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4-04-29张真弼胡胜强
张真弼 胡胜强
摘 要: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高校纷纷开办网络传播和新媒体专业,并致力于探索一些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日益火爆的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上,也出现了泛化和同质化现象,使得新媒体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因此,需要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诸多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和造就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已经介入新闻传播领域。其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并且出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网络传播改变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甚至颠覆了传统的传播理念。网络新媒体的特殊性,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而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方法不甚得法,特别是与产业结合不够密切,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改革,需要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探索培养新模式下网络新媒体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及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和信息交往方式的关键行业。据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計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至44.1%,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有69.5%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了众多新媒体。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IPTV、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迅速发展。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其创新性、实用性、低成本等优势,进行新闻传播和网络资讯服务后形成的。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目前,人们把新媒体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介形态,即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也叫网络媒体,第四媒体。有的传播学者把它界定为: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之后,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收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形态。也有人把新媒体简明地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网络新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一个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网络新媒体产业。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地自我分化和创新,与新兴媒体互相渗透融合。如传统报业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出手机报、数码杂志、电子报纸、公共新闻视频等新媒体。多媒体融合发展态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随着网络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形成和不断壮大,对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显著增加。就数量而言,有专业人士预测,在未来3~5年内,我国网络新媒体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至80万之多。就质量而言,新媒体产业急需大量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而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发展要求是相对脱节的。
新媒体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在规格、知识、素质、技能诸方面有何特点和要求?在探讨这一问题前,首先需要明确网络新媒体有何特点。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的。主要有四大特点:其一,信息通过多媒体形式制作传播。多媒体有文字、语音、音乐、图片、图画、影像等形式,共同形成产品与服务。其二,多媒体信息通过多平台进行传播。多平台包括电脑、手机和电视等,每个平台都有支持多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其三,不论什么媒体、哪种平台,都是使用同一互联网络和技术体系。由于是多媒体、多平台和单一网络,生产和传播信息的队伍可以兼用,做到资源共享,统一经营和管理。其四,新媒体体系强大。其经营范围不再局限于信息传播领域,而是扩大到其他信息服务领域,如网络游戏、网络软件、网络商务和网络服务,都成为信息服务的延伸。
总之,新媒体就是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内的行业包容、整合和提高。
由网络新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是一种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应掌握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具有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新媒体运用、信息传播及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领域的变革趋势及业态多样性,掌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传播策略、新媒体内容管理、策划、制作与传播等多种知识技能。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缺失
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早已引起了国内新闻传播界的关注。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办网络新闻传播专业,面向全国招收了22名本科生。学生学习多媒体制作、网络传播、网页设计、数据库基础及电子编辑出版技术等课程,培养的人才为用人单位所青睐,毕业生供不应求。其后,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相继设立网络传播专业,2003年,发展到复旦、人大、北大等10所高校。2005年,国内高校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传播院系增加到110多所,而且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各高校的传播学本科专业方向大体可分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新闻传播、媒介经营和文化传播四类,其中不少新闻传播类专业都开设了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并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教学,探讨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1997年起就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2000年在硕士层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方向,2008年在本科阶段增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提出“大传媒,全媒体”教育理念。为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将音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和媒介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媒介技术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形成了以新闻训练为主,教授互联网技术与理论、开展新媒体研究为辅的教学风格。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开设了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聘请业界和学界资深人士来学院讲课,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充分体现传播学的应用性和跨学科性。而且还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交流师资、交换学生、双语教学、短期培训等方式,把网络传播专业办成外向型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由新闻传播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开办网络新闻传播专业,以文理交叉为办学特色,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科学基本理论,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新媒体知识。以互联网信息服务、新媒体开发设计与实务、网站运用与管理为学习重点,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设计、网站开发与编辑、互联网信息管理、媒体调查与分析、媒体经营管理与技能,且适应性强、富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以文科、工科相交融和实践能力强为培养特色,培养网络内容建设和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网络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媒介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大量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随着高校新媒体专业课程的增设,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了泛化和同质化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空泛,甚至与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没有什么区别,整体人才质量得不到保证,所学知识技能与现实需求不符,导致人才供给相对过剩。
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从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诸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和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办学理念需要更新。开展新闻传播教育的高校需要确立新的教育思想,真正确立“大传媒,全媒体”培养理念。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近期目标,可以侧重于网络服务实务和新媒体技术教育为主;长远目标,宜培养学习型人才,重在引导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应对未来变幻莫测的技术变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课程很少跨学科组合,网络新媒体专业体现不出新媒体行业内容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的特色,学科内部的课程设置老套,没有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进行调整。比如,新闻传播类专业没有开设新媒体发展所需要的动画、游戏类课程,甚至连有线、无线互联网视频发展所需要的数字视频、音频编码等技术也没有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这就需要按照多学科融合的思路,以“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来设置新媒体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新媒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相当多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以一些老教授支撑台面,这些老教授大都具有厚实的理论知识,但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利用不够熟悉。而一些掌握现代媒体新技术的青年教师,往往又缺乏过硬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没有从业经验,致使能胜任新媒体专业技能教学的师资尤为缺乏。
此外,一些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教学设施现代化。由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实训实习环节相当薄弱,传播学专业与新闻学专业教学区别不大,培养出来的学生毫无专业优势可言。
三、网络新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由上可见,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的改革势在必行。网络新媒体专业要依据信息化社会及网络发展对传播人才的需求,把握全球传播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传播新技术的进展,实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逐步建立起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着力培养和造就理论知识体系完备、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新媒体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新媒体专业本科教育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延伸传播学内涵,突出时代性和应用性。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表述为:网络新媒体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理论,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新媒体知识,以互联网信息服务、新媒体开发设计与实务、网站运行和管理為学习重点,以文理交叉为办学特色,旨在培养具有数字媒体设计、网站开设与编辑、互联网信息管理、媒体调查与分析、媒介经营管理等技能,适应性强、富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媒介传播公司、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新闻出版行业、新媒体行业、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等,从事媒体策划与传播、数字化出版、新媒体内容管理与策划、新媒体研发、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组织与采集等工作。
当然,各高校开办的网络新媒体教育专业方向各有侧重,人才培养目标也略有不同。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应用性为主的宽口径、复合型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人才。人才就业走向为4个方面:从事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采集、组织与传播工作;从事媒介传播公司的媒体内容管理、策划、营销、受众与媒介策略分析工作;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书刊、杂志、报纸的数字出版与传播工作;从事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业的媒体策划与传播工作。
(二)创新课程模块 优化课程设置
面对信息剧增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新媒体专业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以课程模块为基点,以学分制为前提,将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建立以网络传播和新媒体为学习重点的课程体系,形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4个模块。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新媒体导论、网络新闻采访与制作、动画编辑与设计、网络视频编辑、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新媒体广告、新媒体营销与策划、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数字音频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动画制作、网络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基础、网络传播心理学、新媒体受众调查等课程。一些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跨学科选修。实践教学模块以网络传播技能训练为主,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辅,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训实习。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教师团队教学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当前,开办网络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能胜任专业基础课尤其是专业技能课的教师相当匮乏,解决的途径主要有4个:一是发挥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像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那样,将新闻传播学和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承担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二是实行校企合作,由网络新媒体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专业技能课教学任务。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从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聘请一批兼职教授,较好地解决了专业课师资问题。三是中外合作办学,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汉口学院与美国一所大学联合办网络新媒体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开设的多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等39门课程由中国教师讲授,并从外方引进数字图像设计、创作互动媒体等13门专业核心课程,由外方教师讲授。四是借鉴国外媒体融合专业教学经验,实行团队教学方法。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不少课程由团队授课,每个教师只需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传授给学生。
(四)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网络新媒体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高校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设好实验室,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推进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手段现代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将在新校区内建设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包括高清数字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多媒体应用实验室、媒介融合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设施。学校还通过组建武汉学院-腾讯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校外网络媒体建立了9个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落在实处。
(五)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用科研促进教学
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网络新媒体专业复合型人才,需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高校要通过和新媒体企业合作方式,组建学科研究队伍,共同培养人才。武汉学院从重点大学和新媒体产业聘请一批兼职教授,组建跨学科跨媒体研究学术团队,按照新媒体理论体系建构与创新、新媒体内容、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媒体与社会管理4个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前瞻性研究,现已初步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2]赵红勋.微传播语境下新媒体人才培养路径[J].青年记者,2011年(26).
作者简介:张真弼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胡胜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