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青少年性别角色研究

2014-04-29黎四美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变迁反思

黎四美

摘 要 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已发生了转变。传统的两性角色逐渐被中性化、双性化等性向角色模糊化,此性向文化的转变反映了人们的观念进入了超前现代社会,而人们对性别角色变迁的观念与变迁的事实间的不同步,其实质反映的是现代观念与后现代文化的差距、错位。本文运用文化堕距理论来解析现代性别角色的变迁,从而对性别中性化面临的危机及其走向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 青少年 性别角色 变迁 反思

一、引言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短发夹克的女生,雌雄莫辨的歌声,越来越多被叫“哥”的女生和被叫“姐”的男生。尤其是近年来,青年们的“追星”现象和娱乐圈中层出不穷的性别问题总是引发一次次热潮。2004年的“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自出道以来被冠以“春哥”的名号;2009年,最具争议的“快乐女生”曾轶可也被网民称为“曾哥”。而在2010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海选中,“伪娘”的出现迅速把大众的目光转移到男性身上。从学校到娱乐圈、从“哥”到“姐”的转变,这些现象是否表明,我们正慢慢进入一个性别概念亟待破旧立新的“Ta”(她和他)时代?

性别角色中性化,它是伴随现代化而产生,同时也是现代化在性别角色转变方面的产物之一;而双性化则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得以显性化、取得了合‘法化的外衣。

二、性别角色转变的历程

传统社会是仅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男女两性社会,女性主要扮演着母亲和妻子的角色,男性承担社会联系的职责。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是被束缚的对象,在这种不平等的社会里社会秩序趋于稳定是基于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从,违反规范就会受到惩罚,遭人白眼。即使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也是极少数情况下的极少数人,并且是以一种隐性的手段来掩盖自己的天赋角色,至多也只能说明她具有男性气质,扮演者双性化的角色。

传统社会是性别二元的社会,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而现代社会则是趋向一元社会,男女青少年角色更加模糊,中性化、双性化等这种合一了的角色扮演在青少年中更加常见。

尽管在理论上性别角色类型看似多样化,但从另一个角度却反映了现代人自身性别角色的模糊化、双重性和逆向单一化的特征。人民日报报道中把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双性化。未分化即“中性化”,它忽略了客观存在的男女性别差异,而双性化人格集合了男女性别的性格优点,更容易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角色集中的元素增多,男性阳刚的特性中掺杂阴性因素增多,女性阴柔中也不乏彪悍、粗犷。在两性身上阴阳因素不差上下时,说明性别双性化达到极点;如果阴性因素在男性身上超过那个界点时,男性就会被“中性化”;在女性身上的体现则相反。

三、现代性别角色变迁的两重性

双性化受现代环境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因其适应现代职场的需要而备受重视;性别角色的中性化生于现代却不能被现代所容忍,不仅是因为它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而且也对现代社会发出了挑战。

(一)双性化的正功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社会,多渠道的信息来源,使人们平稳地过渡到并接受现代文化,“中性化”就是其产物之一。现代家庭的小型化是孕育性别中性化的最早温床,无论是对孩子的衣着打扮、玩具还是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方式都是以一种现代化所要求的并与之适应的模式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双性化”孩子同时具备两性的优点,缩小了性别间的差异,提高了主体的社会形态的顺应性。

(二)中性化的负功能

“女性男的化”和“男性女的化”文化,相对传统文化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人们通常认为男性角色的定向是能够控制和操纵环境,女性则在家庭中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被动角色。这些观念在长久的时间里主导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并且塑造了与此相符合的男女性别形象。通过不断的强化和重复,人们对于男性与女性的“应有形象”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期待,并逐渐成为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观念。尽管近年来男女性别形象不时出现一些“趋同”与“换位”,但这些“趋同”与“换位”通常不易得到社会成员普遍的肯定评价,而是更多地被视为“失范”乃至“离轨”。

四、青少年性别角色中性化的现实与大众认知间的差距

(一)大众对青少年性别角色一元化的认知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传统的两性文化在人们的心中已根深蒂固并成为一种惯性。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长辈们难以或很难迅速接受新鲜事物,对违反“常规”的现象容忍度低。目前,主要表现为青少年追捧时潮的性别角色中性化,就成为其批判的对象之一,长辈及家长总是希望通过教育,批评大众媒体等方式来扭转局势,而不是任其自流或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青少年和长辈之间之所以存在认知差距,除了心理的成熟程度影响看待问题的思维外,还与群体特征形成的选择偏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错位导致的认知不一。

(二)从文化堕距理论视角解析认知差距的原因

性别角色的變迁与人们对此的否定态度其实质反映的是人们的观念与事实的不同步、不一致。这基于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

这种不同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部分人的观念超前、先进,身在现代社会而观念处于现代、甚至超于现代社会即注入了后现代思想;而部分人还在固守传统,其观念仅局限于传统思想或还处在现代思想的萌芽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扎根,使认知差距在客观和主观上找到了合理的理由。(2)人们的观念与性别角色变迁事实的不同步背后反映的是现代与后现代的错位关系。后现代不是去试图消灭差异,而是试图去接受世界的“混乱无序”,要“学会与好恶交织共处”即主张多元,去中心化;另一方面,酷、另类、前卫是后现代性的生存处境之一。青少年是开拓现代文化前沿的群体之一,性别角色中性化现象就是其追求酷、好玩的表现。从表面上看,他们在玩其实他们在被时代潮流玩。如果说人们的观念还处于现代萌芽状态或局限于现代世俗观,而不能容忍性别角色中性化;那么,性别角色中性化则是超于现代化而进入后现代化的代表文化,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出路。

五、对性别角色变迁危机及走向的反思

首先,对“变迁”而非“变化”做几点说明。按变迁的方向来说,可以分为倒退的变化和前进的变化。相对传统文化来说,性别“中性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是一种倒退的文化;现代性别角色的变化是在传统性别角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性化、双性化顺应了时代潮流而存在,也是现代化的产物,是不是因为适应了时代潮流就任其自由发展呢?如果不是任其发展,那么,性别角色的走向从何去?是延续传统两性角色还是“双性化?要明确现代性别角色最终归宿是向“双性化”还是“中性化”前途。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有效、最可行,这不是某个个体可以扭转的大局。

其次,“中性化”作为一种病态现象是有反常规的,而“双性化”是现代社会所呼唤的,怎样“去中性化”,使中性化顺利、平稳的向双性化的社会过渡了,这是牺牲中性化为代价,达到与现代社会的需要、人们的观念的统一。

再次,现代性别角色中性化已成事实,难道非要采取教育青少年、批评媒体的大事渲染来矫正这种性向文化,使其向现代人们的观念靠拢,达到主客的均衡与统一吗?现代人们可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要么采取默认中性化的态度或思想上再超前一点,使其与后现代文化所能包容的性别角色中性化吻合,这是解决现代与后现代关系的又一方法。

再者,“中性化”社会的到来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从自然角度来说,性别作为天赋角色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学习异性的优点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好一个关节点。

最后,现代性别趋向的一元或一点五元,按照构建和谐统一的标准来说,现代社会的性别标准距离它不远了,然而,在现实中这是个例外,我们所希望的不是一元性别,而是多元多彩的性别,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目前还是只能采取上述的第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性别教育中性化还是双性化[M].解放日报,2005-11-8

[2]格奥尔格.西美尔[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6.

[3]鄭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全国13所高等学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69.

[6]杨武详.解剖“中性化”风潮[J].大学时代,2006(12).

[7]骆慧文.社会学习理论与性别角色社会化[J].2004.2.

[8]教育与性别角色社会化[J].中华女子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女性学系,2007.2.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变迁反思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