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心雕龙》中“辔”的文论内涵

2014-04-29张恒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才气文心雕龙刘勰

张恒

摘 要:《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著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文心雕龙》中,“辔”字的不仅使用频率比较高,并且“辔”字代表的文论内涵也比较丰富。“辔”字的使用,其实已经超越了它的本义,而具有更深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辔”字,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为我们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文论内涵。

关键词:《文心雕龙》;“辔”;文论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著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像《文心雕龙》这样体大虑周并且论述透彻的文论著作,也是不多见的。同时,在《文心雕龙》中,一些重要的字句和概念会高频率出现。比如,通过电子检索,“文”字出现了500多次,“心”字出现了100多次,“情”字出现了150次,“道”字出现了50次,“自然”出现了9次,“神理”出现了7次等等。以上所举出的例子,都是《文心雕龙》非常重要的字句和概念,这些都是已经被前人和专家学者反复研究和讨论的文论内涵。

同时,通过检索和阅读,我们发现在《文心雕龙》中,“辔”字的不仅使用频率比较高,并且“辔”字代表的文论内涵也比较丰富,但很少受到读者和学者的关注。在《文心雕龙》中,“辔”字出现的频率为11次,相比于“文”、“心”、“情”等这些字出现的频率并不算太高。但是,相对于“自然”“神理”等这些同样也非常重要的概念,“辔”字的频率就算高了。可见,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很重视对“辔”字的使用。

在《文心雕龙》中,“辔”字分别在《辨骚》、《明诗》《谐隐》《章表》《通变》《定势》《情采》《附会》《序志》等9篇中出现了11次。又因为,“辔”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辔,马鞭也”。在《文心雕龙》中,“辔”字的使用,其实已经超越了它的本义,而具有更深的比喻义和引申义。通过分析这些关于“辔”字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我们发现“辔”字,在《文心雕龙》中,显示出了非常丰富的文论内涵。“辔”字所要传达的文论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文学创作上,强调要讲究谋篇布局。“辔”字在《文心雕龙》50个篇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在《附会》篇。“辔”字,在文心雕龙中,总共出现了11次,而在《附会》一篇中就出现了3次。可见,“辔”字的深层次内涵与《附会》篇的内容主旨具有很大的相關性。

在《附会》篇中,含“辔”字的相关语句表述是以下三句:“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驭文之法,有似于此。”;“去留随心,修短在手,齐其步骤,总辔而已。”;“若夫绝笔断章,譬乘舟之振楫;会词切理,如引辔以挥鞭。”。第一句是说,尽管驾车用的四匹马在气力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在马缰绳的控制下,使驾驭马像调和琴弦那样和谐,并且,驾驭文章的方法和驭马的方法是一样的。第二句,表明只要抓住文章总的“缰绳”,就能使文章调和。第三句,就是说,如果使文章的文辞切合情理,那么创作文章就会像拿着马鞭驾驭马那样得心应手。总观这三句带有“辔”字的语句,“辔”字都已经超越了其“马鞭”的本义,而带有了与文章创作中的谋篇布局相关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并且它们的主旨和《附会》篇要表达的内涵存在着一致性。

在《附会》篇中,对“附会”的内涵的解释和概括是这样的:“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由此可见,附会主要包括两个内涵:一个是“弥纶一篇”,另一个是“杂而不越”。“弥纶一篇”讲的是,在创作时要从总体上把握住文章要表达的主旨,要从总体上把文章的首尾、章节、段落组织配合好。关于“杂而不越”,王元化先生解释得很好,就是:“从单一中现出复杂,从杂多中现出和谐,从而迫使各种不一致的成分趋于一致的目标。”而“弥纶一篇”在总体上把握文章的要求,就和“六辔如琴”和“总辔而已”在总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方向从而使文章调和的要求达成了一致性。“杂而不越”在单一和杂多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方面的要求,其实就和“六辔如琴”讲究文章的调和作用存在共通性。同时,“会词切理,如引辔以挥鞭”的讲究文辞要配合情理以及要附词会义这方面的调和要求就和“杂而不越”对于整体与部分以及杂多与单一的内涵有了相关性。

总之,在《附会》篇中的三个“辔”字都共同强调了在文学创作时谋篇布局的重要性,同时这种谋篇布局讲究两个方面——“弥纶一篇”和“杂而不越”。即“辔”字在“弥纶一篇”方面强调对文章主旨总方向的把握。并且“辔”在“杂而不越”方面要讲究文章各部分、各层次的调和作用,要做到“六辔如琴”。

同时,我们发现《辨骚》篇的“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和《通变》篇的“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其中的“辔”字尽管不出现在《附会》篇,但是“悬辔”和“长辔远驭”也充分显示出,在创作谋篇布局时,对把握文章主旨总方向的要求。

第二,在文学的思维方式上,强调要讲究不偏不倚,即《文心雕龙.情采》中所说的“唯务折衷”。在《文心雕龙》中,不偏不倚的这种“唯务折衷”的这种中庸式的文学思维方式可以说是贯穿于《文心雕龙》整个文论体系之中。在王运熙先生那里,他提出的“折中”的主要是针对“强调文学的要为政治教化服务”和“注重追求形式的华美”这两个方面的。然而,我们此处的“唯务折衷”则是从《文心雕龙》的整个文学思维角度来进行讨论。从整个文学思维的角度来讲,《文心雕龙》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当遇见一些存在对立意义的概念,既不过分拔高和推崇某个概念,同时也不过分否定和轻视这个概念的对立概念。同时,刘勰既看到某个概念优点,同时也能发现与这个概念对立的概念的长处,并且将这些对立概念的优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文学论断。例如,在《体性》篇中,当谈到“数穷八体”中的“典雅”与“新奇”、“远奥”与“显附”、“繁缛”与“精约”、“壮丽”与“轻靡”等这四对对立的概念时,刘勰并没有主观地评论哪个好哪个坏,不偏不倚,而是把它们都是文体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把它们归纳于文体风格的统一整体之中。

“辔”字在《文心雕龙》中的内涵就显示出这种不偏不倚中庸式的“唯务折衷”的文学思维方式。“辔”字体现的这种文学的思维方式,在《文心雕龙》中主要出现在以下三處:其一是《谐隐》篇中的“然而懿文之士,未免枉辔;潘岳丑妇之属,束晰卖饼之类,尤而效之,盖以百数。”;其二是《定势》篇中的“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其三是《情采》篇中的“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谐隐》篇的“辔”字主要是讲要避免“枉辔”,即不能歪曲的文章要走的中庸和“折衷”的轨道。在分别使用“谐”和“隐”时,既要讲求“谐”和“隐”,也不能过分使用它们,要它们各自做到“唯务折衷”式的恰当使用,而不能像宋玉、束晰等人那样“枉辔”。《定势》篇中的“辔”字主要也是讲要避免“枉辔”,歪曲的文章要走的中庸和“折衷”的轨道。不能各类文章都有属于各自风格的“势”,各种“势”都应该有其存在的条件,写文时要符合各自条件的“自然之势”。所以在文情和辞才方面,两者都不可偏废,同时在顺应“自然之势”的前提下,做到有机统一。《情采》篇中的“辔”字则强调要“按辔”于“情”与“文”两者相统一的正确道路上,而不可偏废其一。

以上所讲的三处“辔”字的内涵,分别体现在“谐隐”、“定势”、“情采”等三个方面。要避免“谐隐”和“定势”方面的“枉辔”,以及要求“按辔”于“情采”的正确道路,这些都是刘勰《文心雕龙》不偏不倚中庸式的“折衷”的文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第三,强调作家的才气和才力对于作家创作的重要性。《文心雕龙》中,涉及作家才气和才力的要求是很多的,其中就明确有《才略》这一篇,评论了作家的才力和才气,周振甫先生就把《才略》篇概括为:“作家论”,也是很恰当的。才气和才力是刘勰对于作家的自我创作非常重要的要求。在《文心雕龙》中,就有“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才由天资,学慎始习”、“才有庸俊,气有刚柔”、“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等等很多语句都涉及到了作家自身的才气和才力,也表明了对作家才气和才力的要求。同时,“辔”字在《文心雕龙》中也蕴含着对作家才气和才力的有所要求的相关内涵。

在《文心雕龙》中,“辔”字跟才气和才力有关的内涵主要在2处:一处是“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趋”;一处是“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有馀”。第一处是在《明诗》篇中出现,“辔”字主要是讲在“五言腾踊”的时代,曹丕曹植等建安文人凭借自己的才气和才力 ,纵情和纵才地创作五言诗,做到了“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纵辔” 二字尤其能显示出他们纵才以及凭着自己内心的情感来进行创作的特点,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刘勰对“才”的重视程度。第二处是在《章表》 篇中出现,其中的“按辔有馀”是承接着说曹植“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来说的。“应物制巧”和 “随变生趣”都是曹植才气和才力的表现,显示出曹植运用自己的才智,来掌握文章创作的技巧和文章创作自身的一些规律,来对文章进行驾驭,从而使得“按辔有馀”。不管是“纵辔”还是“按辔有馀”,我们都能看到文章创作中才气和才力的显现。

以上是所讲的两处“辔”字的内涵,表明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作家创作时对才气和才力的要求。作家在创作时,应该将才气和才力与作者的内心真实情感结合,同时通过运用才智来获得创作的技巧以及掌握写文章的规律。

第四,强调一种对文学的整体观照。除了我们以上所讲的关于“辔”字的10处外,剩下的1个“辔”字出现在《序志》篇的“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相对于前面所讲的10处而言,此处的“辔”字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强调对文学进行观照。“辔”字在这里主要表明当文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很和谐、很调和的时候,那么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呈现出文章的总体风貌,从而就能做到“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

总的来说,“辔”字在《文心雕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通过对“辔”字内涵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文心雕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文心雕龙今释》,周振甫著,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

[2]《说文解字》,(汉)许慎著,(宋)徐铉定,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12月第1版。

[3]《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4]《文心雕龙探索》,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才气文心雕龙刘勰
忆李白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读书养才气
论《文心雕龙》象喻批评的逻辑建构特征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践行“三严三实”要存锐气 增勇气 长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