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柔性领导力的应用研究
2014-04-29陈彩祥
陈彩祥
【内容提要】 柔性领导力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基点,在分析柔性领导力的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高校柔性管理工作的不足及困境,随后分析了柔性领导力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最终给予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高校管理柔性管理柔性领导力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浙江省高校贫困生发展支持与管理研究——基于社团组织模式”(项目编号:Y20132936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彩祥,硕士,浙江万里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7-0059-03
当下,高校管理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教育与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性力量。高校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与制度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环境的特点而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与手段,即充分利用高校内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整合与优化高校资源和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上促使高校各方面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在教师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带领之下成长为专业化创新人才。
一、柔性领导力的定义及内涵
柔性领导力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出现的一种概念,其在尊重人的尊严与人格的基础上来提高人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归属感,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柔性化、人性化与分权性管理。它区别于“刚性领导力”,是指在社会组织结构深刻变革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依靠领导者的非强制式命令与非权力性影响力,通过研究人们心理与行为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潜在说服力,使领导的下属及执行者自觉服从与认同组织意志,从而实现组织意志变成自觉行动的柔性管理行为。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掌握领导制高点,增强高校管理的综合竞争力。
高校管理过程中的柔性领导力是高校管理者通过对教师、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施以沟通、暗示、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潜在的组织意志,从而实现组织意志变成自觉行动的柔性管理行为。柔性领导力之下的柔性管理具有以下特征及内涵:
1. 人本思想及理念。人本思想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领导对教职工的尊重、理解与关心,一线教学人员对高校学生的尊重、关怀与平等相待。柔性领导力体现了高校管理工作的三个重要性原则,即尊重原则、理解原则与关心原则,其在尊重与推崇人的基础之上,弘扬个体独立自觉的价值与生命存在的意义。
2. 内部驱动的自觉行为。柔性管理主要依靠领导者的非强制式命令与非权力性影响力,通过沟通、交流、暗示与引导行为来激发学生内心对组织意志的需求,使学生自觉服从与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激发高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精神。
3. 柔性管理的使用范围广泛。柔性领导力下的柔性管理不仅适用于企业、政府部门,还适用于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柔性管理主要依据不同的高校环境、学生特征、组织结构与体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因此,柔性领导力下的柔性管理,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使用范围都极为广泛。
二、柔性领导力应用于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不足及困境
在体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领导的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与自由性的基础之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有效地切合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的特点,实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管理。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高校管理工作中柔性领导力的应用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及困境。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教育理念难以转变
就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相对发达与人性化。在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看来,高校学生是有活力的、创新的年轻群体,其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以“人本主义”与“自由平等”为基本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通常西方的高校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术方面可以与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等服务群体进行公开、透明、自由、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但是,在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一种付费收费的契约式关系中,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是一种采用强制式命令与权力性影响来要求学生服从学校传统的管理方式。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侧重于强制性的命令与权力性的制约来实现高校管理工作,学生难以实现与学校平等、自由的沟通与对话,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无法适用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学习中文或其他专业知识,国际教育市场在不断发展与壮大;另一方面,来自我国各个不同地区的当代大学生往往更加地充满个性、强调自我,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多样化与多元化的需求。而柔性领导力下的柔性管理往往通过交流、沟通、暗示、关心等人本主义行为来引导、管理高校学生。因此,在这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趋向多样化与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的需求。
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方式尚未科学定位
高校从事的是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高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面对学生这一服务群体,以提供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性产业。但是,现今的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高校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往往轻视学生的教育工作,而过于重视学校的科研工作。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方式尚未科学定位,高校没有意识到学校的工作中心是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一个“以学生为本”的体系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柔性领导力应用于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柔性领导,有效地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领导的优势:柔性领导的多样性、柔性领导的灵活性、柔性领导力的创新性与柔性领导的自由与人本性。
1. 柔性领导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多样化、多元化、灵活化的管理需求,而柔性领导力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暗示与引导行为来引导与激发学生内心对组织意志的需求,使学生自觉服从与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激发高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精神。
2. 柔性领导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我国教育理念正处于转变时期,逐渐由强制性的命令管理模式向灵活化、多样化、多元化的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模式转变。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命令模式与权力制的影响力,难以实现学生与学校平等、自由的沟通与对话,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而针对高校学生特点的柔性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平等、自由的沟通与对话,调动高校学生对组织意志的需求,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工作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柔性领导力应用于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建议
柔性领导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与不足,给予以下对策与建议。
1.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为高校学生服务的理念与行动思想。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青春、富有创造力并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独特的见解及判断,针对这一学生群体特征,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突破原有的强制性命令式管理与权力式影响,实现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柔性管理转变,在为高校学生服务的理念与行动思想上树立“人本主义”与“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构建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样化、多元化、灵活与自由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如在高校学生住宿安全性问题上,在“热得快”“电热水壶”与“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问题上,学生与学校往往存在诸多矛盾。对此,学校应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学生在高校管理中共同参与、创造、管理与决策,同时宣传宿舍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增加公共性打水房与公共性电吹风来服务学生,从而实现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为高校学生服务的理念与行动思想。
2. 以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监控与评估体系,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与社会人文大环境之下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其特长、兴趣爱好等自然也有较大的差异。高校的管理工作应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监控与评估体系,引导高校学生积极、主动、科学地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激励,努力满足学生合理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让每个高校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爱好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3. 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设机制,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定位。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是直接面对学生、直接接触学生、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群体。
首先,高校管理中的柔性领导机制应确定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原则与方法,确立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考核的考评制度,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如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对辅导员进行综合测试,内容可包括辅导员与学生的熟悉程度、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程度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定期的、科学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建立对辅导员的激励机制,以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其次,学校应意识到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是决定学校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学校的科研工作固然重要,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却是首位。科学定位高校管理工作的教育方式,明确学生是高校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通过突破原有的强制性命令式管理与权力式影响,来实现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柔性管理转变,从而实现高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设机制,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教育方式进行科学定位,是规范高校管理的基础与首要工作。
五、结语
柔性领导力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尽管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及困境,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显而易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设机制,以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化为基点,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监控与评估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善侃,高浩.论柔性领导力的文化支撑[J].学习与实践,2012,(02).
[2] 石心禾.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3] 冯宇红.冲突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冲突与调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5).
[4] 李曲生.运用心理相容原理,提高高校管理的实效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04).
[5] 许一.基于影响力的柔性领导模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1).
责任编辑:刘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