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教育
2014-04-29刘情姣张瑞鸿
刘情姣 张瑞鸿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目标之一,而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却容易被广大教师忽略。现从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和方法,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课堂;情感态度;公民意识;合作精神
英语课程的目标设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体现得更加清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由此可见,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建构起积极主动地学习情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初步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学生要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习策略、促进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文化认同的认知和敏感性,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新目标的理念是非常符合我国学生实际情况的,但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教师普遍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情感态度教育在课堂上鲜有体现,更糟糕的是,很多老师都没有情感教育的概念,更不用说在这方面对学生加以引
导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出的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这些情感都是积极地情感,有利于学习的情感。但是,情感态度还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抑制、害羞等等。
在英语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重要。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起英语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学习,思想教育成功了,英语教育也会收效颇大。同时,在英语教育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教书育人是新时期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英语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英语教学中要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使学生更加刻苦的学习。例如:学习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时(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笔者会着重讲解ping-pong这个单词。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国际上可谓所向无敌,因此,笔者会讲述一些乒坛健将奋勇拼搏,勇夺世界冠军,扬威世界的光辉事迹,以期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中学生在刚接触英语这门外语时,可能对英语学习的目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学习过程中可能不够主动自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英语学习目的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教学之初可通过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观摩英文电影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宣传环游世界的趣味性和故事,激起学生环游世界的理想和决心,进而引导学生到学好英语正是环游世界的一把金钥匙这一思想教育上来。
三、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不讲究文明礼貌的人明显增多。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中编排了一些日常交际用语:Good morning!How are you?Excuse me. Thank you!I am sorry.Please.等等。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特别结合Im sorry和Its OK. 两个句子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误会。同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也能用到学过的知识,也许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增添不少生活乐趣。
四、英语教学中要弘扬顽强拼搏与合作的精神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容导致性格的某些缺陷,比如:自私自利、吃不得苦、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结合适当的课文或人物,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与合作的精神,为将来成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英语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应注意把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以外,还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报纸杂志,甚至进行师生交流,变被动渗透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做好示范和榜样是思想教育最好的措施。
总之,英语教学中蕴含了大量的思想教育素材,当代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教学的内涵,进行情感态度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学生成为栋梁之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樂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增强爱国意识。
参考文献:
[1]董丽芳.英语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尝试[J].山西教育,1998(11).
[2]史向东.英语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教育[J].安徽教育,1992(9).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