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29王营
王营
摘 要: 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路人和引路人。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主动掌握思想理论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重视。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教育就是为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打好基础。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作者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 学生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
一、重视与学生的谈话
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是为了在工作中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朝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我注意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注意与学生的谈话方式和技巧,以热诚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烦恼。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学生谈话,谈话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情况,帮助他(她)分析面临的问题,拓宽交流方式,找到问题的原因,提高沟通质量,如把我的邮箱和QQ告诉学生,欢迎他们随时和我交流。二是与成绩差的学生谈话,坚持同伴教育,选出有影响力的学生,由他们向周围同学传播知识,与学生共同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在成绩上不断进步。三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认清当前政治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坚持家校沟通,与家长通力合作,共同交流探讨,促使他们在成绩上不断进步。
二、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他们有自己特殊的问题,如对新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辅导员在注重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人格完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我們应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掌握基本心理咨询技巧,提高应变能力,预防并妥善处理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辅导员必须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做到真诚、尊重、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关心,走进学生内心,赢得大学生的信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辅导员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加强家校合作,在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帮助。
三、加强学风、班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班风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因素。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通过长期培养慢慢形成。每次主题班会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必讲内容,教师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思想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之中。对于个别极端分子,采取“说服教育与严惩不贷”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重新走进教室。同时针对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各班开展“以好帮差,带动全体”的一帮一学习活动。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找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从整体上带动全班的学习气氛。在班风建设方面我一直将学生干部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主张班委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建立较完善的班委干部每月例会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重视学生的特长
在每月一次的班会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有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心愿卡、硬笔书写、优秀日记等,鼓励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尽管这些学生并不是各方面都拔尖的三好学生,有的成绩并不出色,有的并不是班干部,但是他们在这些方面表现确实出色,有进步。通过这种途径让他们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给他们的内心极大鼓励,从而增强学好其他功课的信心。通过这样的活动,我看到学生的自信心普遍得到提高,同时促使优秀学生更追求卓越,其余学生增强信心。班会活动课的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生活,又可锻炼学生能力。
五、重视毕业班的就业指导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学生易于沟通,久而久之,对不同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较为熟悉,有利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指导。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必要的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利用短信、飞信、QQ群等形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其分析价值,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同时,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做好大学生情绪疏导工作,让他们对自己树立信心,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1.
[2]李月修.对道德教育中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思考[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3]宋元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M].湖南:湖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
[4]王贤.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M].宁夏:宁夏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
[5]冯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M].北京:教育探索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