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坛经》文化中对人及人世的肯定

2014-04-29吴洋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5期
关键词:坛经

摘 要:《坛经》是一本始终在肯定人和人世的著作。笔者选取了三个方面来谈,世人观,人伦观和明心观。因为《坛经》立足于明心见性,立足于人本身,所以它关注世人,认同人与人的伦常。这是中国人面对中国人自身和中国社会所提出的观点。佛不远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一种状态。佛法本来就不该高高在上用教条去管束信男善女。《坛经》用了一个平实诚恳的态度来讲述佛与人,抛弃了许多的形式,肯定人与人心。但不能说《坛经》完全抛弃了形式,而是将人心与人置于形式之前。

关键词:世人观;人伦观;明心观

作者简介:吴洋(1989.12-),女,河南郑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2

《坛经》,又作《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1]生平事迹及说法的集录,由他的门人法海整理而成,成书时间约为公元713-723年[2]。其中,敦煌本《坛经》为现存最古版本,此外还有“惠昕本”(公元967年)、“契嵩本”(公元1056年)、“德异本”(公元1290年)和“宗宝本”(公元1291年)等[1]。一千多年来,《坛经》文字虽有增损补略,语言俚雅不一,但依然被冠之以“经”,流传至今。这恰验证了《坛经》中的“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笔者所用坛经为现行通用版本[3]。

不同于其他佛经中所主张的“轮回”和“報应”观念,《坛经》是一本始终在肯定人和人世的著作。究其原因,首先是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地与中国文化碰撞或迎合,最终至唐宋以后并融。《坛经》成于唐朝,经过不断演化,成为一部已经中国化的经典。其次,《坛经》集录的是慧能的事迹语录,所记载的是中国古代人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与佛教有很大的差异,但慧能却将其圆融地加入佛教思想之中,使《坛经》呈现出与一般佛教经典所不同的文化内涵,即肯定人与人世。笔者选取了三个方面来谈,世人观,人伦观和明心观。

一、世人观

《坛经·般若品》中有这样一段话: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儒家讲仁义礼智,道家讲希言无为。这些一直都在强调怎么做,而《坛经》这段话是在肯定人本身。它将“人”置于“经”、“法”、“文字”之前,这在所有的经典之中都是少有的。因为经典是在讲规矩,不看重人,也瞧不起人,仿佛人天生就是应该被约束被管教的。《坛经》也约束人,但它的约束是放在对人自身的肯定之后的,它是“因人说有”,因人而生的。

《坛经·般若品》又道:“凡夫即佛。”这就一下子把从云端处的金身佛像一下子拉进了红尘世俗,凡夫都可以是佛,佛也是凡夫。《坛经》接着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虽然有迷悟的差异,但至少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众生是平等的。除了般若品,《坛经·付嘱品》也强调:“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坛经·顿渐品》又讲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佛教有许多地方会提倡要静坐,但《坛经》却反对静坐,认为这是对人的身体的拘束,虽然它是借此在反对形式,但同时也将人的身体从干枯的教条中解放了出来。

二、人伦观

人伦是儒家所强调的东西,但并不是有了儒家才有人伦。中国人本身就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儒家把它标举出来罢了。有趣的是,本该是佛教的《坛经》也透露出了近乎儒家的人伦观。

《坛经》既然肯定了众生是佛,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出家皈依,所以《坛经》就涉及了一般人如何修禅学佛。《坛经·疑问品》有这样的颂词: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心平行直”,这与佛教还是相连的,但后面的“恩义让忍”像是二流的劝世良言,又讲到“日用常行”,这是修禅的方法,可贵的是《坛经》提到“成道非由施钱”。这些话是针对是世俗人而讲的,这些人骨子里就是认可人伦之道的,虽然有时候做不到。慧能需要拉拢他们,所以才认可他们所认可的东西。“行直何用修禅”“成道非由施钱”,真是非大禅师不可语,不要富贵,不要供养,仅希望信奉者心平行直,处理好自己和心的关系,过好自己的日子。

《坛经·忏悔品》讲道如何皈依佛教,这点对所有人都是通行的,它说:“内调心性,外敬他人,自是皈依也。”非常简单又非常困难。舍弃了繁复的形式,皈依之法只是日常行为,但难的是一直做下去。这里的皈依有“内”有“外”,一般佛法是不讲“外”的,但是《坛经》却肯定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对自己要“调心性”,对外要“敬他人”。“敬他人”这还是人伦的东西,是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表现。

《坛经》并没有放弃一切形式。关于行礼,《坛经·机缘品》有近乎苛刻的要求,“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即罪生,亡功福无比”。有个叫法达的僧人拜见慧能时,头不触地,慧能呵斥道:“礼不投地,如何不礼?”慧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是可以消除心中傲慢的事情,如果礼未至,就会“有罪亡功”。可见《坛经》对礼仪的重视并不下于儒家。

三、明心观

“明心见性”可以说是《坛经》的基本观点。《坛经·行由品》讲道慧能的开悟就是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因为慧能就是这么开悟的,所以他所有的立足点都在“明心见性”之上,将所谓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统统抛了个干净。其实说到底,关注自己的心,即是关注自己。《坛经》中有则风动幡动的著名小故事: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这段话当然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它的道理所在,即它强调了人的意识。只有人自己看到幡动,想到风动,才会意识到这些东西在动。所以这个小故事讲的是人与物的关系,而且慧能并没有说心动不好,他只是提出这种现象。外物通过你的心,通过你自己对你发生作用。人类的认识永远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摆脱自身去体察外物。

除了将心与外物联系起来,《坛经》对心性和佛教的其他追求也做了比较。比如《坛经·行由品》中:“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把心性看得比“解脱”还重要,这与许多佛教经典是有差别的。此外,佛家追求的清净也被《壇经》否定了。《坛经·坐禅品》中有云:“起心著净,却生净妄”。这是因为人的心性本身就是清净的,不需要再去追求所谓的清净,如果起心追求,反而会产生虚妄之心,被“清净”所缚。

关于佛法的传承,《坛经》依然看重心性。《坛经·行由品》中提到:“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以心传心,又是对外在形式的抛弃,中国文化讲究意,似乎与此相关。虽然《坛经》看重自悟,但也不否认点拨的重要。《坛经·行由品》又道,“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别人的帮助也是很重要的。这又回归到人与自心,人与他人的关系。

四、余论

因为《坛经》立足于明心见性,立足于人本身,所以它关注世人,认同人与人的伦常。这是中国人面对中国人自身和中国社会所提出的观点。佛不远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一种状态。佛法本来就不该高高在上用教条去管束信男善女。《坛经》用了一个平实诚恳地态度来讲述佛与人,抛弃了许多的形式,肯定人与人心。但不能说《坛经》完全抛弃了形式,而是将人心与人置于形式之前。

作为佛教经典,《坛经》不可能不讲如何得到成佛,但是它追求的并不是解脱肉身,去极乐世界。《坛经》的理想是“随所住处恒安乐”,既有儒家的随遇而安,又有道家的自然无为,骨子里是慧能强调的心性空明。可以说,《坛经》已经很好地将三教融合为一体。于外,关心人世;于内,兼容儒道。

《坛经·机缘品》有一句话,“说似一物即不中”,是说语言没有办法完全表述出你所要讲的东西,只能勉强相似。即使《坛经》的文字也不能完全说出慧能的思想,笔者假借以上文字来阐明《坛经》中的人及人世,更加不可言中。但笔者追求的不是说中,而是暂借文字,于相离相。

参考文献:

[1]拾文. 《敦煌写本坛经》是“最初”的《坛经》吗?[J].法音,1982.02

[2]王月清.论《坛经》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J].江苏社会科学,1999.01

[3]金刚经·心经·坛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坛经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不在此岸,不在彼岸
《坛经》敦煌本与宗宝本版本比较
《坛经》中的判断句研究
浅析《坛经》中的“自性”
从《坛经》看我们的生活方式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慧能《坛经》的涅槃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