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角度浅谈“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29涂佳
涂佳
摘要:随着90年代的学生现在已经进入高校生活学习,辅导员对于“90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本文主要从辅导员的角度来浅谈对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现如今高校的学生都是90年代出生的学生,因而将其简称为“90后”大学生,而“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复杂,既面对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又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一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思想观念上,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政治态度,信仰共产主义的同时也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让其参与政治的热情较高但是当今社会的“利益原则”驱使又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中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2、在行为特点上,作为在校主要任务的学习上他们有积极的态度,但是整体学习风气不浓,学风建设有待加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他人沟通交流,在现代通讯设备和电子产品的花费很高,消费中存在攀比现象和享乐观念,整体消费显得不够理性。
3、在心理特点上,广阔的知识视野让他们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表现的非常自信,但是在交流过程中又不太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希望独立,大学生恋爱问题中也不例外,主动的追求、消费的平等让他们在恋爱中保持了个性的独立,促是即便如此,面对着未来、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们在心理上仍然表现出心理素质偏弱、抗击能力明显不足的特点。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1.辅导员不甚清楚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明显偏向重视自我,体现在对物质、金钱的追逐,而他们产生这种价值观点的原因除了现在社会以经济为中心,物质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外,更重要的是9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父母往往举全家之力,满足其对各种物质的需求。同时90后的大学生对网络这种新兴方式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更加强烈,因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上面充斥着各种信息,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查阅资料的同时,也利用网络聊天交友、购物休闲,当然也会受到网络上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可以看出在多数辅导员的工作还没到位,至少离理想状态还存在很大差距。
2.辅导员对学生培养、管理方式陈旧单一
学生对辅导员及其工作认识不多,通常只停留在表明上,表现在辅导员工作的方式和重点都集中在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各类文体积极分子以及问题学生上,难以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在当前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存在“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现象。因此辅导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往往以为自己的工作方式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是恰恰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往往因为教育、管理的需要,对学生提出比专业老师更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一部分学生往往感觉自身的自山被剥夺、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在当代90后大学生中,对辅导员管理模式的不认同、和抵触情绪山此产生。
3.学生政治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中的大多数与自己所管理的学生具有相似的专业背景。不是教育类或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们缺乏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走向深入。有些人之所以会选择从事辅导员工作,仅仅是迫于就业压力,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高校的辅导员还常常承担大量繁重的行政性任务,工作强度和难度明显增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辅导员即使付出再多的精力,也很难在短期内作出显著的成就。长此以往,这些因素都容易让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多为留校生,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并没有真正走上社会,人生阅历较浅,缺乏社会经验,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处理。
三、“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与高校自身管理、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要结合“90 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探求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1.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改变学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格局。要从“90 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遍关心的问题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服务。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70 后”、“80 后”相比,“90 后”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烈。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教育者应在全面认识“90 后”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从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第三,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做贫困生的思想工作,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不同性格的贫困生也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不但应该注意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在生活费或者学费上尽量提供帮助。由于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对这部分学生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加强心理疏导,特别要注重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功能,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恶性事件的發生。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对于在网络伴随下成长的“90 后”大学生而言,上网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积极主动的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手机短信、QQ 群、博客、飞信、MSN 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 “校园论坛”、 “BBS”、“公开点题”等发布消息;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及时公布校园新闻、学生活动、规章制度等等,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校园动态,同时可以在网上征询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宣传主流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和业余生活;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所有信息进行过滤,及时发现并删除不健康的信息,充分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为“90 后”大学生建立“绿色网络”,以健康优秀、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来充实他们的网络世界。
参考文献:
[1]暴占光.90 后大学生挑战高校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08(11).
[2]胡邦宁,廖元新.浅谈“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时代文学, 2008. (11).
[3]王丽.90 后大学生特点及高效辅导员工作的新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4).
[4]李建军,黄海燕.90 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论略[J].宜春学院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