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理论灌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29吴沁蕊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灌输教育者理论

【内容提要】 理论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理论灌输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灌输面临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对丰富和发展理论灌输、提高理论灌输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 吴沁蕊,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7-0054-0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理论灌输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体、内容等发生的新变化产生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大大削弱了理论灌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研究新时期高校理论灌输的现状和问题,找出解决对策,可以提高高校理论灌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理论灌输的科学内涵

理论灌输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究竟是谁最先提出了灌输概念,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1944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同年,恩格斯指出“把庸俗习气灌输到共产主义运动中去”,使用了“灌输”这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或多或少含有理论灌输的理念,而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灌输相结合的则是列宁。由张耀灿和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中对此作出了相关解释。20世纪初,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谈到:“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人阶级由于受到社会因素、时代因素及自身条件的制约,无法自觉形成阶级意识,提高自身的阶级觉悟,为本阶级的利益积极同资产阶级作斗争。这种思想和意识只有首先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占有,然后经由这少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灌输给广大的工人群众,依靠教育、学习等一系列手段,最后为工人阶级所接受,内化为自身意识,外化为行为。

二、新时期坚持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多极化格局的纵深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关系越加紧密,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化带来的是发展和进步。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当前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西方思潮扑面而来,人们的思想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理论灌输“无用论”“过时论”等提法层出不穷。诚然,目前理论灌输确实存在着不适应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灌输已经无用或者过时,并不等于我们应该抛弃理论灌输。相反,在社会的发展转型时期,理论灌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 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坚持理论灌输

当今世界仍存在局部的矛盾和冲突,和平与发展的洪流却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无比震撼的姿态昭告世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立于这个整体之外,国与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已然结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仍在继续,只是转变了斗争形势。文化渗透已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入侵的重要方式之一。“全球化隐含的假定是某种主导文化——假定是西方文化将征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开放就存在着风险。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大大方便了信息传播和交换,西方意识形态乘势而来,对人们思想的转变影响巨大。当前,西方思想敌对势力同我们的斗争日趋激烈,争夺的主要对象就是青年一代,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理论灌输,这一点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坚持理论灌输

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同时,国内也面临着改革转型所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大众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不仅活跃了经济市场,也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人民群众的包容力和接受度日益扩大,社会日趋开放;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一些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的错误思想相继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于建立和维护稳定、长效的经济发展机制,更是通过荼毒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发挥市场经济优势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抵御不良思想的入侵和颠覆。因此,我们就更应该坚持理论灌输教育,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着力弘扬主旋律,帮助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

有学者指出“对于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也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离不开外部的理论灌输,只有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外部灌输与受教育主体的内化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要实现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品德修养同步发展,高校必须坚持理论灌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三、当前高校理论灌输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新时期,理论灌输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灌输环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理论灌输教育有效性的发挥。

1. 理论灌输内容生硬,学生接受困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的讲授,理论性较强,极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原理的讲授没有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较少涉及到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拉大了理论灌输内容与大学生实际需要之间的距离,使得理论灌输缺乏吸引力,不易于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2. 理论灌输教育者能力欠缺,影响灌输效果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应具备这样的素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根本,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基础,宽厚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条件,有效的教书育人方法是关键,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是前提。”这无疑对理论灌输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灌输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还不全面,能力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输教育的效果。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的技巧单一,仍然遵循着“我讲你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且不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效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教育效果大受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更多的是处于一种权威地位,缺乏与学生的平等双向沟通,学生或多或少对教师产生畏惧或者抵触情绪,教育者无法收集到丰富且真实的信息材料,因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理论灌输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也无法实现。

3. 理论灌输脱离实践,学生仅停留在认知层面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提法,但也会对公民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的过程中,西方国家特别注重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切身体验和正确认识,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不足。由于受主客观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高校理论灌输教育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也只有将内化了的知识外化为自身行为,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习惯,使“知”与“行”和谐统一,理论灌输的教育目的才能实现。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尴尬局面,理论灌输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增强高校理论灌输教育时效性的对策

1. 提高理论灌输教育者的素质

能否真正做好灌输工作,提高理论灌输教育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素质的教育者应拥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宽厚的科学文化水平,能依据教育内容合理制定教育方案,实施教育计划。高素质的教育者应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具有掌控课堂的能力,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育者也应转变思想,将受教育者置于平等地位,加强与教育对象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理论灌输教育的针对性。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促进理论灌输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2.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能动主体”“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促进自身和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这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促使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但是,教育对象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教育时,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发生作用,才能达到理论灌输教育的效果。

3. 运用网络载体,开辟灌输新渠道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且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利用网络进行理论灌输教育,能使看似枯燥的灌输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网络论坛,虚拟社区的构建,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为理论灌输教育搭建了一系列的平台。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喜欢新鲜事物,利用这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开展理论灌输教育,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极大提高灌输效果,使灌输内容真正入得学生脑、进得学生心。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仍在不断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理论灌输教育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才能保证新时期理论灌输教育有效性的持续发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灌输教育者理论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