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戏神“田公”与原始崇拜
2014-04-29吴燕玲
吴燕玲
福建戏神信仰概况
由于地域和声腔剧种的不同,以致戏剧行业在寻依、塑造行业保护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性,北方有供奉唐明皇、清源祖师、二郎神等为戏神的,而南方尤其是福建则祀奉田公元帅为戏神。田公元帅又称田都元帅、相公爷、田元帅、宋江爷、雷元帅、三田元帅等。
福建各地的田公塑像形态各异,就莆仙戏班而言,其田公元帅有文身、武身之别。武身田公元帅为立式,红脸、红袍,头顶有两条辫子,嘴上画成一只“螃蟹”,两旁有风火二童,前有灵牙将军。文身的田公元帅为坐式,金面金身,头戴“金圣冠”,嘴上无“蟹”,亦无二童与武士。
据专家学者考证,田公信仰源于南宋,盛于明清。直至今日,田公信仰依然炽盛,不仅福建、潮汕一带戏班供奉田公,而且远播台湾、东南亚等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戏神田公信仰不仅跨越了区域,而且超越行业神崇拜的范围,成为保境安民的地方神。以泉州的田公信仰为例,泉州城区11个铺境,郊区35个村落奉祀田都元帅为保护神,而且其神职广大,凡演提线木偶戏,均首先请相公爷“踏棚”(请神驱邪);民间婚、寿等喜庆,凡曾发愿酬神的,由相公爷“请诸神”;凡宫庙新造神像或新造祠堂“进主”,也由相公爷“请神”。相公爷如此神通,被泉州人民奉为铺境庙的境主也是常理之事。
田公信仰中的土地崇拜
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社会状态,农之本是田,庄稼的丰歉,取决于大自然的恩赐,人们对田祖顶礼膜拜,尤其在丰收时节,在年终岁暮或灾歉季节,以击鼓歌舞等形式祭祀田祖,以达到酬神祈报的目的,并盼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许多文献典籍都有先民祭祀田祖的记载。
福建各地的县志也大都记载有祭祀田神祈求农业丰收的习俗,因此有戏神超越行业性质而成为各地奉祀的保护神,其所折射出来的邈远信息正与古代的祭祀田神、土地的崇拜不谋而合。
从田公传说隐含的信息分析来看,它一定程度上传递着某些原始的崇拜意象。相传唐明皇时,浙江杭州铁板桥头有一苏家小姐同女婢出门游玩,路过稻田,适值稻穗灌浆,苏小姐信手拈了一粒稻谷,放入口中咀嚼,稻谷乳浆味甘,遂咽下,忽觉腹中奇异,数月后腹渐隆起。其父疑之,小姐乃告缘由。至期苏小姐产下一男孩,苏父密令女婢抱出弃之。女婢抱至原来稻田,放在田中而返。数日后,小姐不忍,复遣女婢前往探视。女婢至稻田,见毛蟹爬在婴儿口上,吐出唾沫让其吮吸,婴儿活泼可爱,大异,乃抱返苏家抚养,并以田为姓。
宋元福建戏剧主要是从戏曲兴盛的浙杭一带传入的,因此关于福建戏神田公的身世传说地点为杭州一说就不足为怪了。尤为重要的是,整个传说都离不开“田”:苏小姐路过稻田,含稻谷而孕,所生婴孩弃之于田,而后以田为姓。闽南一带有个风俗,从海里捞来的生物若是水母或蟹类,便会天降大雨,因此蟹沫哺育田公,隐喻雨水滋养农田、万物。毋庸置疑,田公信仰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与远古田神、土地崇拜的邈远意象是一脉相承的。
因为地域的差异,各地田公的神诞日也不一。南安坑口田都元帅的神诞日是农历正月十六日,正符合泉南“春节民谣”中所唱念的“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相公生”。泉南一带正月十六日为土地公的神诞日之一,揭示了田公信仰与土地信仰属同源。大部分田公信仰区域的田公神诞日为六月二十四日、十二月二十三日,而农历六月、十二月正符合“春播秋收,夏种冬藏”的农业生产规律。每逢神诞日,都有祭祀田公的赛社,庆祝丰收,并盼来年风调雨顺。可见田公神诞日所透露的信息离不开农耕文化的土地崇拜。
田公信仰中的动物崇拜
田都元帅像位“九天风火院”两旁,右写“大舍”左写“二舍”。传说大舍、二舍是相公门徒,两人见相公常入宫内,乃求携其入宫,以睹皇后丰姿。相公被缠不过,遂使大舍化为金鸡,纳入右袖中;二舍变作玉犬,藏在左袖中。相公入宫为娘娘舞蹈,左手上举,右袖下垂,金鸡落地,急以左手捉之,玉犬又落下,皇后见金鸡玉犬甚是有趣,取金圈罩住,从此金鸡玉犬不能还原人形。
传说故事中出现的鸡、犬、蟹与农业社会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透露出某些信仰信息,这就是对动物的崇拜。
动物崇拜是由当时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福建是闽越族的聚居地,与中原汉族相比,闽越族的社会形态发展比较缓慢,较长时期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生活。野生的动物是人类求得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要把这些自然物变成“为我之物”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即要驯化动物是十分不易的。因此,人们对某些家禽家畜也赋予神秘色彩,加以崇拜。如鸡被视为吉祥物。自古以来人们将鸡为牺牲献祭,并用以禳灾祛邪。田公塑像大舍即为金鸡,则带有驱邪的浓厚意味。而二舍指玉犬反映了福建典型的对狗的崇拜。
福建居住着占全国一半的畲民。畲民长期处在游猎山耕阶段,在与大自然搏斗的生存竞争中,驯化了的犬类成了人类从事狩猎生产的驯服工具和得力助手。据说畲族的图腾崇拜对象盘瓠即是九耳犬。福建某些地方田相公神像的旁边有为狗头而人身的灵牙将军像,这也反映了对狗崇拜的某些遗绪。
结语
田公信仰是一种具有民俗性、地域性与行业性等多种文化意涵的信仰心理和信仰行为,它是福建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自发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田公信仰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带有较多的原始痕迹,始终没有改变其低级、原始、分散、自发的状态。从田公的塑像、传说、神诞日等众多信仰意象的纷繁复杂,可知田公信仰有模糊性、随意性、变异性,但田公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仍具有传承性,透过驳杂纷繁、荒诞离奇的信仰意象去分析和考证,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包括对土地公的崇拜、对雷电雨的崇拜、对鸡犬蟹等动物的崇拜,说明田公信仰与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既畏惧又依赖衍生的原始崇拜是一脉相承的。立足于田公信仰的傳承性来考证戏神雷姓与田姓实属同源,并解释戏神之所以超越行业性而成为地方保护神实是农耕文化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