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角度看清末奢靡成风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26期
在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民族危亡并没有让清朝的官员励精图治,相反,官员依旧贪污腐化、奢侈成风。权倾一时的曾国藩、李鸿章在报销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的军费时,户部书吏竟然索价40余万两白银,但他们仅愿出8万两白银。最后他们上奏慈禧,得到“着照所请,该部知道”的朱批而不必交户部再核议,才按8万两白银的低價了结此桩公案。
为何清代奢靡之风愈演愈烈?一是统治者认识有偏差。很多官员甚至认为严禁奢侈之风会影响穷人生计。在统治者认识有偏差甚至有私心的情况下提倡节俭自然难以有效。二是投资渠道匮乏。清代富贵之家财富投资首选土地,但地价接连上涨之后,土地的产值不能相应上涨,导致土地的投资回报率下降。由于社会制度的制约,投资商业等行业也被政府政策和官场陋习所抑制。比如获利丰厚的盐和茶,其经营规模取决于盐引和茶引的数量(盐引和茶引指由官府颁发的,对贩卖的盐或茶叶的数量作出限制,有时亦限定销售地的销售许可),而且半数利润要被政府和官吏盘剥。社会财富在找不到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自然会涌向消费领域。摘自《时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