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应用研究

2014-04-29余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案分层基础

余平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文章研究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原则和模式,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操作技能的入门。由于我国各级教育普遍开展了信息化教育工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但由于各地教育条件的差别,人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中,应根据教育对象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前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提供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环境,实现各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学习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法。现结合本人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经验体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提出探讨和研究。

1.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它在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采取“因材施教 因时施教”的教育教学策略,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传统的大众化教育转变为因人而异的能力素质教育。分层教学,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媒体等相关教学要素的客观实际,而采取的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

随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家庭使用计算机的普及,大多数城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良好;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实施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会出现水平较高的学生觉得课程知识早已学过,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认为教学内容太难的两极现象的发生。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自身发展和心理特点实施分层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开展分层教学,一是能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新知,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能够发展个性的良好途径,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宽松、和谐、适宜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卸下压力,心情愉悦,思维灵敏,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三是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利用分层教学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自由发展的机会,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四是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不仅能解决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还将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指导范围广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方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五是能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最主要的困惑在于学生的原有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有的基础水平较高学生觉得上课的内容以前都学过,上课就不专心。有的学生虽然上课比较认真,平时也很努力,但学起来很费力,还是跟不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他们对计算机学习失去了信心。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改变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原则

分层次教学的主体仍然以班级授课为主,分层次施教为辅,层次划分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对学生进行分层需坚持尊重学生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这样使部分学生既顾及到了自己的层次,又维护了自尊心不至于受到伤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

一是水平相近匹原则。这种原则是指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习基础基本相似的学生归为“同一层”;无论是选择课程内容还是设计教学方法,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考虑,包括之前已经具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现在具有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及偏好的学习风格。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习任务的进度安排要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从而考虑到分量及难度;教学对象可以选择与其相一致的学习风格进行学习。

二是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所在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求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随时变化的可能,予以正确的指导,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现各层间的相互过度。比如:低层学生向中层过度,中层学生向高层过度。

三是激励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应尽量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尤其是学困生,应该让其跳一跳就可摘到桃子,在分层教学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往更高层次发展的欲望;分层教学关心各个层次学生发展的潜能,让每个层次的教育对象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这样的动机鼓励下对学习有更高的求知欲,所以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各个层次的受教育者创设各种机会,并能够激发受众的内在的动机和兴趣,从而提高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四是主体性原则。分层教学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地学习方法,让教学对象在学习中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研究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从被动地“要我学”,自主地变成“我要学”。

五是互幫互助原则。分层教学中要贯穿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同一组中搭配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相互学习,取人长补已短。并在相互帮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形成集体的凝聚力。

3.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模式

3.1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走班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显性分层教学,也是一种流动式、大范围的分层。在学生原有班级建制的基础上,在相同年级内的某些课程根据该年级学生各自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按照教学要求的不同,打破原有班级建制的格局,重新编班,组成新的教学班级,确定与学生原有基础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保证该科目的课程即可以即满足每个层次班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育的对象集体在同一个班级中,相对比较集中在同一层次,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更统一,教学中各个环节相对简化,有利于教师有更充沛的精力和较高的效率来完成教学任务。

3.2班内隐性分层模式

班内隐性分层模式是在保留原有班级建制,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层时并不告之学生本人,避免给学生“贴标签”,带来心理上的消极、负面影响,同时对各个层次学生的采取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作业和评价,使班级内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3.3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工作方向的不同,进行分层分班教学。把相同专业的学生,参考学生的工作方向和学习基础水平,来分成相应层次的班,再根据各个班级中学生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层,教师最终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班和学生在本班级中所处的层次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相结合,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4.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方法

4.1分层备课

教师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基础。备课时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尽量使学生吃得饱,学生有事可做;关键是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各自想学到什么。分层备课有两种教案,一是“一大多小”教案,即一个大教案,2~3 个小教案,大教案针对一般学生而言,小教案针对个别学生(学困生、优生、特长生)而言。多备一些个别学生参与的活动,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二是“多元一体”教案,这种教案形式上只有一个,但一个教案之中隐含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教案。与“一大多小”教案相比,这种教案能够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易于长期坚持施行,当然教师备课可以视情况而定。

4.2分层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效的分级授课是分层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中,内容要做到层次化,做到兼顾 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以 B 层学生为基准,教学内容由简单渐渐过渡到复杂,同时不忘调动 A 与 C 层学生的积极性和接受水平。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程教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混合分组,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进行学习、合作,同时给予学生不同级别的指导,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4.3 课后练习和作业布置分层

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和作业布置,也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检测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可靠考证,在制定作业时,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制定。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题型时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或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安排学生设计制作报纸、网页及宣传画册。通过层次化的制定作业和考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都能达到自己预想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教师可以确定弹性作业,当然,弹性作业也不是和学生分层一一对应的,学生仍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定作业。一般来说,低层次学生可从基础性习题开始,而后完成提高性、发展性习题。高层次学生在充分完成提高性和发展性习题的同时,教师可以考虑更高的附加性研究型习题。

4.4测试分层

测试分层可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环节,在进行学生分级之前,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统一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在进行一个环节教学以后,再结合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考察,并结合其个人潜质和个性差异,进行再次测试,视情况适当作调整。通过测试结果,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分层方法,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4.5评价考核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在分层次制定作业及考试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对其进行分层评价。不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习效果,而是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作为真正的考量标准。一方面,通过基本评价对各层次学生平时上课的学习态度,如上课纪律、出勤率、完成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在上机操作时的操作能大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昕.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29-131

[2]王新颖.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4) :965-966,970

[3]刘利枚,石彪,罗新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3) :34-37

[4]张贵军.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层次化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2):72-74

猜你喜欢

教案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立定跳远》教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