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为圆茶花梦卖车卖房 蜗居湖北大山十年
2014-04-29
凌晨5点就坐上长途汽车,45岁的浙江台州人朱向阳从京山赶到武汉洽谈合作。而前一天晚上,12点多他才上床休息。
朱向阳,京山茶花源风景区老板。目前,这个全国最大的茶花基地,有5万多株茶花300多个品种,其中200多个品种从国外引进。前不久一些地方植物园、房地产商,都找他购买茶花树。据核算,这里的茶花树价值亿元。
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直蜗居在大山中,把多年做电缆生意的积蓄全部投入到茶花事业中。
一次结缘 执着种植茶花
朱向阳与茶花结缘,始于10年前。
“我没想到会承包荒山种茶花。”朱向阳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缘分。2003年11月,他还在汉口清芬路做电缆生意,一次跟亲戚到京山县虎爪山林场做一笔生意,看到一株2米多高的茶花树,上面结着小脸盆大的粉红茶花,觉得特别漂亮。
当地人介绍,京山盛产油茶树,这是将茶花枝条嫁接到油茶树上长出来的山茶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向阳是浙江人,他知道浙江金华人种植茶花很有名,但是,大多是零星盆栽,大面积栽种的还没有。
于是,他动了“花心”:这里有大片的荒废的油茶树,能不能把金华的山茶花与油茶树嫁接,种出漂亮的茶花呢?
说干就干。一周后,朱向阳再次奔赴京山。花了数十万元包下两座荒山,足有1000多亩。
次年3月,他从浙江金华买来一万枝茶花枝条,雇请5位工人,将枝条嫁接到油茶树上。一个月后,只有不到1000根枝条存活。
如此一来,40万元白白打了水漂。痛惜之余,朱向阳买来茶花书籍学习,又多次到金华请教茶花种植户,了解茶花死亡原因。原来,金华的茶花全是温棚中栽培,自己的油茶树都是栽种在室外,温度太低,冻死了。另外,枝条剪下来,存放不能超过3天。即使如此,3天内的存活率也只有70%。
对症下药。2005年,第二次嫁接,朱向阳每两天跑一次金华,深夜乘火车,第二天拿到枝条就往回赶。终于,8000多根枝条,存活60%。
真诚待人 融入村民中
每年投钱,买枝条嫁接、施肥。“像养孩子一样,看着它成长。”朱向阳说,因为寂寞,他养了两条狗做伴。
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2009年,国家政策调整,需要办理林权证。因为黄陂山是老百姓自留山,涉及37户村民。如果村民不签字,就办不下来。
通过京山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协调,村民选出5位代表商谈。要想包下这座荒山,22万元,不能少。
其实朱向阳请附近村民帮助嫁接,平整土地等,每年就要耗去60多万。
“我没有卖茶花树,也没有砍一棵松树,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只是想把这片油茶山变成美丽的茶花源。”没有一分钱收入,经济困难的朱向阳反复与村民沟通,最后达成协议:由他拿出14万元补偿村民。
当年春节,朱向阳买米买油,到每位村民家拜年。“我一个外地人,在这里生活,既需要融合进去,也需要得到大家帮助。”朱向阳说,每次用工,全请附近农民,提高大家收入。
村民陈小红说,大家其实已经把朱向阳当成京山人了。
武汉闯荡 掘得第一桶金
其实,承包荒山种植茶花前,朱向阳已迈入千万富翁行列。
初中毕业,朱向阳在浙江台州村民企业上班,从事机械加工。当时,恰好征兵。父亲希望儿子当军人。
1988年,朱向阳走进军营。至今,他都记得父亲给他写第一封信的开头:向阳,您好!那是父亲对军人的尊重。部队的生活,培养了朱向阳自信、坚韧的性格,对他后来坚持10年种茶花不无影响。
1993年从部队回来,朱向阳投奔宁波的叔叔。叔叔做包工头,收入还不错。
3年后,懷揣着创业梦想,朱向阳来到武汉。当时,汉口清芬路聚集一批售卖电线电缆的商人。他找到上海一家电线电缆厂,以每卷128元的价格批发过来。虽然价格偏高,但是,他真诚待人,加上产品质量过硬,很快赢得市场。第一年,卖电线电缆就赚500多万。第二年,800多万。
手上有钱了,就去投资。他拿出2000多万,前往内蒙古从事风力发电。由于多方面原因,最后放弃。
多年社会上闯荡的经历,让他自接触茶花开始,就坚定了种植茶花的信念。“这么多年的打拼,让我懂得专注。种植茶花,让我结交很多朋友,心情也好。”朱向阳说。
痴迷茶花 妻子执意离婚
茶花的生长是缓慢的。每天没有收入,全是付出,朱向阳卖掉武汉的房子和两部小轿车。
妻子和两个小孩不得不回到台州,一年难得见上朱向阳一面。妻子向他提出离婚,理由是感情破裂,“武汉的房子和车子都没有了,没有收入,你又在深山里,不如分手。”尽管如此,朱向阳再三挽留妻子。
谈起这段经历,朱向阳潸然泪下。当初妻子怀孕前生病,两人四处奔波求医,相敬如宾。患难夫妻,没想到因为痴迷茶花,妻子不理解。好好的赚钱生意不做,偏偏亏本去种什么茶花,妻子执意要离婚。
2012年8月28日,两人和平分手。不过,两人有个约定:孩子是大家的,不分彼此。朱向阳每天仍在山里忙碌着茶花,他盼望妻子有一天能回心转意。
也许正是因为感情上的这段伤痛,他特意在茶花源设置了爱情道,象征着对爱情的坚守。他提议,凡是有夫妻情侣来游玩,男人要把女人背上山,借此比喻两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宁可借钱 不卖一株茶花
所有的资金都投到了茶花源,有时资金困难,朱向阳宁肯四处借钱,也不愿意卖掉一株茶花。
2011年,福建一家绿化公司,在南昌建广场,需要300株大的茶花树。客户辗转找到朱向阳,300株茶花树,5000元一株,150万元就到手了。如果成交,可以缓解困难。然而,他拒绝了,“这一次卖出去,我会忍不住又要卖。不到几年,这个茶花树就卖完了,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浙江台州一家植物园,需要1000株茶花树,开价每株3000元。300万元的生意,他还是拒绝。
2013年10月,湖南株洲一老板,以每根枝条20元的价格,想买20万根茶花枝条,准备在当地嫁接茶花树。朱向阳还是舍不得。
记者采访时,对他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一方面,四处找朋友借钱打理山上的茶花,一方面有人买茶花树有大笔收入却拒绝。
朱向阳有自己的梦想。他说,今后10年里,我准备在全国再建九个茶花源基地,同时开发茶花精油等系列产品。
“等10个茶花基地全部做好了,我就好好休息一下。”他亲自参与设计的京山茶花源景区LOGO上,特意设置10个花瓣,其实隐藏着他的10个茶花源梦想。
【对话】
深夜,接受采访,记者(以下简称记)与朱向阳(以下简称朱)有这番对话。
记:当初怎么就认准了种茶花?
朱:前半辈子跑了全国很多地方做生意,经历那么多事,就想静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
记:武汉的房子车子卖了,连老婆也分手,值吗?
朱:认准了的事情去做,我想不会错。茶花源景区是绿色银行,相信投入的资金会回来的。对妻子,我想说声对不起。希望她能理解。我还等着她。
记:从一个千万富翁到借钱生活,适应吗?
朱: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我从农村走出来,又到部队锤炼过,这种逼迫自己的生活,适应。
记:光靠景点门票收入恐怕收回成本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实在没钱了,将茶花树卖出去?
朱:目前没这个想法。人生总有一搏。
记:选择种植茶花,现在你后悔吗?
朱:十年无悔。
在武汉做生意多年的千万富翁朱向阳,为了一片荒山上的茶花梦,卖掉房子车子,甚至老婆也跟他离了婚,甘愿蜗居大山10年。
(来源: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