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知行合一”

2014-04-29张强墙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王守仁知行合一王阳明

张强墙

【摘 要】知行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不少人做过论述,王阳明系统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并实践于生活,成为他的行动指南,他针对朱熹“知先行后”论和言行脱节的社会现象,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不仅认为“知行”是以“良知”为本体,知行协调并进,而且還十分注重实践的重要性。“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哲学中最有特色又最难理解的一个命题。

【关键字】知行合一;实践;知行本体;良知;心学

王守仁(公元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常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他的为学路向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而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的。道德实践成为王学形成的动力,“知行合一”理论的提出是其内心思想的体现。

一、知行合一理论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的一大基本命题,该命题的提出与心即理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与“致良知”命题也有理论关联。执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在宋代理学那里,更有集中的讨论,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其中,尤其是朱熹的“知先行后”说颇具代表性。事实上,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具有其针对性的:一是针对宋儒以来的“知先行后”的主流观点;一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普片存在的“知而不行”的思想现象。在阳明看来,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所以,有必要首先打破“知先行后”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知而不行”的现象,而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之良药,用阳明自己的话来说,正可以“正人心、息邪说”

二、对知行合一理论的论证的以讲解本体”概念为未来状态,本来属性,有良知本体或者心本体重

程朱理学是当时的官方正统学说,朱熹的理论,在当时被人当成“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的定论。王守仁要推翻它,需要有足够的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是认为程朱的“知先行后”学说,与古贤原意不符,而“知行合一”说,却是“古人宗旨”,并不是王守仁凭空杜撰的。他想用儒家正统方法来驳倒程朱。但是,古人并没有直接讲过“知行合一”,相反,还分别讲过“知”和“行”,那不是说古人并不主张“合一”吗?他的学生徐爱就提出疑问:②“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对此,王守仁解释说:③“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坐,所以必说个知方行得是。”这就是说,古人之所以分别讲“知”、“行”只是为了纠正不同的偏向,它们的本质还是“合一”的。④王守仁所列出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认为“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故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即“知”与“行”本来就是合一的,并不是他为了达到一时证,使“知行合一”说风靡一时。其一,“知行本体同一”。按照王守仁的宇宙观,“知行的本体”自然是“心的本体”,即“良知”;“知”是“良知”的自我认识;“行”是“良知”的发用流行。其“本体”都是“良知”,因而是“合一”的。如有什么不“合一”之处,那是被“私意隔断”之故,可通过“致良知”来解决。其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认为,在行为过程中,知行是统一的。“知是行的主意”意味着行要以知为指导、为目的,离开知的行是“冥行”;“行是知的功夫”意味着行是实现知的手段、途径,离开行的知是“冥想”。所以在王守仁看来,知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即知即行、行即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则是从动态的行为过程来论证知行合一。作为主观形态的知,产生意念,有了指向外的意向,它是行的开始,属于行的范畴;行的过程是对意向的实施,就行为过程的最后阶段来看,行成就、实现了知,是知的完结,在此意义上,行亦属于知。其三,⑤“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这是王守仁对“知行合一”的又一有力证明。在他看来,知行在次序上没有先后之分,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真切笃实”就是行的特质。因为行的渗透,知才不至于陷入“妄想”;“明觉精察”是知的特质,有了知的深化,行不至于陷入“冥行”。知行虽合一,却不是同一,王阳明没有否定二者各有其功用,他说:“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若头脑处见得分明,见得原是一个头脑,则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其四,“知行合一并进”。王守仁说:⑥“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不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又,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王阳明以“知行并进”来论证“知行合一”。实质上,这已接近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认识与行动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知行合一理论的实质

在王守仁看来,知和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实践,知和行是同一行为的两个不同方面,无先后之别。没有知作为指导的行是冥行妄作,反之,不肯着着实实地去行,也只是悬空思索,同样也就不会知得真。王守仁还以中庸里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例来说明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守仁在阐述知行关系问题时非常注重行。他认为人们应该说到做到,不能只说不做,倘若一生都不去做,那么就不会知得真,也就无法获得真知。所以说行比知要显得更为重要,知必然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知而行是必然的,知必依赖于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而必行是理所当然的。为了论证知行不可分离,批驳朱熹的知先行后说,王守仁还征引一些属于人们常识范围内的经验事实作为论据。他从心学本体论出发,把行看成是知的属性,从而推论出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奇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7,9重印).

[2]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5]沈善洪,王凤贤.王阳明哲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6]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赵馥洁.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王守仁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守仁的“胆小”
王守仁的“胆小”
书生惹上锦衣卫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