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困境探析

2014-04-29王荧李昶罕秦莹刘红

理论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传承人困境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刘红

[摘 要]传承人作为民族技艺的传承主体,具有延续民族文化和乡土技艺的特殊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技艺传承人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虽有国家扶持但却无法避免自生自灭的状态、虽愿意传授技艺但却面临人去艺绝的无奈、虽尽力保护技艺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危局、虽有现代抢救技术但却赶不上失传的速度。解困的路径主要有:第一,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意见,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承人和受承群体进行界定和资助;第三,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成立民族技艺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第四,对技艺类型分类,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族技艺;传承人;困境;解困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127 — 02

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他们身份各异,特点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他们的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精华,拥有卓越的特殊才能或超凡的技艺,是千百年来乡土知识和乡土手艺的传递者。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推进,这些掌握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逐渐淡出平常生活的视野,传承人作为技艺得以传承的桥梁,呈现出无人继承的尴尬状况。一方面是技艺本身在现实社会中应用的弱化,导致人们对技艺传承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技艺传承人培养的环境造成当前传承人培养的困境。

一、虽有国家扶持但却无法避免自生自灭的状态

民族艺术通常以展演的形式为大众所接受,但民族传统技艺却没有民族艺术那么幸运,它常常被淹没在日常生产生活的琐事中,少有艺术欣赏的彰显,对大多数人而言,传统手工技艺的产品制作耗时又成本昂贵,在现代化进程中消亡最快、也很彻底,这个事实已经摆在社会现实之中。

在一次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云南某一小镇,在20世纪60年代,青石板的小道上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住房临街的一面基本上都用作商铺,访谈对象的家门口是一打铁铺,每天听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左边不远处就是一个木匠铺,各种成品和半成品木器摆放在铺内,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挑选铁制工具和木质品。90年代以后,两个匠铺相续凋零,前来购买商品的人越来越少,成本反而越来越高。力壮的铁匠为了生存只有关门改行,而木匠因年事已高,虽然很少人前来购买产品,但他仍然坚持做着,只是他身边没有了徒弟和帮工,只剩年迈的自己一个人。直到有一天,木匠铺不存在了,才知道木匠师傅已经去逝了。

像铁匠和木匠这样的乡土技艺还有很多,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还留存着,这些掌握技艺的人有些改行、有些技艺生疏、有些当做业余爱好,这些传承人虽然在乎自己的技艺,但在市场上已经没法实现其价值。近年来,虽然各级文化及相关主管部门也搞过一些有关传承人的调查和命名工作,但主要集中在已经获得或者将要申请“非遗”的项目上,而众多的云南民族民间乡土技艺和技艺传承人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二、虽愿意传授技艺但却面临人去艺绝的无奈

目前,云南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大都散落乡村,且年事已高,或者在乡村民间的生活中,基本上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以云南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水鼓传承人李腊补(音译)为例:水鼓是德昂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逢年过节都要敲,但是现在当地会做水鼓的基本都是和李腊补一样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李腊补说,他儿子没有学会制作水鼓的全部工序,只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做过几次,不是很熟练。在他们那个地方前几年还有几个会做水鼓的,但是现在除了他本人,其他人基本都不在了,现在他愿意教,其他人却不愿意学,也没有人主动来学,如果有年轻人或者外地人愿意学,他也会教他们,可惜现在没有人来拜师学,谈到以后水鼓制作的问题,李师傅直接表露出以后可能没人会做的担忧。

此案例中,李腊补师傅的谈话反映了当前水鼓技艺传承的方式,以及传承人培养问题所遇到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制作技术被动失传的问题,对当前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方面凸显的缺失和焦虑,也折射出物质因素对于民族技艺传承的制约。

三、虽尽力保护技艺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危局

以德宏德昂族竹编传承人李腊泥为例。以前这个地方家家户户都会竹编,但是现在这个村子里面的除了李腊泥之外,只剩下个别能编制得熟练一些了。在探讨传承出现的问题时,老人家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竹编赚不着钱,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赚钱了,没人愿意待在村子里学竹编;二是现在掌握德昂族传统编制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谈到以后这门技艺传承的问题时,老人担心传承人的青黄不接、无人传承会慢慢导致这门民族技艺成为历史记忆。

此案例中,李腊泥师傅的谈话反映了当地德昂族传统竹编面临的传承困境。当然,也折射出了市场经济对于传统技艺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技艺的传承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导向对手工技艺、传统技艺人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传承人培养的主动性不强,长期处于被动传承的局面。谈到这一问题,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赵自庄说,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正面临消亡,尽管已经做了及时保护,但能不能传承下去依然是未知数。

四、虽有现代抢救技术但却赶不上失传的速度

民族传统技艺在被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得益于现代技术助其提高效率,但却赶不上技艺失传的速度。比如,德宏阿昌刀传承人娄四东。四五年以前,刀鞘就是靠纯手工做,但是手工雕刻比较粗糙,而且比较费时。而现在使用机器雕刻,只要手绘一下就行,用A4纸设计好,再扫描到电脑里面,用专业的软件,先做平面,再做立体,再做尺寸,将尺寸大小匹配好,最后输到电脑里面,由电脑控制机器雕头,速度快很多。现在这个已经普遍代替以前手工雕刻刀鞘了,娄师傅还坦言,主要也是因为机器雕刻的效果比手工的要好。

其实其他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机械代替,但是为了保留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他还是主张大家将这门优秀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娄四东师傅的谈话反映了当前机械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于阿昌刀传统制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折射出传承人对于民族技艺的传承、保护和促进等方面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通过和娄师傅聊天了解到,当前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进行,但是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还是必须遵循老的师承方式,不能走市场化或者其他的模式,否则就不叫培养传承人了,只有这样才能将古老的技艺保留和延续。当前的市场化物质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导致人们对民族技艺产生了不少误解。

五、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的解困路径

云南民族技艺的主要传承方式包括:师承传承、家传传承、学校传承为主。技艺可以传承,技艺传承人也可以获取相关独特的技艺。在同一地域,甚至出现几个技艺传承人以家传和师承出较多的新传承人,这些人获取了相关的技艺,那么由此而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划分?如何规划?如何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确保?传承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协调?这些都是导致传承人培养的成效衡量标准之一。我们还应对知识产权理论进行创新,将技艺传承人培养、技艺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1〕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以保护得以传承的重要主体,因为他承载着特有的技艺和知识,因此对传承人进行保护急不可待,主要从四方面入手:

(一)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意见,培养知识产权意识

民族技艺传承人的权利主体是其本民族的传承人,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的意见,将传统的民族技艺和改良过的民族技艺进行区分,培养民族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而加大传承和创新的积极性,对民族技艺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弘扬。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承人和受承群体进行界定和资助

由于民族技艺的传承人是一个非特定的群体,权利主体难以确定,因此在确定代表性传承人时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认定。对其进行认定后,完善相关资助体系,对其传承人培养行为进行认定,根据指标来确定获得的传承人培养补助。同时,对学习民族技艺和从事民族技艺的人,可以像给予免税或政府提供公共场地等补助和政策,来推动传承人学习动力。

(三)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成立民族技艺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

首先,将民族技艺作为乡土课程,纳入地方的基本教育中。同时,明确传承人培养中的指导思想、目的、基本任务、机制、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法律等保障体系,相关机构制定具体的传承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指导性的参照。其次,地方政府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地区民族技艺的遗存现状、文化特征、传承人概况等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利用本地各种资源优势,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地方性、民族性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使该地区的传承人才培养落到实处。〔2〕扶持发展,不一味为了保护而最后进入博物馆。最后,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协会下成立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具体到各个分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定出详细的方案,比如:像当前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傣族孔雀舞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等,我们也可以成立《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德昂族酸茶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白族雕刻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等等。

(四)对技艺类型分类,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技艺产生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使民族技艺源渊流传、经久不衰的强大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民族技艺的传承中来,并将民族技艺融入到日常生活。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族技艺,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爱好的方式来传承的,如广西刘三姐歌谣、侗族的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如此,这些民族技艺的传承人不是单一的个人或特定团体中的“圈内人”,而是爱好这些民族技艺的广大人民群众。〔3〕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分类区别对待,对民族传统技艺能产生实用价值的,也就是能自然走向市场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自然不用太过于强求,他本身就已经具备一个自然传承的过程。对具有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技艺,这类技艺可以补偿潜在着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有着深层意蕴和内在含义的价值取向,则就需要从乡土教育为基础,高等教育为补充的双重教育模式来推动。对具有产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民族传统技艺,则更多方面是推动师承和家传方式来促进传承人培养。

〔参 考 文 献〕

〔1〕 文永辉,卫力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01):14-20.

〔2〕 〔3〕 雷文彪.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策略〔J〕.克拉玛依学刊,2013,(01):58-61.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传承人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数字化保护视野下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传承方式研究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赣西武宁“打鼓歌”传承人传习基本现状与人才培养对策思考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