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粤通衢考略

2014-04-29吕秀菊

寻根 2014年6期
关键词:闽粤石城县宁化

吕秀菊

“客家祖地”石壁的形成,与赣南石城的“闽粤通衢”不无关系。“闽粤通衢”是赣南客家先民播迁与回流的重要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然而,就目前资料而言,关于“闽粤通衢”门额勒石时间、作用功能及历史地位都不甚明了,多有分歧。笔者依据现存的多种版本方志,并结合田野调查所得,对这一进出“客家祖地”石壁的重要关口进行考略。

闽粤通衢对石壁的重要作用

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早年所著的《宁化石壁村考》被认为是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地位的奠基之作。该文中论及:“唯宁化自赣入闽之重要径口,故不特唐末自虔州东移难民始多麇避其地,即宋元间自赣省徙闽粤之客籍,亦每途经其地。”罗氏所述的自赣入闽落宁化石壁的线路,即是闽粤通衢。

宁化客家研究的拓荒者刘善群先生在《试论宁化石壁的客家历史作用》中指出:“唐宋时期,是客家的孕育期,赣南的宁都、石城和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等相邻的赣闽连接地区是这个时期的客家聚散中心、人文中心,而宁化石壁又是这个地区的中心或称代表。”而其中的连接便是闽粤通衢。2012年,刘氏在《石城客家述论》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武夷山脉在赣南与闽西之间有很多低矮的隘口通道,赣南石城与闽西宁化之间便有5个地势不高的隘口,其中站岭隘自唐宋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都是闽赣两省主要通道之一,可以推独轮车过隘,宁化与石城之间几乎无高山阻隔。”

闽粤通衢的几种说法

关于闽粤通衢,最具有普遍性的说法莫过于“百度百科”:

“闽粤通衢”是客家人中转、南迁的见证物,名闻海内外。镇武楼,旧称元帝阁,又称“闽粤通衢”,位于石城县城郭头街,清代以前是石城旧城北关门楼,是古代通往广东、福建的必经关口。该楼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门额上刻有“闽粤通衢”四个大字。镇武楼是一座造型独特的城楼。楼内通长12米,有阁楼、瞭望窗,上下关联,气势雄壮。

而这一说法的来源,是学界研究结果的通俗呈现,这种研究或严谨或散漫,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处:

2004年10月,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结束后,冯秀珍等数人造访石城,撰写了《石城客家调查研究》一文,对闽粤通衢有如下描述:“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城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

许名桥在认同冯氏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闽粤通衢的线路:鄱阳湖→抚河→盱江→广昌驿前→小松镇→兴隆村李猎石→城北郭头街→县城南门→东南→大畲村→翻越武夷山→宁化、长汀→粤东,并指出闽粤通衢的主要作用:

武夷山是赣闽两省的天然屏障,而其间尚有分水关(沿山与武夷山之间)、杉关(资溪与光泽之间)、甘家隘(黎川与建宁之间)、站岭隘(石城与宁化之间)、桃源岽(瑞金与长汀之间)、筠门岭(会昌与武平之间)等重要山隘相沟通,在这些关隘中,于客家民系孕育形成最重要的又非石城隘岭莫属……我们清晰地看到,闽粤通衢在完成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闽粤赣的历史使命后,它并没有沉寂。明清两代它又成为沟通闽粤赣三地经济的大动脉。食盐、粮豆、土纸、蓝靛、夏布、烟草、竹木、山贷、畜禽、海味、干贷、水果、百货,凡此商品货物等等,你来我往,全面打破地域性的限制,形成了客家大三角的商品流通,构建了闽粤赣三地经济的内外循环。

温涌泉在专著《客家民系的发祥地——石城》中指出:“石城是通往闽粤的咽喉之地,自古就有‘闽粤通衢之美称,明万历年间雕刻在镇武楼门额上‘闽粤通衢四个大字就是历史的见证。从九江、南昌下到抚州经广昌进入福建必须走石城;从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须经过石城;从石城经水路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石城进入福建闽西的路线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条:第一条是出县城南门,经东南过大畲进入宁化石壁;第二条是出县城西门经珠坑进入宁化石壁或继续往横江、瑞金进入长汀;第三条是出县城北门经沔坊进入宁化;第四条是出县城北门经丰山、高田或岩岭进入宁化。进入闽西后有的继续向粤东地区迁徙,有的则是向海外播迁。”

对于现行“闽粤通衢”说法的几个疑问

对于现行“闽粤通衢”说法的质疑主要体现在建造时间、门额勒石时间、作用功能以及其歷史地位等诸多方面。我们不妨从几个文献记载分析。清顺治十七年《石城县志》载:

玄帝阁,在郭头,顺治十二年乙未,邑令郭公尧京重建有序□录。

清乾隆十年《石城县志》载:

元帝阁,旧称真武行祠,兴隆街关口,顺治十一年乙未知县郭尧京重建有记。改今名。额以闽粤通衢。

清道光四年《石城县志》又载:

元帝阁,旧称真武行祠,在郭北兴隆街关口,顺治十一年乙未知县郭尧京重建有记。该处为往福建广东孔道,改今名。门署日闽粤通衢。

清光绪十五年《石城县志》抄本所载与道光刻本完全一致。

今存于石城县北关的“闽粤通衢”碑额,其右书“万历庚戌年(1610年)敕奠。田良思,黄国盛,杨大厚,陈厚永,黄宇□,廖文普”。左边落款:“知石城县事岳阳李德明(1674~1678年),典史王维威(1674年),康熙丙辰年(1676年)重修。”上方注有一行小字:“乾隆甲辰年(1784年)春,知石城县□□孙绪煌暨□□□修。”

由此方志和碑刻资料可知,元帝阁(真武行祠)为万历庚戌年(1610年)间修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郭尧京重建,康熙丙辰年(1676年)李德明、王维威重修,现存为时任知县孙绪煌于乾隆甲辰年复修。而“闽粤通衢”的题额最早见于乾隆十年。此外,《玄帝阁序》对顺治年间闽粤通衢的概况进行了涉猎,该文被收录于顺治十七年作者郭尧京亲修的《赣石城县志》:

先民有言:“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如无事者镇静。”两者相依为理。踩防四言,镇静不可得也。今日之琴语提防则人人而喻之,然其术则不可以不详计,而渐图也□。夫琴之民吕雉堞为榻席,以戈矛为耕锄,其守之土者,以羽檄风霍为薄书,惴惴焉,绸缪焉,飘摇是惧而忧恐。夫吾才之不逮防之术,不重吕周,而负吾一日□琴之责,则愧□甚耳。故视事来进,在城绅□父老而开明,大略省事省刑,渐集哀鸿葺兹□宇□几乎寇盗之充斥,而吾□可固矣,而来□也。□北闺,循龙胍而上为平昌通衢,途者息肩居者媒利延亘里余,为履齿辐辏之所。而居民鲜少风鹤足□余日无忧也,亦广吾所以绸缪之计而已矣。□集者老相度地形迤北为重□其上为镇武真祠,数年来香火萧然,枢钥废弛,民亦牖枢茅茨之不保而神其□□□□乎□□□而补之,使其上可□达析远望下焉重们启闭有警则烽火与城内为援□,居有守□有卫,妥神灵而重岩疆无事则朔望瞻礼□祠父老子弟无失其数,百年香火于神之意是太平之一象也。余意如是□也,或以为是举也。耗资动众而为之事,非与民休息意也,不举可也。如或余言焉然则乐□功端有望□同心者。

序文指出,石城县城北关为“平昌通衢”,商旅往来不绝。石城地处武夷山中脉,山岭环绕,商旅因何在此往返不息?这和石城交通有“进难走易”的特点不可分割。赣江、抚河、闽江、汀江均发源于石城一带,石城若走四方,则相对方便。北界广昌,经盱抚二江可入鄱阳湖;南下琴江,汇贡水并赣江,北可抵南昌、九江,南则过梅岭入粤;东进八闽,过隘岭大石壁;出城西经横江、瑞金黄竹岭古道直入长汀。石城独特的地理区位,既为客家文化保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播发展和民系的繁衍壮大提供了条件。以东通宁化石壁为例说明“闽粤通衢”的重要性。

石城县自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为了防盗寇,境内共设立隘□十处,分为四个方向,即通广昌的坝□隘、耸岗隘、南岑隘、铁树坳隘、羊畲隘,通瑞金的蓝田隘、铁树坳隘、陈坊隘,通闽汀的秋溪隘,通宁化的南岑隘、站岑隘。南岑隘,县东六十里,东通宁化,北通广昌。而站岑隘在县东十五里,路通宁化。

关于站岑隘,民国《宁化县志》有一段记载:上有三官庙寨,左之村曰坑田;右之村曰淮土,曰小王坊寨,背曰榨下。木商运木入石城境必由此。由寨逶迤中出而转大江头。里曰龙上下。是有站岭隘,则石城之分界也。岭之下村曰石壁、曰田背。

总结与讨论

在进入总结与讨论之前,有一点需要做出说明的是,在论述“闽粤通衢”作为进出“客家祖地”石壁重要关口的历史事实时,笔者无意对这条路径的历史作用进行夸大。正如谢重光先生所指出的:“由赣州石城经过站岭隘抵达宁化石壁的通道并非武夷山南段沟通闽赣的唯一途径,它只是诸多隘口之一。”

“闽粤通衢”的題额最早见于乾隆十年(1745年)《石城县志》,其所附着的元帝阁(真武行祠)为万历庚戌年(1610年)间修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郭尧京重建,康熙丙辰年(1676年)李德明、王维威重修,现存为时任知县孙绪煌于乾隆甲辰年(1784年)复修。因此,通行版本“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石城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的说法不足为信。

作为客家先民迁徙意义上的闽粤通衢,不能被简单地理解并特指为建造于万历年间的元帝阁和石城与石壁的站岭隘,也就是说这应该是一个广泛概念。从时间范畴上,不能被界定为“自古以来”,而应是唐宋或其他特定时期;从空间范畴上,应该包括赣江、抚江、闽江、汀江四个水系。它北与鄱阳湖相通,东与石壁相邻,南可临汀入粤,西与赣江相连。在这个意义上,许名桥认为的“客家族谱多把石壁作为南迁后的祖地,是‘石城回望的延续——种民系文化的精神象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为准确地说,石壁“客家祖地”的认同可以理解为“中原文化”的二次界定。

猜你喜欢

闽粤石城县宁化
闽粤联网工程有源滤波器设计方案及其二次控保系统研究
宁化府
宁化府:坚守酿醋初心 引领山西醋老大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鲁闽粤琼政府工作报告最亮点
石城进入采莲季
石城县烟叶采烤分一体化与传统模式对比分析
毛泽东在宁化的四天三夜
清代赣南农村的地权流转——以石城县契约文书为中心
精准扶贫的宁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