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改进路径
2014-04-29于洪丽
[摘要]近年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呈现诸多新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专门培养会计实践性人才的教育平台,我国高职院校如何改善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现状,提升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非常迫切的一个课题。文章以此为背景,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评估的有效性等改进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于洪丽(1979- ),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79-02
近年来,由于会计职业犯罪越来越呈现出执业人员年轻化的趋势,这就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也凸显其在学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弊端。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实践会计人才的教育平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改进问题,探索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科学路径。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职业品德培育在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是相互融合、彼此协调的统一整体。当前,高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类似,都开设了如会计学原理等专业课程,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专业技能,但仅仅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远未达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高就业率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从短期来看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但从长期来看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相对于国外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发展,我国会计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比较缺乏,很难实现课程与职业能力的有效衔接,阻碍了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忽视会计业务素质与道德品质培育过程的有效整合,这成为包括高职院校在內的许多高校的一个共同现象。
(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有不少是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教师会计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往往会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高职院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业教师也迫于“以科研评职称”的制度压力,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会计科研上,而忽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的道德教育显然是不够的。
(三)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层次界限不清晰,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在理论深度和学术研究层次上不及本科教育课程,学生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但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设置基本上就是本科院校的“专科型内容”或者直接将其“压缩”,专业目标层次界限不明确。在教学内容上专业性更加深化,而实践教学的广度却远远不够。会计专业的学生直到实习时,还不能准确填写会计的各种票据和凭证,无法熟悉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会计教学缺乏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应用性课堂,拉大了学生与企业经济活动的距离。
(四)考评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考评的主要依据仍然是考试成绩,教学大纲中,该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否通过该课程的考试,对于课程实践环节的要求涉及不多,道德品质的考核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小。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了,那么该课程的学习任务也就结束了,对于考试中出现的作弊行为并不认为是有损道德的。这就无形中纵容了“唯成绩论”,忽视了不良道德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成为今后职业生涯中徇私舞弊、欺诈瞒骗行为滋生的土壤,十分不利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主体职业素养的差异,加大了教育效果的差异性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均衡。首先,高职院校在发展初期,大部分是通过中职转型、重组合并等形式组成的,因此师资的层次、水平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有较大的距离,一些教师由于长期在学校任教而与实际脱节,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在传统观念中,高职教师在整个高校教师系列中容易被忽视,一些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仅将授课作为谋生的手段,对学生缺少耐心,只“教”不“育”现象较为普遍。
(二)专业知识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知行脱节”
高职院校必须直面市场竞争,使得教育责任成为更高层次的社会义务,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专业人员。当前受经济全球化以及会计国际化潮流的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职业实践技能的结合上,体现出“知行脱节”的弊病。会计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往往被忽视,在教学工作中留给模拟实践的课时较少,甚至不安排实践课程。高职院校的校内实习设施和条件没有及时更新,与企业的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学生将模拟实习看成是简单的作业练习应付了事,实习成绩考核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实习监督管理制度混乱,缺少对典型会计案例的分析讨论,学生未能与实习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缺乏正确科学的职业指导,为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教育内容和方式无法适应法律素质、心理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职业道德知识内容的传授,相关的教材在编写时只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缺少鲜活的案例作为强化和补充。加之会计教材更新周期长,既不能及时反映其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无法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对国外优秀成果及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所包括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不能与各行业的特点充分结合。所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无法真正满足现代会计专业发展的要求,导致会计专业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缺失,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案例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改进路径
(一)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内容与道德目标的积极互动
首先,确定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拓展其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以社会热点道德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案件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多视角认识,提升其对会计问题的职业道德判断。
其次,丰富教育内容。可设立“会计职业道德模拟实验”课程,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通过虚拟的会计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切实领悟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价值;可设立“会计舞弊道德剖析”课程,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掌握会计人员应有的道德操守和法律规范,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结合法制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巩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创建完备科学的教师培养体制
第一,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知识构建和道德水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既要吸纳来自高校的会计及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又要广泛聘请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等一线的会计工作者,保证会计专业的教师团队本身就是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队伍。
第二,拓展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在加强教师岗位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促成一定比例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短期实践锻炼,鼓励其到对口企业进修,以了解最新技术,切实体会当前会计实务中所遇到的职业道德教育难点问题,通过结合课堂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道德體验教育的时效性和生动性,为学生的职业教育打好前站。
第三,提升育人意识。作为一名教师,既是学生的培养人,也是其职业道德教育的人生导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细节教育,恪守职业操守,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不断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强调职业理念与规范操作相结合,促进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的双重构建
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是否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会计人员容易在利益机制和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歪曲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操守。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职业道德品格的发展,才能将“诚信、公正”的职业理念与各种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相结合,实现提高专业技能与培育道德素质的双重构建。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道德需要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在传授会计知识的过程中,及时丰富并完善社会转型期反映新风尚的道德内容,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在会计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政治、社会、伦理、经济取向,并将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上升为制定高职院校会计目标、学习准则的道德标准。
(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评估的有效性,改进测评方式
第一,增加测评方式,加大实践环节的职业道德表现。积极采用实习实验、指导教师测评、专业教师测评、企业单位测评及学生互评等形式,将考核成绩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中,制定理论考试和行为评价的双重职业道德品质评定标准,通过理性的评价来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责任感。
第二,建立诚信档案和公示制度。逐步建立可量化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会计道德评估标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数据库,并定期公布信息。对于诚信良好、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将此作为就业推荐的重要资料,增强学生对自身道德品质的重视度,加大道德缺失行为的成本,以此来推动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第三,利用社会媒体的影响力,促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通过会计道德评价体系,在学校的范围内,建立一个模拟的社会评价平台,形成一种最基本的社会舆论。一旦某种行为背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就会受到其所在的群体环境舆论的谴责,起到抑恶扬善、弘扬正气的作用。
总之,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从而促进我国德才兼备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会计职业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大健.生活化:高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谛[J].教育研究,2008(9).
[3]高育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3).
[4]陈玲.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8102198.nh&db
name=CMFD0911&dbcode=CMFD&pr=&urlid=&yx=&v=MDY3MjlOREZwNU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idVJzRnkvbFY3ek1
WMTI3RnJLNEg=,2008-05-01.
[5]李杏梅.浅析高校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消费导刊,2008(11).
[6]徐金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7]刘永泽,孙光国. 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8]董丽英.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设计[J].财会通讯,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