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意义
2014-04-29王继平
王继平
[摘 要]众所周知,资产是有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贬值。如果没有计提折旧,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符,这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决策会产生消极影响。会计处理不仅仅给事业单位提供资产流动、分配等条件,而且提供财务数据以供单位决策者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所以,只有正确有效的会计处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显然,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会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产损失,这些都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本文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简单分析,表明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2-0144-02
会计处理与事业单位发展息息相关,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及深远的影响。事业单位虽然有国家财政的支持,但是,有效利用国家财政支持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是事业单位存在的真正意义。事业单位是否计提折旧,会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的总体水平。笔者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这三个方面,分析不计提折旧的消极影响,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这两个方面,阐述了计提折旧的积极意义。
1 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的消极影响
1.1 有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有客观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而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恰恰违背了这两个要求。首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客观性。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如果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就无法真实反映会计信息。众所周知,固定资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损耗,它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那么不计提折旧,就是忽略这一损耗的客观存在,这就会导致资产虚增,并且时间越长,账实差距越大。其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这是指要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遵循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依据。举个例子,两个单位同时购买了同样一套设备,但是由于实际操作及工作量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损耗也不相同,假如两个单位都不计提折旧,那么这一固定资产始终保持原值,最后这两个单位关于这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一样,这很明显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就会使会计信息质量降低,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所降低。
1.2 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在使用时必然会造成价值损耗,计提折旧便可以为这一价值损耗提供补偿。如今,经济的迅速发展决定了各单位要保持与时俱进,固定资产也需要及时更新改造。没有计提折旧的制约,固定资产一直保持原值,必将造成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同时,管理人员也不能对其价值作出正确评估,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及时更新改造。
1.3 不利于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事业单位一般根据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并进行有效的、长远的决策,然而,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失。试问,没有准确的会计核算信息,事业单位又如何能够正确决策?由于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没有真实反映,在成本计算中也没有体现,造成事业单位成本估算降低、利润虚增,虚假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这显然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从更深层次来讲,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事业单位相关制度的建立,并且,固定资产价值的无差别记录,不利于事业单位建立价值补偿机制,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不完善,也就不能持续良性发展。
2 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积极意义
2.1 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通过科学管理,进而加强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节约成本。在核算折旧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可以得到不断的充实,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及时更新改造,为事业单位的与时俱进提供一大助力。
2.2 有利于事业单位未来发展
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挤掉了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水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才能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有利于“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从而达到科学管理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3 对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建议
3.1 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①按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的差别造成实际损耗不同。因此,在记录资产价值损耗时要及时更新,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处理如下,借记“固定基金”,贷记“累计折旧”,及时考虑了固定资产的变化磨损,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净值。②确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购置固定资产要按来源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可能全都具有相同属性,因此,对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合理规划确定不同的计提折旧方法,有利于财务报告准确反映经济流动,事业单位的决策者策划出最有利的发展方案。例如,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划分,对用事业收入购进的固定资产借记为“事业支出”,对国家财政拨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借记为“专项资金支出”。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2 合理的计提折旧方法
目前,对于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计算,专业人士已经提出了若干方法,一般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第一,年限平均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这也是比较普遍使用的方法。事业单位应当准确划分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性质,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其使用年限,并进行统一计算。第二,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的方法,这是和年限平均法类似的“直线法”。工作量法适用于一些经济效益不均衡的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别大小分类,准确计算折旧。第三,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当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前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少计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第四,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尚可使用的年数,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年数总和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法,使用前期计提折旧较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年限内尽早得到价值补偿的折旧方法。
4 结 论
我国会计的相关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而经营性业务的会计核算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不同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事业单位计提折旧问题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损耗,有效积累资金促进更新改造。另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得会计核算数据更真实可靠,有利于决策者凭借财务报告进行评估预测。同时根据有效数据,事业单位可以进行内部结构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栋一,杨华.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13(3):20-22.
[2]吴亚炳,刘伯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J].会计师,2012(3):47-48.
[3]程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探讨[J].当代经济,2012(14):32-33.
[4]林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0(35):70-71.
[5]张斐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