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共享空间的搭建与运作策略浅析
2014-04-29宋亮
宋亮
【摘 要】信息共享空间集中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个性化的服务指导,既是信息开放获取的中心,又是学习交流的场所。作为专业图书馆,医学图书馆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服务理念方面,医学IC需要在前述一般服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背景和医学的学科特点,确定有医学特色的理念内容。
【关键词】医学信息共享空间;搭建与运作;对策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西方国家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用户学习和研究而建立起来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它将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技术无缝整合,对图书馆空间进行重新规划,提供一站式的集成服务。IC现在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实践,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近些年来,国内大陆的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开始IC建设,特别是上海地区,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相继按照IC模式对图书馆进行了改建或扩建,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等也在IC建设中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书籍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已逐渐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医学IC应利用自身的文献资源优势为患者服务,积极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实现该目标的一个非常适合的选择是开展阅读疗法。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医学IC不仅拥有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还可将医学信息专业人员与专业医师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医学IC有条件成为阅读疗法的实践基地。医学IC这一功能的拓展不仅能够协助提高医疗效果,而且还有助于解决医患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起到缓解医患关系的作用。
用户群体一般包括医学教师、医学科研人员、医学生以及医院的各类医务工作者。区别于一般的IC,我们希望医学IC承担起健康素养教育和协助医疗的职责,所以患者和附近的社区居民等有着医学信息需求的普通群众都应该被纳入医学IC的服务对象。总之,医学IC不能局限在医学图书馆传统的服务范围,要进一步拓展,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为更多人提供医学信息服务。
主要以举办展览、比赛和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如邀请医学专家讲授如何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以及营养保健常识、疾病预防与护理等内容;为患者及其家属编制疾病护理指南,并以宣传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主动推送给用户。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典藏方式,供用户借阅医学图书和期刊。特别开辟出循证医学资料区,在这里集中陈列经整合的医学证据源,包括关于循证医学实践的期刊和图书等文献资料,以及可查询电子资源的计算机终端。
诚然,要加强医疗设备的建设。设备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相关服务设施,用以打造良好的计算机环境和信息平台。硬件设备方面,除了基本的公共查询机和PC机外,从国内外IC的需求调查和实践来看,用户对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投影仪、刻录机以及国际互联网等设备需求度较高,应得到优先配置。同时,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可出借的笔记本电脑和电子阅读器、高配置工作站、数码相机、摄像机、以及音视频输入和输出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上,要求有交换机、服务器、以及有线和无线上网设备等。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家具、储物柜、空调以及残障辅助设施等。
从国内外图书馆的IC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资金需求的规模一般较大。尤其是IC强调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单彩色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和高配置工作台等电子设备都已成为基本配置,这些丰富的应用设备采购成本都较高,IC建设和运行都需要持续的大量资金投入。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IC建设先后共耗资约2300万英镑。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建设资金的来源相对单一。然而由于IC继承了图书馆公共物品的属性,又不适宜通过服务项目收费来解决资金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基本上是学校拨款,而各学校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资金投入量也有很大差别。
医学IC应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以期系统化、科学化与条理化地陈述不同利益群体诉求,建立起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表达机制。通常宜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对用户的信息查找与利用行为的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隐性需求;(2)采取留言板、电话、E-mail、拜访、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与各方利益主体沟通,了解其期望和要求;(3)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及时公开公示消息,加强各方对图书馆IC服务政策的理解;(4)多与同行交流,获取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这一机制应成为制约并引导图书馆管理层决策的有效力量。
合理的利益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各方共同付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首先,图书馆IC除了满足服务者的物质需求,还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并提供深造发展的学习机会以优化其知识能力结构,让他们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其次,制订相应的奖励制度,在精神或物质上鼓励各方利益相关者积极主动地献计献策。另外,还要有恰当的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规范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IC内部的利益制衡和平稳发展。
信息共享空间为医学图书馆拓展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其理念也正在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导方向。医学信息共享空间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医学图书馆服务水平,并提高用户满意度。相信医学IC将会对用户的知识获取行为带来深远影响,引领医学图书馆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观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可知, IC 的内涵与特点、模式与结构及前景与发展问题均得到了丰富的阐释,国内外的图书馆对 IC 实践都做出了较多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国外已有大量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相信中国的 IC 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大量涌现。IC 的成功标志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对国内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新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虽然作为一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IC 会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和管理模式形成一些冲击,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信 IC 将会对人们的知识获取行为带来深远影响,引领图书馆事业向着更高水平前进。
【参考文献】
[1]孙瑾.国内外Information Commons 的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 2006(10).
[2]沈涌,毕强.基于网格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J].圖书情报工作,2008(12):107-110.
[3]施发富,许春漫.基于CRM 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10):38-41.
[4]魏辅轶,周凤飞.基于SECI模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KSIC) 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09):39-42.
[5]盛小平.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0):4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