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4-04-29王振杰张福仁
王振杰 张福仁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即大学生是主体因素、教师是主导力量、课堂是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重要载体、网络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中国梦”最年富力强的时代,是践行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方法,引导大学生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梦”实践中,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品德,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等学校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合体,是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认识、道德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的社会性活动,是有组织地定向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在任何时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何,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的成长成才和自身走向,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建国6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蓄积了一些问题,诸如政府的公信力危机、经济转型压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等等。我们需要一种社会主流意识指导我们面对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只有有了主流意识,社会才会有共识;有了共识,社会就会具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可以动员资源来克服危机”。“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新概念,它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已成为我们国家向前发展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内外各种发展浪潮的影响,特别是高等学校在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育机制上出现了新变化,用一种社会主流意识来引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保证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始终是高校育人过程的重中之重。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大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轻社会规范,重个性自由;轻品德,重才能;知易行难,价值评价矛盾等问题。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能否自觉践行中国梦,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最终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
(二)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正确的方向,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而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中国梦”需要一大批高水平专门人才的支持,这些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作为保障。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唯有坚持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發展,才能确保广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规律,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当中。
(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较为富足安适的生活条件、发达开放的沟通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提供了便捷与便利,但也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在这个竞争剧烈、价值观念紊乱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群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精神来激励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每个人都有同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种气势磅礴的正能量正在亿万人心头响起,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学习,有利于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大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建构一种心灵支撑。“中国梦”不是万能的,但可为当代大学生确立一个精神坐标与一种价值追求,而这正是大学生内心所渴求的,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三、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路径
从构成上看,当前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大学生、教师、课堂、校园文化、网络等方面。以“中国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引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密切关注这些要素。
(一)大学生是主体因素
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只有尊重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才能让青少年真正做起“中国梦”,投身“中国梦”。因此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有理想有梦想,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明确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大学生是校园的主角,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学组织的各类校园活动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口味,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必须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为第一要义,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其次,要明确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实施者。高校校园的各类学生团体,不仅是高校教师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还是校园各类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营造精品校园文化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领头羊,他们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明确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先进引导者。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中坚力量与骨干队伍的榜样示范作用,重视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形成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二)教师是主导力量
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都必然有相对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即相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既不单纯地存在于教育主体一方,也不单纯地存在于教育客体一方,而是存在于二者互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有当教育主体的施教内容和意图,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客体的需要相交汇,或者说为教育客体认可和接受,并成为教育客体的主导思想,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也才能说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主导性,而在于如何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将“中国梦”的思想与实践要求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需要教师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做出取舍和有效解读,满足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获得大学生认可和接收,最终达到教育的功效。②
(三)课堂是主要场所
在高校开展“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平台,发挥主阵地作用。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详细讲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结合专业课程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保障体系,让大学生自觉加强专业学习,为投入“中国梦”的实践积累知识,从而使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无处不在。其次,根据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维开阔的特点,应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教学,而是采取互动交流的“参与式”教学,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主客體关系,调动大学生对“中国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改变以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依靠卷面考试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考核采用卷面考试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的认识不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式吸收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
(四)校园文化是重要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从而实现教育人、服务人的功能。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校园文化之中,是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现实要求。“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用“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中国道路实践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评价机制和长效机制。要注重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育人作用,帮助大学生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把对“中国梦”的认识落到具体行动上。要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暑假、寒假时期,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求高校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覆盖到整个校园,使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五)网络是关键所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这其中,高校大学生 99%以上都接触过互联网络,而且其中50%以上的大学生经常上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指出:“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和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平等的、真诚的思想交流,迅速了解掌握大学生最新思想动向,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创造便利条件。
在“中国梦”引领下,以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首先,应以“中国梦”引领高校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使校园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全面服务大学生的新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适应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各高校要通过校园网络准确把握校园网整体舆情动态;重视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实现教师和大学生实时的、平等的、真诚的思想交流。其次,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通过“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大对学生的网络培训力度,增强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提高高校校园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高校校园及周边网络环境的综合治理;培养一批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又深谙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更好胜任高校网络管理。③
注释:
①王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②杨建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③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参考文献:
[1]秦记洪. 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广西社会科学, 2013(6):183-185.
[2]王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3]杨建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