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2014-04-29杨波李光
杨波 李光
【摘 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口服身痛逐瘀汤为主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ml,7天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初始剂量为1mg,随后0.5mg/h或1mg/2h,直到症状缓解,最大剂量6~8mg/d。症状缓解后0.5mg,每天2~3次。两组患者连续口服药物最少2个疗程,最多5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身痛逐瘀汤;血沉: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62-01
风湿性关节炎,古今中外历代医家论述甚丰、各持己见,莫终一是,据统计,全世界的药物都曾被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工作者面对如此五彩纷呈的理论和实践治疗,往往难以取舍。笔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地锦州,是地处东北平原的一个寒冷之地,气候严寒,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高,在以身痛逐瘀汤[1]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在大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与中医痹证,基本上可以说是同义词,是一大类有关结缔组织病及骨与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疾病的总称,所包括甚广,其发病率及致残率是比较高的,而且缺乏特效药物,或者药物毒性较大,难以长期服用,以致影响疗效,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相对来说,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疗效较为满意,副作用也较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笔者收集锦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96例符合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门诊痹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31~70岁,平均(56.5±11.5)岁,对照组48例,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33~69岁,平均(55.8±1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结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标准:①发病特点:多与气候变化有关,或感冒后诱发。②关节、肌肉、筋骨等部位疼痛(酸痛、胀痛)或肿胀,局部畏寒或发热。③理化检查:抗“O”增高,血沉增快。④性别与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约2.5~3:1。
气滞血瘀临床表现:关节、肌肉、筋骨疼痛或肿胀,气滞日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滞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身痛逐瘀汤为主方,基本方药: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川牛膝15g,地龙15g,没药6g,五灵脂10g,秦艽15g,羌活15g,黄芪30g,白芥子10g,制南星10g。用法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ml,7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颈部选加葛根、桂枝;上肢选加桑枝、威灵仙;下肢选加独活、木瓜;腰背部选加狗脊、杜仲;风胜者选加防风、白芷;寒胜者选加制川烏、制附子;湿胜者选加防已、苍术;里郁化热者选加石膏;伤津者选加生地、玄参;正虚者选加桑寄生、补骨脂、人参;痛甚者选加延胡索、乳香;病久入络肢体拘挛、麻木者选加虫蛇之品,如乌梢蛇、土鳖虫、蜈蚣。
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534)。初始口服剂量为1mg,随后0.5mg/h或1mg/2h,直到症状缓解,最大剂量6~8mg/d。症状缓解后0.5mg,每天2~3次。
两组患者连续口服药物最少2个疗程,最多5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
1.4 实验室指标
观察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患者空腹采静脉血。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发布的痹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拟定。①治愈:全部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正常或显著下降随访半年无复发;②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恢复或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变为能自理,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③有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进步,生活不能自理有所改善,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④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症状及体征、理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善。
1.6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按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判断,治疗组病例治愈30例占62.5%,显效8例占16.7%,有效5例占10.4%,无效5例占10.4%。总有效率:89.6%。
对照组病例治愈32例占66.7%,显效6例占12.5%,有效4例占8.3%,无效6例占12.5%。总有效率:87.5%。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轻者影响休息,重者行动、劳作不便,其特点是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经久难愈。《内经·痹论》[3]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明确指出了风、寒、湿、热痹的病机特点。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朱丹溪以痰立论,王清任以瘀立论,叶天士倡久病入络之说,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以搜剔宣通经络,张介宾认为“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所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气血流利,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痹证的治疗往往由于风寒湿邪搏结,邪正盛衰难辨,而难获愈,但究其本,多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杂病源流犀烛》[4]“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也”。可见,风寒湿乃痹之本因,然寒湿之邪重浊黏滞而凝涩,阻碍气机升降,日久不解,邪气残留,津凝为痰,循经入络,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气滞血瘀,痰瘀阻络。王清任认为痹证用温热发散药不愈,用利湿降火药无功,用滋阴药又不效者,是因为风寒湿热之邪入于血脉,致使气血凝滞之故。所以提出逐瘀活血,通经祛邪之法,创身痛逐瘀汤把逐瘀活血与祛风除湿之法合用,故选王清任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疾病的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根据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首先辨别其病性属寒热虚实,如属实证,当辨明是行痹、痛痹、着痹还是风湿热痹;如属虚证,当辨明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还是脾肾亏虚。进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5]。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痹证日久、络脉瘀滞拟定的治疗大法,研习经典及现代研究,无不从大法、久痛入络、久病入络及微循环障碍着手。“沉疴痼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但临证不宜拘泥于活血化瘀法,而要谨守病机,见微知著,方可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洪图.内经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
杨波(1971—),女,锦州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从事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
李光(1986—),男,中醫内科学,硕士,从事中医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