心理学鼻祖,伟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情绪理论。他认为,我们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们哭了。也就是,身体反应在前,而情绪反应在后。所以,要想变得快乐,只需要练习微笑就好了。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吧!

在当代,研究情绪的大师则非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所属。他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验证了情绪跨文化的一致性,比如西方人和几内亚原始部落的人在基本情绪表达上并无差异。艾克曼通过各种方式测量了多种情绪,比如心跳、血压,最主要的是面部表情的细致研究,红极一时的美剧Lie to me中那位敏锐又有点儿神经质的Cal Lightman就是以他为原型所创造的。

人们对情绪,特别是如何观察和预测他人的情绪有巨大兴趣。比如在恋爱中,如果有种工具能让男生理解女朋友为何不高兴的话,该工具毫无疑问会脱销。只可惜,科技现在还无法如此有效地拯救这些忧伤的青年人,但是通过现有的一些研究我们还是能够得到一些经验的。

爱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最近,发表在美国《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一篇文章,创造性地揭示了情绪和身体状态之间的关系。来自芬兰的研究者Lauri Nummenmaa等人对“在某种情绪状态下的身体状态”非常感兴趣,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面的结果:

博大精深的汉语中有很多形容情绪的成语似乎也得到了印证,比如心花怒放、面如死灰和怒气填胸等等。

除了吐槽和调侃,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我们得关心一下这么吸引眼球的结果是如何得到的?在没看研究文献之前,像心理学家常用的核磁共振仪来扫描大脑一样,我以为是某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扫面全身的仪器。我猜想的实验过程是:首先将参与实验的人放置于这个仪器中,然后通过一些方式来唤起人们的某种情绪,比如通过看恐惧电影来唤起恐惧情绪,最后结果就出来了。不过看完文献之后,我觉得自己过于乐观了,因为现在根本没有此类扫描全身的仪器存在。而这样结果的得出可以用四个字简单概括——画出来的。

简单来说,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心理学家招募了773人来参加自己的实验。其中有390人(芬兰人302人,瑞典人52人,台湾同胞36人)参与了第一个实验。第一个实验任务看起来很简单,心理学家告诉参与者电脑屏幕上会随机出现一些表示情绪的词,他们的任务就是看到这些词以后,想想自己身体的哪部分被唤起(发热),哪部分被抑制(发冷)了。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在电脑呈现的蓝色二维人上画出自己的体验。在着色方面,浅蓝色代表着中性,颜色越亮,比如黄色代表唤起的程度越高,而颜色越暗,比如黑色就代表受到更多的抑制。就这样,心理学家收集到了390个人画的“人体情绪地形图”,然后通过某种特殊的软件将其整合,得到一个平均值,最后做成了上面的那张图片。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不靠谱啊!很多人一听说是通过参与者的自我体验画出来的,顿时就抓狂了。特别是一些国外的小伙伴,在该报道的网页下面怒吼:“这样的文章竟然能发表出来!”这样的情绪可以部分理解,因为仅仅是告诉参与者情绪的名称确实存在问题。比如你是实验的参与者,并且成语又学得很好。当心理学家让你画出“高兴”的“人体状态”时,你可能就会想到“心花怒放”这个词,从而将心脏处标亮。这样得到的结果有可能只是画出了社会对“情绪”的刻板印象,而不是人们对情绪的真实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决定先通过一些方式来唤起实验参与者的情绪,让他们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再画出“人体情绪地形图”。心理学家通过让参与者读故事、看电影片段和看面部表情的图片来唤起参与者的特定情绪,然后再让他们画“人体情绪地形图”,结果发现唤起状态下得到的结果和第一个实验中未被唤起状态下的结果比较一致。因此这样的结果确实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当然心理学家也明白,这样的结果是有些粗糙,并在论文的最后希望,有一天能发明可以扫描全身的仪器,真正地捕捉到人在某种情绪状态下的整体状态。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

快乐还是痛苦

判断一个人的情绪除了身体的变化,人们更多时候是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来体察别人的情绪状态。当你看到一个人微笑的时候,你觉得他应该是开心或者满意的。但是生活的复杂在于人类发明了“假笑”这个表情,如何区别真笑和假笑成为人人想要获得的技能。比如有的人会说判断真笑或者假笑的关键在于眼睛,如果眼睛笑了或者是出现了皱纹可能就代表真笑,如果是眼睛周围肌肉没有牵扯,那估计就是传说中的皮笑肉不笑。这个技能听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可就难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捕捉到微表情的。更何况很多情况下,通过人的表情并不能判断他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比如下面这张图片:

这些都是网球运动员结束比赛时的表情,你能通过表情判断谁输谁赢吗?

当谈到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的时候,Aviezer说:“当我看一本运动杂志或者比赛的时候,我能根据运动员的表情和他的动作清楚的判断,他究竟是在庆祝胜利还是扼腕叹息。”所以研究者想弄清楚在判断积极和消极情感时,究竟是面部表情更重要还是身体动作最重要,便做了这个研究。主要的设计就是将选取网球运动员重大比赛的照片,然后将他们的身体遮住,只留下面部表情,让实验参与者判断他们究竟是赢家还是输家,实验材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照片。其中,1、4、6是输了后的表情,2、3、5是赢了后的表情。实验显示,人们判断的准确率很低。那如果把运动员的脸遮住,只看身体呢?实验的结果是有些出乎人们意料的,研究发现看运动员的身体比只看运动员的面部表情对运动员情绪状态的判断更准确。当然最准确的自然是面部表情加身体动作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该研究做的都是非常强烈的情绪。比如强烈的喜悦和痛苦,两者之间通过表情很难区分,比如先前有研究表明性高潮时的表情和极度疼痛之间的表情就是很难区分的,这说明程度强烈的表情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机制在起作用。

总之,情绪是一个整体状态,人的表情、动作我们能看见,借此可以理解和推测他人的情绪状态。当然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比如心跳、血压和大脑活动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里我想说,尽管科学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线索,比如表情和身体语言等,但是作为人来说更多的是去“感受”而不是分析,而“感觉”真是一个太过整体和模糊的概念。就像第一个研究所带给我们的模糊的人体情绪地形图,在每个人的心理大概都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感受吧!

跨越一百年的爱恨

以上我们说的都是个人情绪的感受,那人类集体的情绪变化又是如何的?这看似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人类是个太过庞大的概念。但是,让人惊讶的是,2013年美国著名期刊PLOS ONE发表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来自英国的人类学家Bentley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他们定义了哪些词语代表某种情绪。比如146个单词代表愤怒,92个单词代表恐惧,224个单词代表快乐,115个单词代表悲伤,30个单词代表厌恶,41个单词代表着惊奇。然后,他们借助某个文本分析软件,在浩瀚的书海中寻找这些代表情绪的词汇。这些书是1900年~2000年之间出版的英文书籍,涵盖各个领域,甚至一些操作手册都被列为分析的对象。最后的数据结果让研究人员都大吃一惊(他们明确表示其实并不期待有什么好结果,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最后的结果如图所示:

现在问题来了,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你能解释一下这个结果吗?结合一下历史知识,西方帝国主义在1920年代达到高潮,人们的幸福感最高。盛极必衰,随后迎来了经济危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进入了恢复期,但是发展和危机必存,比如导弹危机。在1980年代左右,冷战引起了巨大恐慌。所以,随着冷战的结束,积极的情绪又快速上升了。

前面两个实验介绍了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状态对了解他人情绪的影响,最后的这项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了解了人类情绪在一段时间的变化,更多的是我们要意识到可以通过文本去了解别人的情绪。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交网络时代,当人们用大量的文字去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时,分析他人的文字不失为一种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好途径。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家参与者代表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谁更难过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生什么最重要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