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2014-04-29闵晓颖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主体地位发展策略

闵晓颖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在数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多数中学对于数学教学也逐步深化. 就现阶段而言,一些初中老师对学生的数学教育也从传统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现在的辅导地位,进而积极地培养学生在数学中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开发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从而让初中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下也能合理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最终让数学知识来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其主体性的优势. 本篇文章围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体地位;发展策略;逻辑思维

就当下而言,众所皆知的是数学教学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运用价值,这也是体现一个人思维逻辑能力的主要方面. 并且从现在来看,数学教育已经逐步成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过程,其中它的教育价值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教育,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从另一个较高的层面上来说,它具有数学的特有价值和优良的品质价值,这也是陶冶人和启迪人的重要体现 ,这对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较全面的素质发展作用. 因此,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主体性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进而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便于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潜能.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基本策略方针

(一)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让他们在取得成果中更加努力学习数学. 但是,此基础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运用中,让他们知道数学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来展开数学教学,对于在课堂上主动发问和提问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必要的鼓励,让他们在自信心和想表现的心理作用下参与到教学中,进而通过教师指导和其他学生的质疑活跃气氛,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潜在帮助,并且对教学课程也有了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二)教师应积极驱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初中阶段是每名学生的“繁华”阶段,是他们青春朦胧、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因此我们在正确引导他们的同时还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用正面的教学方式驱使他们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这也是决定他们是否能实现其自身学习目标的关键. 因为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才能有效地将现实知识和课程知识及各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组合并转化,即通过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和达到最终效果,进而产生正面的效应.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要协调好和控制好课程的节奏、容量、时间,这样方便在适当时间和适当的点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萌动中的新思路,如若出现偏差能及时得到纠正和解决,最终让初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获得心理层面上的安全感,还能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三)注重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课程中的作用

现当的任何课程学习,教师在课程中都非常注重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因为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老师的授课和推理方式往往对于学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有极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学生在策略学习中的指导,还关系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学生与学生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互动和交流方式. 因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作为主动者,学生作为被动者,使教学质量较低,但是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支配和控制数学教学中的实用范畴,教师需通过合理地设计数学课程,进而让学生既能更好地学习,又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真正内涵,最后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力和学习经验去解决问题和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重视实践和活动教学

第一,想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坚持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服务.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也不只是背诵公式,而是要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把“做数学”变为“用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就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施教学时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己动手画三角形,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共性与特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互动和交流,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学习印象,便于理解.

第二,坚持现代化技术的运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手段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在课堂上使用现代化设备活跃课堂气氛也成为了必然之举. 计算机、大屏幕、多媒体等的应用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学的形成过程,进而缓解了由于数学的抽象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教师在教授轴对称以及中心对称的概念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对称,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真实的画面,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想到的轴对称图形,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二、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优势

对于当代的初中学生,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发挥主体性地位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在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努力完成的主要目标. 因此,为了能进一步深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们必须加大培养初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力度和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能力开发的力度,并把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优势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合理地统一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容易将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发挥得更全面和更完整. 与此同时,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要让他们学会尊重各自所存在的差异性和能力倾向性,进而将数学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初中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教学和培养个人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即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风貌. 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终既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水平,还改进了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和使其充分发挥他们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优势.

综合上述,在义务阶段下的数学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也是开发和挖掘他们潜能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和灌输,还要注重他们的数学思维逻辑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手法,以便于帮助他们在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中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及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所面临的难题,进而既能培养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即做到尊重他人个性化差异等问题,最终成为一个合格健全的社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夏志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J].吉林教育.

[2]唐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吉林教育.

[3]郑薇薇.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4]舒太锦.浅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主体地位发展策略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