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2014-04-29潘玲隆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鼻内窥镜慢性鼻鼻窦炎

潘玲隆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患者创伤小,且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内窥镜;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32-02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流黏性鼻涕以及头晕头痛等。据统计显示,近年来,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由于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复发,且临床效果不明显,为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代替了传统手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为了深入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我院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18-74岁之间,平均(33.5±12.6)岁。病程6个月-22年不等,平均(9.5±5.2)年。根据慢性鼻窦炎分型标准:Ⅰ型52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6-73岁之间,平均(32.5±11.3)岁。病程4个月-26年不等,平均(10.3±3.7)年。其中Ⅰ型52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前,为了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可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消炎,减轻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本组患者全麻29例,局部麻醉71例。局部麻醉主要是通过棉球蘸用20ml,1%地卡因和2ml,0.1%肾上腺素对患者的鼻腔表面進行麻醉,促进总鼻道等部位收缩充分。随后在鼻内镜下将患者病灶区息肉切除,为了使筛泡骨壁充分显露出来,需将钩突部位切除,随后根据CT以及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清理患者的筛房至筛顶,紧接着在充分保留患者正常黏膜的前提下,将患者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并参照患者病灶情况对其额窦口以及蝶窦口进行扩大。术后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对患者进行换药,预防发生黏膜水肿。

1.3 疗效评判标准:治愈:窦口开放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患者不需要再接受治疗;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检查时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出现,仍需进行后续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恶化,而且检查时窦口仍旧狭窄或闭塞。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其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的。患者多表现为流脓涕、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等临床症状,统计显示,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易复发,相比而言,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在治疗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方面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彻底清除患者的病灶,在充分保留患者正常黏膜的前提下,达到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通过总结,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a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可以充分暴露患者的病灶,使得医师可以在狭窄鼻腔中的视野更加开阔。b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以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我院通过术后随访调查发现,治疗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具有明显优势,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上表1。由此可见,鼻内窥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左可军, 许庚, 徐睿, 等. 慢性鼻- 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后生存质量的转归及影响因素[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03):192-197.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03) : 81.

[3] 董震. 老问题新挑战- 再谈慢性鼻- 鼻窦炎[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 43 (04):241-243.

[4] 黎万荣,黄英,魏继承.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复发性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2002,9(03):151-l53.

[5] 卢新丰,郭自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0,6(12):126-127.

猜你喜欢

鼻内窥镜慢性鼻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观察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内窥镜下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鼻出血的护理对策探讨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慢性鼻—鼻窦炎行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治疗的疗效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