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

2014-04-29徐剑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促进评价发展

徐剑平

摘要:改变传统教育评价方式,探索构建新型中职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良性发展,促进中职教育变革。

关键词:评价 发展 促进

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如何对这群特殊的群体进行合理的评价不是一個简单的量化评价。对中职学生进行评价要从他们的群体特征出发,寻求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教育成果的奉献至关重要。

一、评价中职学生从认识这一特殊的群体开始

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包括两个目的,第一,培养有技术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第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向好发展。

中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现阶段各职校对入校学生几乎不设门槛。正因如此中职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而且学生素质差异大。不仅体现在知识层面上的差异,思想道德素质上的差异也很大。概括起来是总体素质偏低,知识层面良莠不齐,对事理的认识判断不成熟。

中职学生就读职校基本基于以下原因:一、 目标明确,真正想学一技之长,为自己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多种因素导致上不了理想的高中而又想继续读书,无奈选择职校;三、不想读书,但是在多方压力及劝导下选择职校。凭借多年来对职校的了解第一类学生不多,但是这些学生在校能有优秀的表现;第二类学生目标不明确,给人随遇而安的感觉;第三类学生学习非常之被动,个性突出。是老师和学校重点教育帮扶的对象。后两类学生在职校中占据极大比例。

中职学生家长心态、要求分析。每一个家长都曾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对家长多了一份了解,无论小孩在校表现如何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小孩能多学技能多长知识。但也出现了部分无奈的家长,他们不了解小孩的想法,甚至不了解小孩的行踪,小孩在哪里他们也联系不上。这部分家长对小孩的表现失望,仅要求学校、老师能尽量帮助家长管住小孩……

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1. 看重考试成绩和学分,忽略学生知识结构

受普通教育的影响,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分数、学分仍然成为评价中职学生的核心依据。而学分的组成中包括了“凑”的成份。为了达到规定的学分,部分专业开设了一些与专业无关或重复开设类似的课程。而且简单的以分数作为考核仅能代表学生的某些能力。

2. 评价主体单一

职业教育培训的是面向企业的合格人才。而评价中职学生有必要引入企业、社会对学生的评价,至少可以从企业和社会的角度去评价而不局限于现在单一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评价。

3. 评价体系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近年来出现了“男孩危机”一词。有专家认为所谓的男孩危机实则是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的问题,即现有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利于男孩心理特征的发展(相比之下更有利于女孩发展),体现了一种个体的差异性。例如,有些学生能够来学校读书,遵守纪律就是非常大的进步;有些学生各科成绩技能达标才算合格......不同的学生上职校有不同的目标,家长也有不同的要求。显然用同样的评价体系去评价他们的学习表现,忽视个体差异定会造成新的问题。

在传统评价体系中小孩乖、听话成为了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但往往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不拘泥于传统,有奇特的想法和行为。可这些想法和行为往往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更谈不鼓励。

三、探索、完善中职生评价体系,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1、 给中职学生合理定位,进步大于成绩

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学生技能考核少不了,思想道德鉴定更是核心。对有些学生来说技能出色算优秀;对有些学生来说能按时上课不闹事已经是进步,已经是教育的成功;有些学生不爱学习也经常犯小错误,但是他组织、参加活动能力却出色……不同的对象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评价差异巨大,但都是进步,而我们如何去权衡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给学生客观定位,根据各自目标达成情况给予评定,进步大于成绩。可分为义务层次和追求层次。义务层次带有强制性,如遵守学校纪律。追求层次,是引导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较高的素质修养,做素质优秀的学生。追求层次是自愿的行为,属于奖励范畴,做得好的个体应受到褒扬,做得不好的不受惩罚。实际操作是,追求层次就是我们进行全面素质评价的奖赏“指挥棒”,是要引导的层次,是奖励的层次。

2. 知识技能、岗位职能并重

知识技能考核包活知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操作应用能力。中职学校学技能是学子和家长的核心目标;尽管在中职学校,理论知识学习还是需要的,专业技能学习应用更是核心。岗位职能更是对学生所学的升华,它评价的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更是办事处事能力。包括对工作的解读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工作能效等。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技工更是引导其向管理者、指挥家方向发展。

3. 职业素质评价更是核心

李约瑟曾说“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 。这句话诠释了职业道德的更高境界。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岗位素质。职业道德偏重的是爱岗敬业,遵守行业、岗位法律法规,诚实守信。而岗位素质强调的是对岗位的认识,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以及岗位的操作能力。长远分析具有岗位素质的人往往能引领一个行业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中职学校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考核,职业道德也成为企业招聘中职学生的重要考核依据。可见职业道德评价成为对中职学生义务级的评价;而岗位素质是对行业的充分认识,是追求层次的考核。

探索、完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合理评价。合理的评价体系更能促进中职学生良性发展,启到积极引导作用,全面促进中职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促进评价发展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