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2014-04-29付生辉
付生辉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B组7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69-02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的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患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咳嗽、咯痰、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症状,其发展较为缓慢,常会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2],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其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62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3.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其中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5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45例。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60例,B组患者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本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疾病急性期给予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将5mg地塞米松、8万U庆大霉素和4000U糜蛋白酶加入到10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3次/d,将800万U青霉素加入到2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将0.5g阿奇霉素加入到500 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连用5天阿奇霉素后改为左氧氟沙星0.4加入到2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直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者消失。
B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①肺气虚型:应用益气止咳汤。组方为黄芪15g、麻黄10g、炒山药15g、党参15g、桔梗10g、葶苈子10g、半夏15g、丹参15g、苏子15g、杏仁10g、干姜10g、甘草10g、冬花15g。②肺阴虚型:应用养阴止咳汤。组方为天冬15g、川贝母10g、苏子10g、沙参15g、瓜蒌15g、天花粉10g、知母10g、杏仁10g、西洋参10g、炙麻黄10g、甘草10g。③痰浊阻肺型:应用益阳止嗽汤。组方为半夏15g、云苓15g、炒山药15g、附子10g、陈皮15g、桔梗15g、干姜10g、葶苈子15g、肉桂各5g、菟丝子15g、细辛5g、蛤蚧1对。④心气虚型:应用益阳止嗽汤。组方为黄芪15g、丹参15g、桂枝15g、附子10g、川芎15g,鹿茸5g、干姜10g、红参10g、蛤蚧1对。⑤肾气虚型:应用补肾益气汤。药用熟地15g、葫芦巴10g、苏子10g、当归15g、人参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肉苁蓉15g、生牡蛎15g,桔梗10g、肉桂各10g,病证严重的患者可给予洋金花热水气熏蒸法进行治疗。上述方剂均以水煎服,1剂/d,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但生活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发生变化甚至有所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中属于“咳嗽”、“咳喘”以及“痰饮”的范畴,多是由于外寒内饮以及气道阻塞,造成肺内阻滞而引起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导致的。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控制感染以及镇咳祛痰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脏等器官发生功能性失调、感受外邪等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临床上主张中医辨证施治。在患者发病急性期可以根据患者外邪的性质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情况,首先治其标;在疾病缓解期主张治其本,根据患者具体中医疾病分型给予对症治疗。
本研究中,单纯西医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较单纯西医治疗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单纯西医治疗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并發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荣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9 (25):45-58.
[2] 吴建武.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44-46.
[3] 阮伟良,戚丽萍,陈胜海.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0,(1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