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尊重”及其在高校人才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4-04-29潘志芬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作用高校文化

潘志芬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的“四个尊重”,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正确把握“四个尊重”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高校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高校 文化 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昭示着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正孕育着崭新发展局面。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写进了新《党章》的总纲中,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再发展,是对经济发展奠定的文化基础,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可靠保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四个尊重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再发展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两位领导同志的谈话时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說:“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出发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新世纪,这一思想,对于我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战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昭示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前提条件,而且已经成为决定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指针。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思想,体现了把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智慧,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四个尊重”的逻辑关系

要把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先分析“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这四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来自于劳动,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的劳动,也包括复杂的劳动。我们说要尊重劳动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尊重,就是尊重我们每一个人的劳动,也就是着重每一个人本身。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劳动工具。劳动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个体劳动过程的总和就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全过程。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人们一般理解的劳动是指人们耗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工人在工厂上班,农民在土地上耕耘,教师在学校里讲课,学生在写作业等。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发明出来的,这其中人才往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是它的形式本身又是主观的,这种形式是人类发明的传播途径和方法。所谓尊重知识也就是尊重前人的创造发明成果,只有带着尊重的态度,才能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才能发挥出知识的力量。

人才在《辞海》中解释为“在某领域创造出成绩或可能创造出成绩的人”。也就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并运用知识来创造、发明出新的财富的人。对人才尊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基本解决了。邓小平当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要恢复以往有效的人才培养形式,恢复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这两条就很难转变当时人们的观念,尤其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问题的判断。

创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之一,创造是后人敢于超过前人的努力过程,创造也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创造新时代、创造新社会、创造新生活是人类不断追求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人们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未知事物,创造出新的适合人类需求的各种精神、物质产品,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产能,简称为创造力!当然,创造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是他们的事业,就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这些正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家们艰辛而又快乐、奋斗的事业!

从上述四个概念出发,我们应该能看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出发点,尊重创造是落脚点,尊重劳动是目的,尊重人类自己是文化的本意。只有当人才的艰难探索性劳动能够被理解、被支持、被尊重,人才创造的动力才更大,创造性结果才更可能产生出来,或者说创造的效率才更高,才越有可能发展创造性结果,依靠创新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极大地依赖于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力量,然而,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最终都要靠劳动来实现。离开劳动,知识就形不成力量;离开劳动,人才就无法成长;离开劳动,创造就失去了基础。

三、弘扬“四个尊重”的文化,发挥高校的基础性作用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人才主体。党的十七大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战略,这是我国实现二十一世纪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措施。要把这三大战略思想落实到个各领域和不同时期,高校必须加强观念转变,高校在这个战略实施期要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四个尊重”文化的培养上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1)尊重人民的劳动和首创精神。

尊重劳动就要求我们拿出一种情感,认真地对待它。比如:我们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虽然我们有能力支付,但我们仍然要节约。因为这体现的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偏见,一种是轻视体力劳动,把体力劳动还分成三六九等、高贵低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认识作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并成为一种观念,使得社会并不和谐;另一种是轻视脑力劳动,忽视知识的力量,特别是在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忽视知识、忽视人才的倾向,这种观念同样也会使得社会不和谐,而且还使社会的发展简单化和经济发展的倒退。当忽视脑力劳动成为过去的时候,我们又不能不警惕重犯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而当今中国社会就有相当部分的人存在这种认识。

(2)高校要确立“人才培养是提高生产力的第一道工序”的理念。过去我们一讲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提高知识分子工资、待遇等,并且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尊重的程度;当然,这在社会物质相对匮乏的时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中国社会经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如果还是以过去的观念来落实这“四个尊重”,显然是不合适宜的了。当前,高校要强调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识,维护好知识学习的环境。

尊重知识就要求认真学习掌握前人创造的知识,这是高校大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基本任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传播知识、开发大学生智力的殿堂,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十分必要。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既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也要全面推进公民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通过培养和利用人才,来推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发展。

(3)把大学生的活动与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联系起来。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灵魂,高校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科学认识的物质手段、科学成果等诸环节或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在开展学习科学知识,不断确立科研精神,通过课堂练习、课堂互动等方式,训练和确立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确立认真钻研自然奥妙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结合起来,在人们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开拓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判断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并通过大学生继承和传播科学精神,在社会活动中发挥骨干性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有利于人才竞争的市场机制,我们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校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在开发创造知识上起关键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教育引导、制度建设,在学生中培养人才的竞争观念,摒弃不利于人才成长的观念,纠正论资排辈的不良习性,着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性氛围。要善于调动大学生各种才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在未来建设社会中的作用,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人民出版社.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M].

[3]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作用高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