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
2014-04-29余中樑
余中樑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面临诸多问题,加强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可以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为实现价值导向功能,我们应当树立“大语文”观念,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模块为脉络,注重教学内容背后所承载的思想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价值导向;人文性
一、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现状简析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正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混乱化的困境,由于当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和困惑,甚至造成价值观扭曲、心理疾病等严重后果。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因其学制短、专业教育繁重等特性,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许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轻素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难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课业紧张、师资薄弱、文化氛围缺失等软硬件问题也极大地限制了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许多学生陷入了功利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误区,对其身心健康乃至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其主要教育方式则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当前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教学内容教条刻板,教师主要以知识灌输和应试为教学、考察手段,很难引起学习的兴趣,甚至產生逆反情绪,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除了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还包括心理咨询、讲座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或者参与面不够广,或者影响力不够深入,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当前社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高职学生将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的中坚力量,而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则是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同样应当具有的就业条件。因此,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
价值观是指导人类的实践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均处于一定的价值关系,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一定的价值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便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尺度,是人们各种行为判断的依据,它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才有正确的价值目标选择,才能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价值成果的积极追求统一起来,才能使主体的活动既沿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又沿着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即使遇到各种曲折和考验,也会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个经过选择了的价值目标奋进。”[1]由此可见,加强价值观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高职价值观教育的真正有效性,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题,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探索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而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类通识课程显然是一个绝佳的方案。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大学语文、影视鉴赏、社交礼仪等诸多人文性课程。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这些课程报以浓厚的兴趣。许多学生表示,此类课程既能调节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是对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事实上,人文类公选课的意义不仅在此,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往往被忽略,而这些恰恰是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以大学语文为例,此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汉语言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文学作品为蓝本,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作品经典性的讲解以达到对学生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2]可见大学语文的功能,远非掌握母语技巧这么简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校大学语文,也便是学习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价值观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一切文学都基于作者的某种价值情感,文学的思想与精神,便是作者价值观的传达与呈现。
基于这种理念,我们不妨以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为蓝本,通过教学内容与思想的有机渗透,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推进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隐性的价值引导,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和综合素质。
三、大学语文价值导向功能的实现
要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功能,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树立起“大语文”的概念。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以文本赏析、文学史梳理、语言学应用等模块进行教学活动,不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只是中学语文的升级和扩充,其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掘,价值导向功能亦十分薄弱。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语文”重新界定了语文的范畴和功能,在这种界定中,教学不再固守“文学”的藩篱,而是将其与“历史”、“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贯通起来。其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在于“凸显语言文学对于培养和陶冶全面的、整体的“人”所应起的积极意义,在于使人懂得感恩,并在心意上自觉地涵养真诚和谦逊、秉持善性和良知,在行动上自信地追求美好和光明,从而使人真正地成为有道德、有境界、有人格、有个性的文明人、文化人。”[3]也就是说,“大语文”所关注的,乃是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即不同思想、不同智慧、不同情感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而这其中,便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呈现。这种不拘泥于知识点,而注重于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精神成人”,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一方面要拓展作品的范畴,除了文学作品,一切能够反映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性文章均可纳入;另一方面要改变教材的组织结构,将传统教材中以年代、文体、功能分类的方式变为以主题模块分类的方式进行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可以作为这种教学改革的参考案例。
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同,《大学新语文》完全淡化了文体、年代、学科的界限,而分设若干主题,每一主题之下收集若干篇不同的文章。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主题为“大学之魂”,主要探讨大学精神的所在,在这一章中,编者共选取了《雾里的剑桥》等六篇风格各异,但主题统一的文章,而在章节末尾,则有《编者的话》一文,对本章节主题及选文进行适当解读。在后续章节中,每一章都有自己的主题,涉及青春、仁爱、爱情、自由、良知等各个主题,文章的作者来自文学、教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文体包含散文、诗歌、小说、书信等各种样式,而每一章后均有编者的点评。很显然,这种编排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脉络的清晰。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章节主题都与学生的现实密切相关,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大学新语文》的设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语文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是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主题又往往蕴含着独有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广大教师真正需要挖掘的教学财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精神和情感进行深入思考、体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文本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不断塑造、修正自己的价值体系,而这,正是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学贤.价值观对于实践主体行为的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
[2]岳喜克,叶玲.人文素质的培育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4(07)
[3]吴时红.大语文”观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