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4-04-29宋艳春
宋艳春
【摘 要】目的:探討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宫缩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的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口服米索前列醇的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比采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产妇要少,P<0.05。在产后出血例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给予其口服以及直肠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轻微,临床治疗和预防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剖宫产;产后出血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592-02
产后出血在产科临床上属于一种危险的并发症,严重的会直接导致产妇死亡,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是有效降低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采用比较广泛的是米索前列醇,产妇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宫缩乏力,而米索前列醇则对宫缩有很好的加强作用,在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年龄在21岁~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岁,孕周在35周~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8周。其中初产妇有31例,经产妇有19例。所有孕妇都没有出现无规律性宫缩的情况,同时也没有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药物治疗的禁忌。以上数据关于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等数据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剖宫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为产妇进行麻醉。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治疗,即在患者分娩后于肌肉位置注射20IU缩宫素;给予观察组产妇采用400μg米索前列醇进行口服药物治疗,于产妇的直肠置入。在手术前后都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统计
胎儿出生并将羊水吸尽以后,在产妇的臀部下方放置无菌接血器收集血液,在第三产程以后将接血器撤除,为产妇更换无菌卫生垫或是卫生棉继续进行血液的收集。产后2小时对卫生巾和卫生棉进行称重,按照1.05g每毫升血液来计算体积情况,充分考虑接血器的容积,计算产妇在产后2小时中的出血量。而产后2小时~24小时中的出血量可以通过称重以及更换产妇的会阴垫计算出来,如果产妇在生产的24小时中出血量在500mL以上,那么就可以诊断该名产妇为产后出血[1]。在此期间,要对产妇2小时和24小时中的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x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口服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的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比采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产妇要少,P<0.05。在产后出血例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产妇产后引起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主要是由于产妇产后宫缩无力、凝血功能出现了障碍、软产道发生损伤、胎盘剥离不完全以及胎盘剥离以后还有部分滞留于产妇的宫腔中,这些原因都不可小视,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产妇死亡。采用剖宫手术为产妇进行分娩受到的创伤比阴道分娩的更加大,因为剖宫产术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分娩形式,如果产妇本身就在高龄产妇或是低龄产妇的范围内,或是经过多孕、多产以及曾有过多次宫腔手术经历,是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的产妇,更容易导致其产后出现出血的情况。
在产妇剖宫术的临床上使用的比较广泛的有缩宫素,这是一种可以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通常在3分钟~5分钟内便可以生效,其主要是具有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从而使得子宫在收缩频率以及收缩力上都得到有效的增强而发生作用,但是这种药物半衰期比较短,通常维持在10分钟~15分钟之间。有相关资料记载[2],个体的不同使用缩宫素的效果也不同,因为其敏感性以及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不相同,所以临床上使用缩宫素对产妇个体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米索前列醇则属于一种比较天然的前列腺素的药物,它可以有效软化产妇宫颈的纤维组织,使子宫的张力和宫内的压力得到增强,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都能有所提高,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预防由于使用了消炎药所引起的胃肠道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而且米索前列醇通过黏膜的吸收速度非常快,采用舌下含化的时间也很短,能够在2分钟~3分钟时间内生效,30分钟的时间内可以使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值,正常情况下的半衰期有1个半小时,药效的作用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但是将这种药物只用于口服上还是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反应出现。
在本研究中,采用米索前列醇口服以及直肠置入治疗的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都明显比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产妇的情况要少,在产后的出血例数以及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比对照组产妇的情况要好。在本研究中采用缩宫素的产妇出现的3例不良反应中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呕吐、恶心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的基本反应。
综上所述,在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给予其口服以及直肠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轻微,临床治疗和预防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新蓉.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2,6(29):77-79.
[2]付志红.126例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2(0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