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需更新排片方式
2014-04-29
当投资型拉动达到一定程度,要想继续保持增长速度、稳定性或是提高收益率,唯一的手段就是精耕细作,即把影院的服务和运营做得更精准深入。
人在台北,周围的台湾同行们借着影展机会看了一批近两年的国产片,都大为赞叹这些年来内地电影的水准。我却没敢说,除了《白日焰火》之外,这些被他们盛赞的电影在内地几乎都没有得到适度的排片空间,也就是说,其实没多少内地观众看过。
现在的市场,一边是影院在某些区域趋于饱和、竞争白热化;一边却是公认的品质出众、却偏于小众的电影无缘面见观众。这种因为排片模式带来的“产销”困局,其实自2010年就开始显现。
2010年是2002年院线制度改革以来,场均人次呈现拐点开始下滑的一年。电影票价也在2006-2012年连续上涨后,于2013年出现下滑趋势。以2014年风起云涌的电商、团购介入票务来看,电影的平均票价仍会继续下降。随着影院建设依然保持着每天至少开业一家多厅影院的速度,影院经营者们明显感到了压力倍增。
粗放排片、行业既定的合作体系,以及对观众的简单解读,都在局限着影院的发展。笔者在海外学习、生活了多年,深感有些方式是时候引入中国市场了。第一,随着排片周期延长而调整分账比例。从影院角度来说,一部电影占用的厅数和档期长度即为其投入的成本。常规而言,绝大多数新片都是首映时上座率最好,随着时间推移,上座不断降低。这就是很多首周末票房不佳的影片會被迅速下片的根本原因。
在欧美较为成熟的电影市场,影院和片方的分成比例是随周改变的,每延长一周、影院就会获得更多的分成,直至一个最终的固定比例。这样的阶梯分账方式能有效增强影院对一些适合长线放映的影片的支持力度。
第二,市场细分,建立文艺片的放映体系。国内影院通常是周五(或周四)、周二起新片,一年52周,所以适合新片开画的日子只有104个。扣除进口片占用的,其中大约一半属于国产片。据统计,2011-2014年票房逾亿的国产片每年在60部以内,也就是平均每周一部左右。这样的局限下,所有影院都选择在同一日期上映同样的新片,哪怕同日起片有8-10部之多,很多相对小众、却有较高艺术品质的电影难以获得排片机会。
真正意义上的分院线排片,才有可能增加市场的体量。如将不同影片风格、不同目标观众的文艺片院线和主流商业院线加以区分,或以放映轮次划分的首二轮院线。由于较高的受众忠诚度,与明显的欣赏特点,文艺片放映场所未必需要“高大上”的豪华配置或者市中心位置,倒是可与书店、咖啡厅等整合在一起,既是增加收入的多元经营,也是为目标消费者提供综合服务的有效方式。
第三则是影院服务方式的更新换代。2014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涉足电影业,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网络和手机APP售票逐渐普及。长远来看,这些新渠道的发展既有利于影院方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也能提高消费服务及其便利性。说到底,观众的需求差异、消费习性及其潜在的商业可能,是决定影院行业持续盈利的关键。
即便不考虑人口数量,也可看出中国的银幕数量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但前提是——影院投资依然有利可图。可正如其他行业一样,当投资型拉动达到一定程度,要想继续保持增长速度、稳定性或是提高收益率,唯一的手段就是精耕细作,即把影院的服务和运营做得更精准深入。
我想现在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