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感 彰显生命课堂
2014-04-29于武志
于武志
摘 要:本文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彰显生命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分别从通过范读传递语感、通过朗读自悟语感、通过想象生成语感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感 生命课堂 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而我们所说的语感就是这五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语感,是语文训练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彰显了生命课堂。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范读传递语感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在读课文时很难领会文中的情感,更不要说带着感情品读课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感染学生的情绪,最终达到向学生传递语感的目的。教师在做示范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带着情感去读,将自己融入其中,伴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而不断变化。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表情、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辅以语调上的高低、缓急、停顿等技巧,将作者的喜怒哀乐通过范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再经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揣摩、内化,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生成语感,彰显生命课堂,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一文时,由于学生缺乏对那个年代的理解,很难体会课文中年轻的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及当时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更谈不上去理解结尾处“我”激动地握着他的手,也说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传达出的思想感情。鉴于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向学生传递出在文字背后深深的爱国情怀。教师用真挚的语言,以时而深情、时而低缓的语调,将学生带进对祖国的无限崇敬、热爱之中。教师的范读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感情带到那个特殊的年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与文中传达的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二、通过朗读自悟语感
朗读是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把文字转化为声音的一种读书活动,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活动。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它是学生理解课文行之有效的途径,不仅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能使其思想受到熏陶,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朗读,自我感悟一些难度适中的课文,达到自悟自得。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语调、节奏吟咏、品味,同时,还可以展开联想,声情并茂朗读、思考,并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使得那些只能通过文字才能表述的内容,转化为不同的画卷,一一呈现于脑海之中,生成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继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培养语感。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大意,并简述。再读课文时,让学生尝试品味语句,如文中的“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并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在悟读阶段,采取以读促情、朗读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小片段品读并体会,然后各组推选代表朗读所选片段。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情感的体会渐渐深入,再通过品味、自悟,学生不难体会到母亲那深沉的爱,并真正理解篇末作者所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彰显了生命课堂。
三、通过想象生成语感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并不具有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情感、哲理等,从而感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学生在读书时,可以借助以往的一些相似的生活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将一些难度适中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多读、感悟、再想象,于脑海中再现文中表述的画面、情景,最终生成语感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如教学《桂花雨》一文,“摇桂花”一段,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联想我们日常所见下毛毛雨的场景,再想象那满树盛开的桂花,一群人抱着桂花树摇啊摇,漫天花雨,清香扑鼻,营造了一幅落英缤纷的绚丽场景。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营造情景,在潜移默化中生成语感。
总之,教学时,我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注重语感的培养,采取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悟的方法,在反复学习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感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长满.品味——培养语感的佳径.教师,2011
[2] 温丽艳.注重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语感.文学教育(中),2012(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