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酒狂》看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

2014-04-29曹漪曹蜜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阮籍

曹漪 曹蜜

【摘要】阮籍,字嗣宗,魏晋时期的代表思想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乱,战争不断,人人自危而惶惶不可终日。阮籍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寄托于酒中,创作了《酒狂》,这也是他唯一留下来的一首古琴曲。文章通过对《酒狂》的解析来探索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阮籍;《酒狂》;音乐美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动乱,导致了长期的封建割据,战争连绵不断,与之相应,思想文化领域也异常活跃,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极深的玄学,也就是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想,阮籍就为这一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其音乐代表著作《乐论》被后人熟知,但《乐论》却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其实不然,《乐论》从玄学当中汲取养分,主张个体心性的和谐,探讨了音乐对于个体人的作用,其实质是玄学的人本精神,我们也能从阮籍的琴曲《酒狂》中看到其音乐美学思想上的真正主张。

一、阮籍及《酒狂》简介

阮籍(210~263),字嗣宗,魏晋时期的代表思想家、文人家、音乐家。阮籍本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由于政治黑暗,加上连年的战争,导致了人人自危而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他采取了积极避世的态度,拒绝参政,不涉是非,明哲保身。为了不涉政治,最好的方式就是装糊涂,而装糊涂的最好方式就是喝酒。司马氏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竞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由此可见,阮籍以酒作为他的护身符,他的一生注定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寄托于酒中,所以也不难理解琴曲《酒狂》为阮籍所作。

《酒狂》阮籍留下来的唯一一首古琴独奏曲,也是一首在中国古代琴曲中独树一帜的琴曲。朱权的《神奇秘谱》中说道:“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指出了阮籍创作《酒狂》是因为怀才不遇,远志难伸。中国的传统琴曲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但内容多为悲花感月,或画山序水,只有这首《酒狂》是琴曲史上独有的以酒徒大醉后的狂态作为主题的琴曲。另外,它也是古琴曲中仅见的三拍子曲式,它的曲风张扬,情感激越,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句式简练,意味深远。虽然没有其他琴曲那么脍炙人口,但它也是古琴曲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酒狂》存见古谱共有六种,由于这首乐曲是只有存谱,没有师承的,琴家们对曲子的打谱也有多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就以《神奇秘谱》(1425年)为蓝本,并参照《西麓堂琴统》整理打谱的版本,将乐曲定为四段体,宫调式,6/8拍,不但很好地将喝酒的人的醉意展现出来,琴曲也一气呵成,自然酣畅。

二、从(《酒狂》解读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

阮籍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不仅嗜酒,也嗜琴。“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用李白的诗来形容他最贴切。阮籍流传至今的有琴曲《酒狂》和论乐专著《乐论》,大多的文章都认为这首琴曲和这本专著是不相符合的,分别代表阮籍不同时期的思想,但其实它们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们所要体现的都是道家的美学思想。在这里,笔者将着重对《酒狂》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来解读阮籍的《酒狂》所体现出的《乐论》的音乐思想。

(一)论音乐的“自然之道”

《酒狂》是一首三拍子的琴曲,且它的三拍和一般的三拍并不一样,它的重音在第2拍和第5拍,打破了原有的重音位置,很好地将醉汉步履蹒跚的形象刻画了出来。乐曲主题句开始的四小节的音程从二度开使不断加大(1 2|1 3|1 5|1 6|),其中特别的强调了1音,说明宫音在其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而越来越宽的大跳音程也让人感觉到一种想要挣脱束缚,寻找自由的情感。阮籍曾经在《乐论》中首先指出:“无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持也。”这正是道家的音乐思想,音乐应该顺其自然,顺乎天地万物,顺乎人性,这样的音乐才体现了生命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乐(yue)。就像《酒狂》一样,主题的旋律简单而独立,但却把他投身于天地间,喝完酒的那种自然放纵,不加修饰,不去掩盖的自然状态下的人性表现出来。阮籍所作的音乐,反映出了他的本性,他自己的真性情在这首乐曲中体现了出来。

(二)论音乐的平和恬淡

《酒狂》可以说在众人听来,并不是一首平和恬淡的作品,里面的各种大跳音程和强而有力的撮音,它所要表达的是酣畅淋漓的酒态和向往自由的个性,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首情绪激昂的作品。但是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它放在原来的时代背景去理解。阮籍认为:“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五声无味”,这才是音乐的本质和真正的作用。然而阮籍处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魏晋的黑暗统治,使得民不聊生,士不敢言。这样的时代是有悖于自然之道的发展的。人们的性情得到压制,感受不到音乐的快乐,阮籍在社会重压下创作了这首《酒狂》,虽然并不是“平和之音”,但他是通过这样一首张扬的琴曲去寻求内心的平静,因为音乐最后的功能是给人心带来平静。阮籍始终都不违背道家的人本精神,强调音乐应该使人平和,他希望音乐能有平和恬淡的作用,只是时代不允许,只能通过宣泄去寻找真正的“平和”,达到“无欲”。

(三)论音乐必须整齐划一

从音乐的规格来看,《酒狂》是一个四段体曲式,正好符合了中国文化思想的“起承转合”,乐曲虽然表现得狂妄,但是整个乐曲的结构却是整齐划一的,这正是阮籍所倡导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酒狂》的四个乐章都以主题乐句为基调,在各个乐段将其变化发展,即强调了主题句的重要作用,也将不同时间段的“酒狂”描述得惟妙惟肖。第一乐章,旋律的跌宕起伏描绘了醉酒者头重脚轻踉跄而行的状态。第二乐章,旋律稍显轻快,似乎是开始向人诉说心中不快。第三乐章为转折乐段,想到自己壮志未酬,悲愤交加,情绪更加激烈,近乎癫狂。第四乐章,在情绪宣泄完了之后,由回到主题,蹒跚的状态,最后呼呼睡去,一切归于平静。当然这并非音乐整齐划一的全部内容,其节奏统一,音调始终保持为F宫调式,乐曲内部千变万化,但最终都归结为“一”,也就是道家所说的能生万物的“一”,顺应自然,合乎天性。

(四)论“淫声”与悲乐

《酒狂》是阮籍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喝酒,因为只有喝了酒以后的状态,才是他真实的状态。黑暗的社会状态,让他远离了人性最本真的东西,音乐与万物的本性相一致,所谓天之道是静,人之性是自然,所以只有在酒后才能回到真正的自然,一曲《酒狂》之后,让他忘却了人世间贪图享乐的丑恶,用音乐去找回他自己的快乐,宣泄之后的宁静之乐。阮籍认为“淫声”能让人“弃父子之亲,驰君臣之制,匮室家之礼,废耕农之业”,音乐的本质是“乐(le)”。“淫声”即背离了自然之道的没有节制的音乐,正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过度享受,有了不应有的贪欲,才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使人也丧失了最初的本性。音乐应该要使人无欲、满足现状、心态平顺,所以阮籍不倡导悲乐,悲乐不能使人静心。但《酒狂》恰是其抒发胸中郁结的悲愤之乐,音乐虽然是悲愤的,但是他的内心却坦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酒狂》也达到了让人心态平顺的状态。现实中,他寻求平和而不得,只有在酒中去找寻,只有酒能给他快乐。从阮籍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是在音乐中得到解脱,找到快乐了。

三、小结

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而在我看来,它是一直遵循着道家思想的,重视人的本质,强调了自然之道。音乐追求的是人性的自然,对于个体的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政治的限制,使阮籍的思想不能很明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他的《乐论》,他的诗歌都是隐晦地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但《酒狂》的标新立异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思潮,通过对乐曲《酒狂》的简单分析,才能看出阮籍的美学思想正是将道家思想的精髓展现了出来。

猜你喜欢

阮籍
阮籍的口哨
阮籍的口哨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阮籍,醉乡与官场之间
先把自己喝倒
放纵面具下的阮籍
“白眼”的来历
“青睐”与“垂青”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阮籍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