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
2014-04-29刘贵财刘桐朱会虎
刘贵财 刘桐 朱会虎
摘 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课内容陈旧,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严重脱节,各门课授课内容缺乏有机联系,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实践环节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等问题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建设 教学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任务是:紧随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培养具有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通信理论及技术,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等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智能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和研究,能胜任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针对以往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角度提出了一种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课内容陈旧,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严重脱节。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知识实践中用不上,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没学过。
(2)各门课授课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射频技术的理论课内容、实验和课程设计之间存在着部分重复现象,没有形成一个梯度。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系统设计、综合电子系统设计中。
(3)实践环节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实验课时很少。二是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没有反映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体现现代电子技术发展方向。三是实验内容要求单一,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四是各类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联系不紧密。
(4)中年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对新技术了解、掌握不够深。青年教师浮于理论,缺乏实际系统设计经验,特别是模拟电路设计和数字电路设计经验不够丰富。不少青年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任教,没有生产产品、系统设计经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必须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概括起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科研融入教学和实践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科研项目为引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以教学为中心,将科研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的目的是形成正迁移。通信系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电子系统,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以实现一个实际的通信系统为目标,贯穿于整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各课程中,对于形成学习迁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以每个骨干教师为中心,凝聚一批优秀学生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形成各年级梯队学生队伍;以优秀学生为核心,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为了项目的延续性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中吸引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并形成梯队;通过梯队建设在电子信息工程各年级中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关注、参加、思考、解决科研项目的进展及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将其科研作为内容之一与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4)以科研带动教改,以教改促进科研;①调整原有课程。删除和调整了一些与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并不紧密的课程,增加了最新发展的内容,结合我国26年制定的数字电视标准,增加了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部分内容,邀请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博士做讲座,并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数字电视方面的综述。②在专业课内容中紧密结合最新技术,并突出通信系统的概念。争取在明后年申请无线传感器阵列方面的省科研项目,这是一个包括低频、高频、射频、数电、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传感器、传感器阵列等方面内容的课题。③在现代电子技术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大量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数字系统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芯片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的理论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可以按1B1配置。
(5)将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大学阶段的一个总结。
3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不能仅在学校里闭门造车,而应深入到相关专业领域中去,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只有针对社会需要,紧随现代电子技术发展,按照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才会是最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永炬,浮智慧,林朝斌.应用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2(5):94-96.
[2] 蔡帷铮,胡晓光,王立欣,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教材编写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1,2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