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控审计对会计盈余影响的思考

2014-04-29黄凌燕

中国市场 2014年52期
关键词:会计报告信息披露

黄凌燕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盈余关系的梳理,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通过持续作用于会计报告信息,而显著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结论。

[关键词]内控审计;会计盈余;会计报告;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2-0154-02

1 引 言

内控审计成为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是自萨班斯法案实施之后上市公司必须遵循的财务制度要求,通过内控审计实现财务报告在编制过程中满足法定的会计准则与法律规范,在结果上更加不能够隐瞒重要信息或欺瞒财务报告使用者,因此内控审计实际上保证了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即财务报告的质量准则。正是在这一基础规范上,研究内控审计从质量上要求了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中载明的企业会计盈余必然与内控审计工作之间有较大关联度,通过财务报告的质量控制实现对企业会计盈余的影响就同时成为当前内控审计与会计领域方面的重要课题。

2 内控审计与会计盈余的关系

2.1 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提高公司会计盈余质量

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发现内控控制从流程上的体系化与对财务报表结果的科学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与对外呈报结果的人为操作因素影响,从而降低会计处理对财务报告中的系统性偏误与估计遗漏、错误等情形存在的差错风险,进一步防范因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问题造成对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如企业高管、投资人或债权人对于企业经营、筹投资过程中的决策偏误。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即为通过高质量的内控制度本身,同时因为高质量的内控制度让企业管理者、投资人或债权人产生的对内控制度质量的信任,二者的结合能够更高标准地保证高质量的企业会计信息。总的来说,内控制度自身的制度性规范与流程化工作要求约束了会计处理的主观与非主观记录与估计差错,而内控制度的高质量高标准传达出的“信誉”或“道义劝告”,都使得使用会计报告的主要用户能够产生对会计报告的信任预期,从而保证了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与战略性,反馈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盈余成为了基于内控制度后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真实反映,因此,可以预计高质量的内控制度作用于会计报告,将可持续性地影响会计报告,并通过持续正向的影响对企业盈余产生正面效用。以杭萧钢构(600477)为例,自2007年2月12日起在股市上连续10个涨停板,原因是其公开披露签订了344亿元的巨额合同信息,但经发现该合同为虚构甚至是骗局,导致了该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同时其生产经营的业绩也立即萎缩。显然,说明了未经内控审计严格把关的企业经营信息披露,存在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极大地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投资者的利益,而企业信誉受损的同时其生产经营也会订单锐减、产量萎缩,企业经营的会计盈余锐减。

2.2 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会计盈余质量更高

内控审计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其自身的高质量管理会带动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效率之外,内控审计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与信息披露直接反馈了企业高管与控股股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制约了高管与控股股东因信息不对称问题操纵盈余的滥用管理职权问题。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司,一方面通过第三方机构出具了内控审计报告,从内控审计报告自身的流程化管理过程与实际情况反馈的结果来看,实际上是将企业的内控审计监督情况对外披露,接受公众的再监督;另一方面敢于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企业,从其披露行为本身就能够继续传递出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这是一种正向影响企业商誉的行为。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背景下,关于内控审计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在研究方法与结论上实现了弯道超车的论据,对大量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少学者发现了内控审计报告披露与会计盈余质量的显著关联,如有学者通过对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首次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显著地降低操作性应计利润,本质上实现了内控审计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控制;同时有学者通过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对于上市公司内控审计报告披露具有自选择情况的,如果选择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

3 内控审计作用于会计盈余的机制

如上所述,我国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较晚,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从体系化上来看并不如国外的系统与完整,但是,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来看,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已经越来越重要。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我国内控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正向提高的具体方式。

一是实施和监督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遏制内部人故意误报盈余的机会和动机。规范的内部控制审计流程化与科学化,会减少会计处理的漏洞,减少企业内部管理者或是工作人员出于某些目的调整会计账目出现会计处理主观性差错风险。

二是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减少信息报告中随机的、非故意的疏忽和程序性差错。会计处理的估计差错风险是必然存在的,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实际情况与账面情况的差异,在有效的内控审计科学化管理中,能够被及时发现以及处理,因此这种非主观性的系统性差错纠错机制既是会计工作的必然环节,也是内控审计作用于会计处理工作的具体方式。

三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同样可以根据企业持续性盈余来加以反馈,作为检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管理质量的绩效指标。通过对企业盈余持续性反映出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实现高质量的盈余水平。通过企业会计报告的会计盈余,以及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从侧面说明了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了企业盈余,该盈余具有经过了内控审计检验的高质量盈余水平,因此,通过会计报告的持续性盈余,既反馈出企业内控审计管理的持续有效性,也反馈出企业会计盈余的质量。

四是要遵守相关管理机构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与法规。企业在政府监管部门的相关制度与法规要求下,实现其自身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设计,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监督时能够及时反馈出有可能存在的会计处理问题,才能够及时纠正并做出不影响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合理安排,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本身造成不良影响,而正向作用于其会计盈余质量。

4 结 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盈余关系的梳理,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通过持

续作用于会计报告信息,而显著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结论。在对学者经过经验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过大量数据论证的结果是与经过演绎推断的论题所吻合的,即首次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其会计应计利润显著减少,说明了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处理的主观与非故意差错,内控审计工作就能够实现对会计盈余质量的显著提高;另外,查阅资料并实证分析得到公司作出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决定本身,就能够通过“窗口”效应震慑企业内部人员操纵会计盈余的行为,而呈现出具有高质量真实的应计利润。这实际上说明了,对于会计报告信息使用者来说,并不一定要具备专业的会计信息鉴别能力,因为鉴别会计报告信息的成本极高,只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读出企业的管理态度与决心,就能够得出企业管理因公开透明原则已经确保了其生产经营的能力强弱,可以据此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侧面说明了内控管理对于会计报告信息的重要程度。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说明了内控审计制度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还强调了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过程中遵从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形成企业良好的管理“声誉”,该声誉本身就能够传递出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这对投资者来说具有真正重大的意义;而对管理当局来说,也能够基于此通过第三方监管以及公众监管而减少政府部门的监管成本,监管当局只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会计报告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同时对于违规违法行为制定相应的警示、惩罚的规章等,就可以合理地监管上市公司自发地进行内控审计,资本市场信息的有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雷英,吴建友,孙红.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13(11):75-81+96.

[2]王艺霖,王爱群.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4(2):150-160.

[3]黄惠平,宋晓静.内控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及企业价值——基于沪市A股的经验研究[J].经济管理,2012(1):122-128.

[4]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2):83-90.

[5]肖华,张国清.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J].会计研究,2013(5):73-80+96.

猜你喜欢

会计报告信息披露
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用思考
关于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探讨
财政决算
财政决算
我国环境税的会计核算与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