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与宫颈感染及诊疗进展
2014-04-29莫万绪
莫万绪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宫颈感染;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23-02
宫颈感染主要是宫颈受到细菌、病毒、白色念珠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其中属于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感染主要包括淋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等。由于急性宫颈感染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病原体长期存在于局部,刺激组织形成慢性炎症。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妇女的发病率25%~60% ,而生育年龄妇女的发病率为50%左右,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甚至有的会诱发宫颈癌,据报道有宫颈糜烂的患者比無宫颈糜烂的患者患宫颈癌的危险高5--10倍。因此了解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与宫颈感染的关系,对于治疗宫颈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各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特性
1.1 病原学特征
淋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人类是自然宿主,淋菌最佳生长环境为PH7.4,温度35.5℃的条件下。有感染能力的淋菌易侵犯柱状上皮或假复层上皮的粘膜,从而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崩解并侵入粘膜下组织。在女性生殖道中以宫颈管感染最为常见,导致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乳多空病毒家族成员,HPV具有感染并穿越上皮细胞的能力,且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亚型有30多种,而HPV-16和HPV-18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
沙眼衣原体(CT)为专性细胞内病原体,人类是其自然界宿主,宿主细胞为柱状或立方上皮细胞,主要侵犯宫颈、还可上行至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内膜。
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生物,无细胞壁,大小于细菌及病毒之间。在女性生殖道中以人型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最为常见,在女性生殖道中支原体感染可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及输卵管炎。其中宫颈感染还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据有关专家报道,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人,发现支原体的感染率达40.5%。根据我科门诊观察,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通过宫颈内上皮细胞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其中65%患者有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
1.2传播途径的特点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主要是通过性交直接传播,占95%以上。偶有接触传播,接触污染病原体衣物、毛巾、床单、浴盆、公共浴具等物品。此外还有医源性传播,即提高消毒不彻底的检查器械传播。
2 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
2.1 淋病 淋菌感染已性活跃的中青年多见,其中女性感染60%以上无明显诊状,潜伏期2-6天,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甚至输卵管炎、盆腔炎。临床表现为宫颈或阴道潮红,大量脓性分泌物。根据病史、临床特征和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或淋菌培养检查等进行早期诊断。
2.2 尖锐湿疣 由HPV感染引起。潜伏期为3周至8个月好发在大小阴唇、会阴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也有累及宫颈及尿道口。根据局部病灶特征分为团灶型、扁平型和丘疹型。对HPV诊断,重视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核酸杂交等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2.3 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 生殖道感染以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多见,严重者可有输卵管炎及盆腔炎。可表现为白带增多、宫颈糜烂、阴道不规则出血,但约80%女性无自觉症状。诊断上根据实验室检查确诊,通常取宫颈内上皮细胞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或直接抗原检查、血清抗体检查等。
3 治疗
3.1 淋病 治疗应遵循及时、足量、规律用药的原则,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目前基本公认头孢曲松、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加阴道局部冲洗上药辅助治疗。
3.2 尖锐湿疣 目前仍是物理治疗去除疣体,加其他辅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干扰素。
3.3 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 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首选抗菌素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推荐治疗方案:阿奇霉素点滴加口服连用14天,治疗效果(88.24%)明显高于口服治愈率(74%);而现代中医药研究,支原体对中药有较高敏感性;魏明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口服中药及克拉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个月内无复发;我院采用口服多西环素连用14天,同时用我院制剂中药妇科外洗液阴道冲洗加局部上药,总有效率为93%。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