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4-04-29范红丽武永乐
范红丽 武永乐
[摘要]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学生与老师的素质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存在专业才能缺乏、急功近利、创新力有待提高的现状。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要做到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通过构建校园文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范红丽(1979- ),女,河北河间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武永乐(1980- ),男,河北藁城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50-02
一、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
当今社会,只有有才能、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贡献卓越的力量。教育单位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培养具有一定学识的人才,而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每个高校都应该把建设校园文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对培育创新型的人才有重要影响。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学生与老師的素质。师生的素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人,也就是各个高校的大学生。而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指的是大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在各种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或者是素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各个高校应当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让这种潜在的创新素质能够植入大学生的脑中,能够随时爆发。
2.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以校园为建设空间,学生是活动主体,在这个校园文化环境中,校园精神是该校园主体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见,建设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了物质环境,还包括了精神文化,也就是校园文化。学生在这种精神文化的熏陶下,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在这些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沟通、合作,也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也有助于促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样,随着学生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他们就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来解决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在创新校园文化缺失的背景下,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
1.许多大学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才能。近年来,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不能够与时代相适应,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非常少,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怀疑上大学的意义,他们在平常并没有认真学习,通常只是在考前几天抱佛脚,以期能够通过考试。更令人难过的是,老师也充当学生的帮凶,老师会在结课时给学生重点考点知识,这让学生更加肆无忌惮地放弃进取。
2.大学生急功近利,无法静心深造。随着大学生创业之风的兴起,许多大学生似乎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没有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没有创业资金,学业也没有完成,许多大学生却开始了自身的创业之旅,一味跟随潮流,最终的结果不言自明。不但没有创业成功,反而耽误了学业,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众所周知,创新能力的迸发是需要知识积累的。因此,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好好积累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沉住气好好学习,为成功做好准备。
3.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从小到大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他们只能“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他们不敢反抗,不敢质疑,只能听从。从小就规规矩矩的教育方式,直接毁灭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别谈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了。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创新的精神,而只是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惯例来解决多变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永远只能碌碌无为。
由上可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而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就必须首先创新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创新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极其受益的。
三、以校园文化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
一个好的文化环境能够造就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校园作为校园精神、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竞争有序、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各个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造新型的校园文化。随着时代的转换,时代精神也发生着相应变化,校园文化只有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与时代共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当被摒弃,应在保有传统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并以其为根本的同时,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具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才能吸引莘莘学子,也只有在这样的文化下成长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创新高校管理体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件易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社团活动的开展状况、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
第一,引入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不可否认,西方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值得学习,并且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文化与我国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创新目前所没有的校园文化,两种文化的撞击必能产生灿烂的火花。具体的做法是高校可以与外国学校相合作,双方互派学生交流、学习。除此之外,各个高校还可以互派老师进行教学、交流,或者是互购书籍,最好是图书馆共用等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创新本校的文化,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各个高校应当为学生开设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空有系统理论,却无半点实践经验,那么他就称不上人才,更不能有所作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这个学生对想要创新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只有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动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此外学生也可以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打开新的创新面,激发自身创新的能力,实践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的开展,弥漫学生浓浓的朝气蓬勃与奋斗的气息,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第三,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学校的建筑上,学校应该建设一些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建筑,如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雕像应该建在教学楼下,图书馆的建设风格与规模都要有所讲究,这些涉及教学的建筑及设备都应该展现出内在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气质。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熏陶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校应当制定相关制度,严禁修行不够的学生出校创业。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学校要特别对待,加强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创业兴趣,还能对学生的创业进行指导,使学生不至于走弯路。对于修行不够、专业知识还没有掌握的学生,学校应当制止他们盲目创业;而对于修行已足,可以开始创业的学生,学校应当对他们进行帮助,不管是资金,还是在知识上,都应该由专门的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最好能够设立一个创业学院,方便创业的学生潜心学习研究。
四、结论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各个教育单位所肩负的使命会越来越沉重,他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从各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有助于高校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高校培养出新型的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邱级胜,李立琼.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赵群慧,刘忠言.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3).
[3]刘欣然,王次农,陈欢,等.论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J].北京體育大学学报,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