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希克与宗教多元主义研究
2014-04-29郑小璐
郑小璐
【摘 要】宗教多元主义产生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各地交往的增加产生的宗教对话;以约翰·希克为代表的宗教多元主义提出可以将世界宗教看做对于终极实体的不同回应,在各地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呈现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共通点就在于从自我中心转向为以实体为中心。宗教多元论作为宗教对话中的一种模式,也受到其他派别的批评,比如后现代多元主义者认为其实看似宽容的宗教多元主义隐藏着一元论前提。
【關键词】宗教多元主义;宗教对话;终极实体
一、宗教多元主义产生的背景
人类历史上,各种宗教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相对隔离的环境下发展起来,而宗教间的碰撞是以一种冲突和扩张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7-8世纪伊斯兰教的扩张或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等。而近百年来,随着各地区之间相互沟通与联系的增强,人们开始尝试理解他人的信仰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就出现了,每种宗教都声称自己代表了绝对的真理,然而它们相互间对真理的描述是极为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该如何看待各自传统中宗教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前,人们出生在何地便信奉何种宗教,然而生活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出家门便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媒体了解到全球各地的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任何国家想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参与到这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宗教问题的理解,从个体自我价值的定位,到伦理道德的标准,都与这种沟通合作息息相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教多元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主要宗旨在于尝试构建各种宗教信仰之间平等和平的对话,从而摆脱历史上各种宗教间相互隔离、敌视的关系。多元主义与排他主义和兼并主义一样,是现代宗教对话一种模式,我们可以简要了解一下各家的观点。排他主义以自己信奉的宗教为唯一绝对的真理,也就是说,现存的多种宗教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其他的均属谬误,或存在根本性的不足。兼并主义则认为真理在世普遍存在,具体的各种宗教教义体现了真理的不同层级,但只有一种宗教是绝对真实的。多元主义认为各种宗教都是通向真理的一种方法,相互之间是。宗教多元主义的先锋和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约翰·希克。
二、约翰·希克等宗教多元主义的主要论点
约翰·希克首先强调了不能用特定文化下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所有宗教的有效性。各种文明都有着不同类型的善恶混杂,每一种信仰之下都既有伪善者、暴君又有圣徒、先知或思想家。又比如基督教世界虽然有着繁荣的物质文明但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佛教文明的许多国家则受着贫困和萧条的侵扰。他说:“我们只能得出否定性的结论:要确立某个世界宗教独一的道德优越性,这是不可能的。从上帝的眼光看,其中有一个宗教作为历史事实也许优越于其他宗教,但从人的眼光看,我们无法宣称知道这一点。”(引自《信仰的彩虹》P16)
1、对终极实体的回应
他在《神与信仰的宇宙》中做过这样的比喻:“一群盲人从未见过大象,有人把一只大象牵到了他们跟前。第一个盲人摸到了一只象腿,就说大象是一根活动的大柱子;另一个摸到了象鼻子,便说大象是一条大蛇;下一个盲人摸到的是一只象牙,就说大象是一只尖尖的犁头。就这样,他们一个个地摸着讲着……当然,他们都是对的,可每个的提到的只是整个实在的一方面,而且都是以很不完美的类比表达出来。”类似于这个古老的传说,我们对真理和终极实在的认知也是局限于自身文化传统,并不全面的。神性之光无所不在,各种宗教在各自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中对终极实体进行了不同的回应。因此,并没有谁对谁错的绝对分别。实体是难以用言喻来表达的,比如《奥义书》认为最终实体“梵”,“眼不能见,话不能说,心思也不能明。”锡克教说:“我不能思考获得他的观念,尽管我已思考了千百万次。”《道德经》中有:“道可道,非常道。”而佛教称终极实在为空。可以看到,约翰·希克的实体套用了康德的认识论模式,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构建性的,而终极实体就和“物自体”一样独立于人类的现象世界,是不可知的。
2、宗教的救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实体为中心
对于约翰·希克来说,世界各大宗教都是对终极实体的不同回应,并且他们都具有一个相似的目标,从自我为中心转变到实体为中心的救赎历程。不同的宗教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和空间,而这种作为宗教目标的救赎在他看来是具有伦理属性的,其特征包括爱和慈悲。例如佛教教导我们:“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儒家教导:“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而基督教教导:“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不同宗教中有着相同的破除自我中心的观点。
我们尝试用约翰希克的观点来比较禅宗与基督教的救赎过程。可以看到两者都在表达着无我的智慧。从禅宗的角度,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性——自由生发和创造的力量。但普通人被自我知见遮住了全景,执着于感官所受。只有通过修行,打破自我意识的牢笼,才能获得崭新的生命。耶稣在基督教神话中,成为一种象征,人们通过对耶稣建立信心,从而与自身具有的潜能和本质搭建桥梁。因此,《圣经》中耶稣说道:“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圣经·约翰福音》第14章第6节)
原罪,妨碍着人们接近上帝,认识上帝。与之相对应的,我执,也让人们无法明了本心。在西方二元论的传统中,自我是与创世的上帝相对立的被造物,自我与原罪紧密相关,它没有力量也没有意愿自我消灭,因此必须借助外力的拯救。耶稣的死,使得众人得到救赎,这是个体在心中与过去的自我彻底斩断联系,从而在上帝的国度中复活的象征。东方传统中有种整体的思维方式,自性本身包含了人性各个层面的东西,因而人们可以通过自力获得解脱。
三、批评者的意见
各自声明为世间的唯一真理,那么这些论断不可能全部为真,信息的发达,又让可能的信徒接触到不止一种宗教的教义。若非无休无止的论战,试图给自己的宗教扩大影响树立绝对权威,又该如何取舍呢?谈到信仰层面的问题,理性常常要派不上用场。宗教多元论,在我们看来是将宗教信念与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折衷对待。相应的反对的声音也分为两派,基督教神学传统和后现代哲学、唯物论。比如,约翰·希克从神话角度对基督教道成肉身的解读,就遭到了教内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而对于作为不同宗教体验核心的终极实体是否相同,亦有不同的看法,前面提到盲人摸象的比喻,就有反对者指出,这种宗教多元是在一元论前提下的统一,真理也许本来就是多元的。又或者如唐·库比特认为宗教本来不是对应于某种客观实体而只是一种虚幻的主观投射,所谓宗教的本质只不过是人类的建构,而对统一或共同点的强求使得“多在一之中消失了”。
正如约翰·希克在回应德科斯塔德论文中所说,宗教多元论是种不同于排他论的哲学假设,是他在寻求解释宗教多元现象中所能寻找到最合乎情理而又最少矛盾的一种解释,是关于历史上宗教关系的元理论,而并不就是真理本身。宗教对话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宗教理解人类自身,而并不是固守某种观念,宗教多元主义也试图在种种批评反对的意见中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克.信仰的彩虹:与宗教多元主义批评者的对话[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吴言生,等.佛教与基督教对话[M].中华书局,2005.
[3]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约瑟夫·坎贝尔,比尔·莫耶斯.神话的力量[M].万卷出版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